以下是含有我國的搜尋結果,共87,459筆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6月7日表示,中國針對美國晶片商美光的審查禁售行為是不公平且出於「政治動機」,美國必將予以反制
台灣美國商會昨公布「二○二三台灣白皮書」,嚴批我國能源政策,認為台灣能源轉型進度「遠遠落後」,影響產業發展,更衝擊國家安全。侯友宜競選工作室發言人吳亮賢指出,繼「護國神山」台積電後,美國商會的說法再重重打臉民進黨政府的錯誤能源政策,恐怕也是對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不斷轉彎的能源政策方向,產生深深懷疑。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昨(7)日發布針對歐盟當中11國民眾,看待俄羅斯和中國的態度民調。其中一個問題涉及當美中在台海爆發衝突時,有高達62%受訪者認為「應該保持中立」。有PTT鄉民就在軍武版直言,「歐洲不背刺就不錯了,還指望他們幫忙喔 」、「正常,不是他們的戰爭,多數歐洲國家在亞太沒地盤」。
前總統蔣經國文膽張祖詒,亦是前總統馬英九公職生涯的首位直屬長官,上月24日以105歲高齡安息主懷,追思會訂於6月12日下午2時,於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的基督教浸信會懷恩堂舉行。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4月中剛訪問過台灣,日前再度抵台訪問6天。她在AIT台北辦事處與媒體座談時表示,很高興上次訪台時,有機會和跨越各政治光譜的領袖交流,這次期待有更多機會,和各陣營已被提名參選總統的人士交流。她還表示,美國不會在明年的台灣大選中選邊站,不論台灣人民選出哪位總統,美國都將持續與其合作。
上周,民進黨接連爆出多起性騷擾事件,多位年輕女性黨工指控在黨部任職期間,曾在工作上遭到性騷擾,而且雖然循程序向上級反應,卻反過來遭到黨內高層的檢討,甚至指摘被害人當時為何不「尖叫」、「跳車」等等,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民進黨一向高舉兩性平權大旗,但是面對黨內先進或是戰友對年輕女性黨工性騷擾時,居然選擇站在加害者的一方,更是讓民眾大感「人設崩壞」!
上月底順利連任的土耳其艾爾段政府,似乎有意回歸正統貨幣政策,據傳國有銀行放棄拋售美元幫本幣護盤。受此消息影響,7日土耳其里拉兌美元暴貶7%,跌至歷史新低價位。
幾年上演一次的台灣選舉,縱然看似零和遊戲,但經過不斷淬鍊的社會,逐漸顯示出良好的韌性。選舉中政黨候選人的廝殺抹黑,在選後,老百姓之間卻不再看見族群傷痕,這是台灣社會走向成熟的跡象。筆者認為,在台灣進行的是中國5千年歷史以來極為珍貴的民主制度實驗,有高度價值,必須保持下去。
「金曲歌王」王力宏10日將在泰國開唱,李靚蕾7日則推出Podcast節目《沉靚時間》,她在首集分享美國官司勝訴的心情,以及如何從低潮走出來。不過王力宏的律師葉偉立隨即發表聲明反擊,駁斥了她的說法。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天出席「全國台南旅外鄉親後援會座談會」,賴清德舉三國演義赤壁之戰為例,面臨中國威脅,台灣意見不可能一致,一定也有人會說,還是講和好了,但中國會要求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好死不如歹活,後來歷史證明,周瑜是正確的,今天如果投降,甚至幫助曹操打劉備,歷史就不是這樣寫的。
多家外電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計畫在未來幾周內訪問中國,最快可能6月成行,並可望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昨意有所指說,不久就會有相關訪問消息,而中國外交部雖僅稱,「沒有可提供消息」,但仍讓外界對布林肯訪中充滿高度想像。
美台關係最近是否有點隔閡而需要釐清?所以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才需要於6月5日來台、要到10日始行離台,等於在台整整訪問6天,而且行程中又需拜會我國政府高層及相關部會,就台美關係各項議題交換意見,可以說是相當密集。
路透社報導,埃及供應和內部貿易部長穆薩利希4月29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埃及正在認真考慮使用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大宗商品貿易夥伴的貨幣,以減少對美元的需求,「我們正非常、非常、非常認真地考慮從各國進口,並批准使用這些國家的本幣與埃及貨幣交易。」
世界上沒有多少國家,願意背負超級大國的重擔。這些責任包括管理全球的儲備貨幣,這意味著必須同時維持貿易帳逆差和資本帳逆差。
針對中共解放軍近日在台海和南海連續攔截美軍的挑釁舉動,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6日在一場研討會強調,美中兩國需要建立更為有效的對話機制,以免誤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7日強調,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中方沒有妥協退讓的空間。
我從一位美國人口中聽到一則非常令人震驚的消息。那一刻,我從未感到離戰爭如此接近,戰慄的接近。我不知道這則消息的可靠程度也不曉得是否屬實,一切都有待查證。但如果我不說出來,就永遠不會有人去查,然則這可能是樁大事,可憑我對時事的淺薄認識卻無法判斷。琢磨好幾天後,還是決定說出來。
美國商會昨發布2023年白皮書,批評台灣再生能源轉型進度遠遠落後,並擔憂綠電不足。經濟部長王美花昨回應,新風場未來不走躉購制度,綠電供應會愈來愈多。至於綠電開發,涉及的法規、行政程序阻礙,一直在改善中,像是由中央地方併案審查,並通過《再生能源條例》修法等。
針對台灣聲稱擁有主權的釣魚台,正在訪日的民眾黨主席、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向日媒《NHK》表示,一般台灣人不是想要那塊土地,而是希望可以在那裡捕魚就好,言論引發外界質疑放棄主權。藍委炮轟,柯文哲是想選總統的人,連釣魚台主權屬於中華民國都不去捍衛,痛批「這不是一塊土地的問題,而是中華民國主權的問題」。
國人對於兩岸發生衝突時,美國是否冒著犧牲該國子弟的風險而出兵援台,一向有不同的看法。國防安全研究院做了1份民調,以「國防民調呈現疑美論退燒及其省思」為題,由政策分析員劉姝廷撰文指出,「疑美論」雖有退燒趨勢,但仍有近3成7民眾對於美國出兵援台抱持懷疑態度。
新北市長侯友宜於受國民黨徵召,參選2024總統大選,被認為是藍營最強金雞母,因為去年的新北市長選舉時,他以46萬票的差距狂勝對手林佳龍,是藍營選情最好也最穩定的地方首長,所以即便冒著被冠上落跑市長稱號的風險,也要推侯友宜成為此次國民黨總統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