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戰機的搜尋結果,共7,424筆
在台海局勢緊張之際,德國空軍今天首度派遣戰機飛往亞洲,除了在澳洲參加軍演,中途還打算經台灣鄰近空域。這是二戰以來德國空軍最大規模的調動,目的是展現「迅速到全球各地執行任務」的能力。
俄羅斯國營塔斯社報導,下星期舉行的2022年軍事展( Army 2022 international military technical),將推出新一代的MiG-31I戰機,它能夠發射小型太空火箭。
「海峽中線」是自上世紀中葉兩岸分立分治以來的特殊歷史產物。其源起,一說係1954年12月國府與美方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的隔年,當時駐台負責協防的美軍第十三航空隊司令戴維斯准將所畫設,並對美軍下達指令:「只要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機、艦越過海峽中線,而且判明具有敵意的話,協防台灣的美軍戰鬥機即可迎戰開火」,故又有「戴維斯線」的說法。
美國空軍官員表示,若該軍種決定取消F-35匿蹤戰機的新發動機計畫,將導致繼續推進相關研發能力的廠商減為一家,恐讓美國領先全球、在與中國大陸等潛在對手競爭中佔據明顯優勢的先進發動機領域,陷入工業基礎瀕臨崩潰的危機。
5位美國參眾兩院議員昨(14日)抵台訪問,而據軍事粉專消息, 今(15日)有7批次解放軍軍機進入ADIZ,且「南、北都來」。我方戰機已進行多次廣播驅離。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前往廣播站發布主動投降聲明,也就是日文中的「玉音放送」,表達日本接受盟軍的波茲坦宣言。然而即使天皇都表態投降了,仍然有一部分堅定的主戰派還是不願配合,這就是「厚木航空隊事件」,也稱為「厚木叛亂事件」。
「海峽中線」是自上世紀中葉兩岸分立分治以來的特殊歷史產物。其源起,一說係1954年12月國府與美方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的隔年,當時駐台負責協防的美軍第十三航空隊司令戴維斯准將所畫設,並對美軍下達指令:「只要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機、艦越過海峽中線,而且判明具有敵意的話,協防台灣的美軍戰鬥機即可迎戰開火」,故又有「戴維斯線」的說法。
日本礙於國情問題,多年來難以涉足海外軍備市場,但又希望扶植國內軍工業,因此長期花大錢向本土廠商購買武器。不過曾於「防衛研究所」任職的日本學者表示,該國自行生產的軍事設備可能只算是二流,甚至三流水準。
「身為中華民國空軍,怎能讓敵人飛機在我們頭上!」這是「空軍戰神」高志航將軍的名言,民國26年8月14日,高志航率機捍衛國家領空,首創殲敵紀錄,政府明定該日為「空軍節」,他成為我國空軍筧橋精神的象徵,「高志航」這個名字,深植每一位筧橋人心中,他引領空軍後輩前仆後繼投身抗戰、戡亂、捍衛台海和平,在欣逢「八一四大捷」勝利85周年之際,一起緬懷這位空戰雄鷹──高志航將軍。
美國國會力阻空軍淘汰33架F-22戰機,而這可能引發漣漪效應,影響一些優先發展項目。
日本航空自衛隊11日公布,美國空軍與日本航空自衛隊於9日共軍環台演習期間,曾在沖繩周邊進行共同訓練,雙方共計10架F-15戰鬥機參加。而共軍環台軍演於10日結束後,仍持續自11日起在渤、黃海實施多天的實彈射擊軍演,中國各地海事局光是11日就預告了將有三場渤海實彈射擊演練。
俄烏戰爭近日終於來到外界所預料的戰局反轉跡象,已被俄羅斯佔領多年的烏克蘭領土克里米亞半島一座軍用機場發生連續爆炸,至少9架戰機被毀。由於戰火首度打到俄羅斯控制的地區,當地俄羅斯人紛紛逃離,事件立即引起國際關注,認為可能是烏軍展開反攻的重要跡象。同時外界也懷疑烏軍可能使用了射程300公里可達俄羅斯領土的彈道飛彈,但俄烏雙方都諱莫如深,反而引起更多的關注。
克里米亞一座俄國空軍基地於近日發生劇烈爆炸,儘管俄方宣稱是航空彈藥爆炸所致,但《華盛頓郵報》引述匿名烏克蘭官員披露,這是烏軍特種作戰部隊所為,在此次行動中,共摧毀9架俄軍軍機。
俄軍併吞的克里米亞境內的沙奇空軍基地(Saky airbase)9日傳出連環爆,克宮第一時間聲稱是彈藥自爆,並無任何軍備損毀;烏克蘭軍方則未正面回應。不過基輔(11)今天釋出衛星影像圖,可以看到至少8架俄軍戰機化為烏有,再度證明烏軍的打擊實力。
中俄媒體網站最近盛傳,解放軍裝備長程空對空飛彈的蘇(Su)-35戰機迫使台灣F-16撤退。
衛星影像顯示,被俄羅斯兼併的克里米亞半島9日發生爆炸,至少摧毀7架戰鬥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恐怕是莫斯科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折損軍機最多的一天。
共軍機關報《解放軍報》10日在〈人民空軍開闢警巡戰巡新航跡〉一文中披露,在台海環島演習前的7月下旬,空軍航空兵「王海大隊」所在旅飛行員楊春雷,駕駛中國第一代匿蹤殲-20戰機,對進入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外國軍機進行識別查證,但沒有說明是哪一國軍機進入東海防空識別區。
就在中共展開大規模環台軍演之際,一些美國軍事專家也在華府忙著為台海衝突進行兵棋推演,假設中國2026年出手攻台,美軍則大舉介入援台,而迄今相關兵推結果顯示,即便美國和台灣獲勝,大多數情況下能擊退共軍,但付出的代價同樣高昂,包括美軍可能損失相當多的戰機和艦隻。
昨天,克里米亞西海岸新卡多里夫卡(Novofedorivka)的沙奇空軍基地(Saky airbase)發生連續的大爆炸,據烏克蘭空軍所述,至少有9架俄羅斯軍用飛機被燒毀。目前烏克蘭軍方否認此事與自己有關,但多數評論家認為,烏克蘭應該是獲得了射程超過200公里的打擊彈藥。
1位俄羅斯軍事專家說,美國已開始限制提供烏克蘭的軍援,並說他認為,這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行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