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房價下跌的搜尋結果,共434筆
台北巿信義計畫區的崛起,令東區商圈沉寂許久,一線精品店、老字號餐飲,紛紛遷出、歇業,不過,近期東區商圈卻迎來兩大利多,分別是新光三越Diamond Towers進駐,以及大巨蛋啟用迎接亞錦賽等重要賽事、其商場棟將開設北巿規模最大商場遠東SOGO CITY,人流、金流挹注,勢將帶動商圈版塊移動,東區商圈可望再度風生水起,區內房巿跟著受惠。
大陸統計局16日公布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報告顯示,整體新建住宅房價的年增率、月增率皆出現「雙降」,連跌四個月。更讓市場驚訝的是,雖在利多政策刺激下,一線城市房價9月一度回溫,但10月再度轉跌,房市表現依舊低迷。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統計,台灣已是全世界227個經濟體中生育率最低者,平均每位女性生育1.08名子女。在少子化的背景下,許多人認為台灣房市將面臨遞減的房屋需求,而使長期房價下跌。然而,另有一派主張認為小家庭結構與偏好的轉型,一定程度提升了戶數及新屋需求,且工作人口對都市區位的依賴也恐使都市地區房價不跌反升,拉高相對於非核心區域之房價差距。此房價極化的現象,可由台灣2010年後各縣市房屋實價資料以及內政部扶養比(指0至14歲兒童及65歲以上人口除上15至64歲人口之比)資料得證。
被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困擾兩年後,眾多中國城市紛紛准許房地產開發商降價以吸引買氣,不過此舉卻招來購房業主群起抵制。這種反市場行為的做法使得地方政府與開發商極為困擾,專家質疑,業主以抗議方式抵制降價擾亂交易序,反而可能使房價下滑更趨惡化。
被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困擾兩年後,眾多中國城市紛紛准許房地產開發商降價以吸引買氣,不過此舉卻招來購房業主群起抵制。這種反市場行為的做法使得地方政府與開發商極為困擾,專家質疑,業主以抗議方式抵制降價擾亂交易序,反而可能使房價下滑更趨惡化。
台灣少子化越來越嚴重的狀況下,不少人猜測住房可能會供過於求,進一步導致房價崩跌,因此考慮應該現在進場還是放眼未來,不過也有一群人認為,在少子化明顯的狀況下,未來一定會開放更多移工,甚至開放更多移民,而這群人就會成為未來的購屋主力。
台灣少子化越來越嚴重的狀況下,不少人猜測住房可能會供過於求,進一步導致房價崩跌,因此考慮應該現在進場還是放眼未來,不過也有一群人認為,在少子化明顯的狀況下,未來一定會開放更多移工,甚至開放更多移民,而這群人就會成為未來的購屋主力。
北捷日前宣布環狀線北環段開工,完工通車後大幅縮短雙北通勤時間,大幅提升大眾運輸效能與區域機能,依據實價資料,沿線各站今年房價多數呈上揚走勢,其中位在新北市三重區的Y22及Y23站成長最多,年增幅分別有6.6%及7.3%。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北環段沿線各站多為生活機能成熟區域,市場轉冷仍有自用買盤撐場,未來又有軌道經濟可期待,故房價發展穩定。
北捷日前宣布環狀線北環段開工,完工通車後大幅縮短雙北通勤時間,大幅提升大眾運輸效能與區域機能,依據實價資料,沿線各站今年房價多數呈上揚走勢,其中位在新北市三重區的Y22及Y23站成長最多,年增幅分別有6.6%及7.3%。
北捷日前宣布環狀線北環段開工,完工通車後大幅縮短雙北通勤時間,大幅提升大眾運輸效能與區域機能,依據實價資料,沿線各站今年房價多數呈上揚走勢,其中位在新北市三重區的Y22及Y23站成長最多,年增幅分別有6.6%及7.3%。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北環段沿線各站多為生活機能成熟區域,市場轉冷仍有自用買盤撐場,未來又有軌道經濟可期待,故房價發展穩定。
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已進入最後階段,經過多種刺激房市政策仍難挽回頹勢下,外媒傳出中國政府已打算放鬆房市限制價格下跌的政策。許多經濟專家認為早就應該尊重市場與價格機制,但仍有不少人認為此舉可能是一項冒險舉動,放開房市價格管制對將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已進入最後階段,經過多種刺激房市政策仍難挽回頹勢下,外媒傳出中國政府已打算放鬆房市限制價格下跌的政策。許多經濟專家認為早就應該尊重市場與價格機制,但仍有不少人認為此舉可能是一項冒險舉動,放開房市價格管制對將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美國聯準會(Fed)9月利率會議暗示後續政策仍偏鷹派的立場,推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近期攀升至4.5%左右,創下約16年以來的新高。美國經濟表現相對強勁加上利差因素帶動近期美元單獨走強。不過,市場對於美國利率過度上升可能導致經濟放緩的擔憂將逐漸浮現,若美國經濟惡化,可能成為美元走勢回落的壓力來源。
永慶房產集團26日發布第四季房市前瞻報告,直言近二年台灣房價沒有如預期反轉,甚至還呈現逐季緩升的趨勢。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去年經濟、政策、兩岸關係等不確定因素解除,買方「等不到房價下跌、只好就買了」,因而帶動房價緩漲;而這趨勢應會持續到年底,選後政經局勢將是未來房價走勢的觀察點。
政府一系列平抑房價政策,讓民眾購屋意願上揚。國泰金控20日公布9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有19.2%受訪者認為現在是買房時機,是2022年1月以來的新高占比,雖然認為仍不是買房時機者占64.7%,但比年初72.1%大減7.4個百分點。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公布今年8月工具機出口金額為2.35億美元,相較7月下滑2.9%,較去年同期減少9%;累計今年前八月工具機出口金額17.4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2%。
最近幾年讓許多社會學與經濟學專家大傷腦筋的議題,莫過於不斷下滑的生育率與房地產危機。而讓人覺得特別吊詭的是,生兒育女與房價卻又是一對共生共榮又相互拉扯的社會問題,換言之,如果生育率持續下滑,不只缺乏用需求來拉動經濟成長的動力,對目前做為中國經濟重要支柱的房地產而言,低生育也會導致住房需求下滑。因此,如果想救房地產,其實應該先救生育率。
最新市調顯示,農曆民俗月建商多暫停推新案,成交組數更比前月萎縮2成以上,不過,部分「低總、高單」產品持續成交,並推升房價,市場專家認為,要看到房價下跌機率已愈來愈小。
自住剛性及長期置產需求仍在,加上8月新青安上路,支撐房市買盤,但公股銀行認為,利空因素仍在,對年底前房市仍偏保守、審慎以對,且預計房價偏向盤整修正。
據日媒對大陸11家主要房地産企業6月底所擁有的開發用房地産估值計算,其總額已達6.35兆元(人民幣,下同),如果簡單計算,一旦房地產價格下滑幅度達3成,現有房地產企業的資本將會枯竭,出現「資不抵債」的現象,接下來就可能面臨破產清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