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房利美的搜尋結果,共73筆
據房貸機構房利美(Fannie Mae)最新調查顯示,受到房貸利率高漲以及房價居高不下的影響,2023年美國民眾購屋意願恐持續低迷。多數人認為現在是買房的壞時機,預期房價將持續走跌。
據房貸機構房利美(Fannie Mae)最新調查顯示,受到房貸利率高漲與房價居高不下影響,2023年美國民眾購屋信心恐持續低迷。房利美周一公布去年12月購房信心指數(Home Purchase Sentiment Index)略升3.7點至61點,略高於10月創下的歷史低點。
聯準會(Fed)持續升息令房市走低,雖然對買家、屋主、建商和其他與不動產相關產業不利,卻有助Fed達成打擊通膨目標。外界預期未來一年房市景氣轉弱可望降低通膨壓力。
聯準會(Fed)持續升息令房市走低,雖然對買家、屋主、建商和其他與不動產相關產業不利,但卻有助Fed達成打擊通膨目標。外界預期未來一年房市景氣轉弱可望降低通膨壓力。
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步調將放緩,股票市場低檔買盤湧現,股市反彈,REITs也隨勢走高,近月不少相關基金月漲幅逾1成。
新聞提要■聯準會激進升息推高房貸利率,美國房市崩盤陰影再現,但建商表示從過去的噩夢學到教訓有所防範,次貸風暴的慘狀不致重演。
因抵押貸款利率不斷升高、房價居高不下,伴隨著整體經濟前景不明,美國人對房市的信心創下歷史新低。
上周五(10月7日)美國勞動部公布9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為26.3萬人,雖然低於前值的31.5萬人,看似有降溫的趨勢,但是9月份失業率為3.5%,比上個月還下降0.2個百分點,非農新增就業人數也比市場預期的25萬人要多出1萬多人,美國聯準會「暴力加息」似乎沒有冷卻火熱的勞動市場,華爾街也立即預期11月將會再度升息3碼(0.75%),而道瓊、標普500、NASDAQ也立即以大跌收市。
受房貸利率攀升影響,美國房市買氣降溫,5月成屋銷售跌至近兩年低點。但在房屋持續供不應求情況下,5月房價持續攀升,中位數價格首度突破40萬美元,改寫歷史新高。
過去一年多以來,美國房市的需求飆升、房價飛漲且房地產銷售不斷升溫,但現在似乎開始出現降溫的跡象。
2022年財富500大企業中,蘋果蟬聯獲利龍頭,2021年獲利將近950億美元,傲視全球眾家對手。另一方面,蘋果宣布加薪留住人才,美國零售員工的時薪將在2022年稍晚調高至22美元。
入選2022年財富500大企業中,蘋果蟬連獲利龍頭,2021年獲利將近950億美元,傲視全球眾家對手。另一方面,蘋果宣布加薪留住人才,美國零售員工的時薪將在2022年稍晚調高至22美元。
美國3月房價再攀歷史新高,可是房貸利率隨著聯準會啟動升息持續飆揚,美國房市買氣降溫,3月成屋銷售跌至近兩年低點。尤其主流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觸及5%後,房屋銷售料進一步下滑。
聯準會(Fed)聲稱美國經濟可望「軟著陸」,但美國房貸機構房利美(Fannie Mae)潑冷水,不僅調降今明兩年成長預估,還認為實現「軟著陸」的機率不高,明年下半恐陷入溫和衰退。
聯準會(Fed)聲稱美國經濟可望「軟著陸」,但美國房貸機構房利美(Fannie Mae)潑冷水,不僅調降今明兩年成長預估,還認為實現「軟著陸」的機率不高,明年下半恐陷入溫和衰退。
春季向來是美國房市銷售旺季,但房貸利率近日攀抵5%、改寫2011年以來新高,恐打擊部分民眾的購屋意願,導致維持近兩年的房市熱潮開始降溫。
新的一年開始,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Libor)正式走入歷史,美國大型金融機構對此早有準備,並在幾年前就開始超前部署。不過非金融企業與地區銀行的利率轉換則相對緩慢。
美國兩黨對於債務上限僵持不下,若無法解決,恐將危及美國,甚至全球金融市場,據外媒報導,美國財長葉倫已尋求華爾街幫助,施壓共和黨解決國債上限問題。專家認為,若不能順利解決,美國債務上限危機恐將在10月或11月引爆,這個殺傷力遠大於恒大債務危機,當然最後結果應可順利解決,但避險情緒短期可能引發美股的修正,以台股與美股高度連動,必須提高戒心。
專家認為明年影響美國通膨率最大不確定因素,不是來自創新高的中古車價,而是來自不斷攀升的租金,尤其漲勢長期化。可能令聯準會(Fed)誤判通膨趨勢。
低利率及居家辦公潮造就的房市需求推動美國住宅房價在第二季創下歷史新高,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12日公布,第二季全美獨棟成屋價格中間值較去年同期增加22.9%至35.8萬美元,創下1968年該協會開始追蹤數據以來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