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手機廠的搜尋結果,共911筆
智慧型手機在歷經近兩年的庫存調整後,於今年第4季開始出現復甦跡象,市場除期待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於明後兩年迎來增長之外,也開始關注零組件規格升級的潛在商機,Wi-Fi 7與著折疊手機將是值得留意的焦點。儘管Wi-Fi 7最終標準尚在擬定中,但相關商機已在今年開始啟動,預計明年將會加速放量,台廠從半導體晶片、砷化鎵、網通到通訊檢測等族群,將迎來的商機。
時序進入年底,作夢行情摩拳擦掌,WiFi 7明年將進入商用關鍵期,市場預估明年Android與iOS陣營手機廠均將於旗艦機種導入WiFi 7,穩懋(3105)、全新(2455)等PA大廠受惠新應用出爐,營運有望大進補,23日逆勢上漲,全新最高一度觸及漲停、締造歷史新高價。
繼小米及vivo之後,陸系品牌手機廠OPPO及榮耀23日同步發表新品,OPPO推出Reno 11/Pro新機及Pad Air 2平板,榮耀100/Pro也同步亮相,可望帶動聯詠、華通、聯發科及PA概念股等供應鏈營運給力。
智慧型手機導入衛星通訊功能為後續手機市場一大發展亮點,全球手機晶片大廠高通甫在今年初大張旗鼓宣布和衛星營運商Iridium合作,將發展在智慧型手機上的衛星應用,為雙方合作似乎並不順遂,Iridium最新聲明,高通於日前11月3日通知Iridium,將在今年從12月3日起終止雙方合作協議,這是否會影響後續Android陣營支援衛星功能的進度,值得關注。除了AI(人工智能)外,低軌衛星也被認為是可以扭轉智慧型手機低迷市況的救命稻草,目前市面上僅有蘋果、華為手機有搭載相關技術,專家也認為,目前衛星通訊功能的實用性尚遠低於所創造的話題熱度,殺手級應用仍是關鍵,一但有殺手級應用,才有機會將真正觸動消費者得換機熱情。
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周期即將結束,美國公債殖利率下滑,股市重現生機,台股進入超級財報周,十月營收與第三季財報都將出爐,搭配法說會如火如荼進行,營運佳、展望看俏的公司,相對容易獲得資金青睞。
陸系手機品牌vivo將於今(13)日舉辦年度新機X100發表會,該產品將成為首款搭載聯發科最新旗艦處理器天璣9300的智慧手機,目標打敗搭載高通驍龍8 Gen 3的小米14。另外,X100也將搭載vivo自研6奈米製程V3影像晶片,提升照相功能。
陸媒指出,華為Mate 60系列開通衛星通訊技術、被稱為「捅破天」,並進行商用化之後,有更多廠商也開始投入衛星通訊的研發中。預估,2024年將會有更多手機廠牌推出支持衛星通訊的手機。
儘管目前大環境仍受通膨及終端需求不振拖累,然市場對蘋果新機銷售仍抱持樂觀態度,具業績成長蘋概股吸引資金進駐,光學雙雄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9月營收雙繳佳績,玉晶光營收刷新歷史新高,大立光12日法說會釋追單利多,看好10~11月拉貨動能可望逐月增加。
彭博報導,儘管新一代iPhone和多款Android新機開賣,但蘋果在台灣的主要供應商9月營收仍再度大跌。
氣立(4555)9月營收1.03億元,月減4.15%、年減24.34%。氣立表示,近來各大手機廠陸續推出高階旗艦機,強調手機高效能、新外觀及新材料等特性,使得部分製程必須調整,帶動相關組裝設備在氣動元件與氣電整合產品需求上升;長期來看,各大手機品牌業者也將手機高端化視為下一階段銷售的重點,有助氣立後續動能。
光學大廠玉晶光(3406)8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在搶食華為Mate 60系列廣角鏡頭、iPhone 15系列鏡頭,以及VR相關產品的推動下,法人預估9月可望再越過8月高峰水準,同時也將貢獻第三季單季營收可望再次突破新高。
近日華為Mate 60、iPhone 15兩大系列推出,再度活絡原本清淡的手機市場,各大零件廠,包括記憶體族群跟著受惠。有消息指出,與華為一樣,也遭到美國制裁的大陸記憶體大廠長江存儲,從現在到明年上半年的產能已被搶光。
陸資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迅猛趨勢已按下「暫停鍵」,三星手機則重新在印度拿走更多市占。根據第一財經引述長期關注南亞消費電子市場的觀察人士說,陸資手機企業在印度的策略一定會調整。但同時也看到部分大陸廠牌如OPPO、vivo兩家企業,在印度已購買了工業用地,難以立刻抽身、經營策略上只能保持堅守。
市調機構Omida指出,2023上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排行榜中,iPhone 14 Pro Max成為最暢銷手機,出貨量達到2,650萬台。而且前十名榜單中,僅有蘋果和三星,各五款手機上榜,其他手機廠在兩強大者恆大局面下,無法與之競爭。
市調機構Omida指出,2023上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排行榜前10名中,iPhone 14 Pro Max成為最暢銷手機,出貨量達到2,650萬台。而且前10名榜單中,僅有蘋果和三星,各五款手機上榜,其他手機廠無法與之競爭。
上市櫃7月營收表現青黃不接,主要受終端需求復甦緩步,以及目前AI貢獻比重仍低,外銷出口動能疲弱所致,合計單月營收3.26兆元,僅較6月小幅成長0.37%、年減幅達8.1%,創2020年以來同期新低。法人預期,在新機備貨力道轉強,以及年底消費旺季增溫,業績有望逐步回溫。
記憶體控制晶片廠群聯(8299)4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第二季EPS為2.28元,季增幅達82.0%。執行長潘健成提到,NAND價格已經處於相對低點,並且在同業減產配合之下,NAND原廠已全力推動價格止跌反轉。依現今整體NAND供給下降的情況下,未來只要需求回溫,將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情形。
近日傳出,印度執法局要求所有在印度的中國手機廠商均須遵守其政府的最新指令:將其在印度的公司執行長(CEO)、財務長、技術長等所有重要職務均換成印度人擔任外,且其手機外包工作須交由印度公司,另在印度生產的手機也須經由當地印度公司出口至海外市場;此外,也須允許印度公司入股超過50%,故有陸方媒體稱印方此一大開殺戒之舉為「殺豬盤」。
中國大陸手機廠OPPO已終止旗下自研晶片哲庫(ZEKU)業務,3000名員工就地失業,震撼半導體圈。根據中國大陸媒體分析,失敗的關鍵在於自研晶片成本過高,加上不惜重金人才招攬上,導致財務方面難以為繼。
檢測大廠耕興(6146)進行全球化布局,總經理室特助周煒哲表示,看好5G和Wi-Fi 6E CPE(客戶終端設備)相關通訊檢測需求成長潛力,今年資本支出上看6-8億元,用於行動通訊檢測設備,擴大與同業競爭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