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打鼾的搜尋結果,共86筆
不少人都有睡覺打呼的問題,並且時常因為鼾聲驚醒枕邊人,大多數伴侶會選擇戴耳塞、分房睡等方法解決,不過如果打呼很嚴重,就得要擔心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甚至可能進一步導致高血壓、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因此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對此,營養師余朱青就在臉書粉專提供6個妙招,幫助擊退鼾聲,解決打呼問題。
一睡著就鼾聲如雷,不只是噪音惱人,更是嚴重時奪取人命的病徵,要當心是否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林口長庚醫院鼾症睡眠外科教授李學禹醫師指出,打鼾就像是細胞缺氧的警報聲,也是身體正面臨呼吸中止的求救鈴。除了最好就醫找出打呼的根本原因之外,根據研究統計,睡覺時側睡可以改善打鼾的程度。此外,簡單的口咽鍛鍊動作也能幫助強化呼吸道肌肉組織,幫助改善躺著睡時呼吸道塌陷的狀況。
近三十年來,衛福部、醫界與各相關單位持續致力於睡眠呼吸中止症衛教宣導的推動,民眾得以對此疾病提升認知,然而,仍有許多人暴露在風險之中而不知其危險。資深演員譚艾珍今年受邀擔任睡眠呼吸中止症衛教大使,以切身經歷提醒大眾,
如果身旁伴侶、家人常常鼾聲震天,或是自己曾被抱怨睡覺打呼,務必注意是否已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群。更要特別警覺的是,睡著打鼾的人,如果一段時間變得安靜無聲,可能不是進入熟睡狀態,反而是最危險的窒息時刻。如何得知是否已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臨床醫師提供「STOP-BANG」量表,可以初步自評危險等級。
20多歲的職場新鮮人飽受睡眠呼吸中止症所苦,每天上班都掛著黑眼圈,甚至一坐下就秒睡,經就醫安排睡眠檢測,赫然發現每小時窒息或停止呼吸多達99次,幾乎超標20倍。
睡覺打呼好困擾,總是讓枕邊人睡不著。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指出,睡覺會打呼是因為生理結構異常或肌肉張力不足原因造成的,除了手術治療外,可以試試5動作訓練口咽肌肉來終止打呼;此外,多唱歌、多咀嚼,也可降低打呼頻率。
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且影響身體健康的病症,元智大學電機系教授陳敦裕與電機系合聘教授、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琮瑋團隊,透過人工智慧技術,以睡眠鼾聲分析預測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程度,發展出智慧型可攜式裝置,提供民眾居家篩檢。
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是一項常見且影響身體健康的病症,長期的打鼾不僅影響睡眠,更會使記憶力減退。元智大學電機系教授陳敦裕與電機系合聘教授同時也是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黃琮瑋醫師團隊,透過人工智慧技術,以睡眠鼾聲分析預測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嚴重程度,發展出智慧型可攜式裝置,提供民眾進行居家篩檢。
身材高挑纖細的42歲陳姓少婦,近幾年與丈夫感情不睦,追究原因,竟是陳婦夜間睡覺時鼾聲如雷,吵得丈夫難以入眠,夫妻倆多次因此冷戰,陳婦為此求助醫師,經檢查其打鼾原因為口咽部呼吸道狹窄,經評估後,決定配戴止鼾器,果然打鼾情況大幅改善,夫妻情感也迅速回溫。
正常人的睡眠佔了約1天1/3的時間,但絕大多數的睡眠障礙卻未能被診斷出來,好的睡眠一覺醒來會感到神清氣爽,但卻也有人越睡越累,影響白天的生活作息,嚴重者可能形成疾病危及生命,中壢天晟醫院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就是特別需要民眾留意的疾病。
60多歲張太太最近幾年飽受焦慮、睡眠障礙之苦,因為晚上沒睡好,白天容易疲累、注意力不集中,另一半陪同至精神科門診,但進了診間,醫師問起焦慮原因,她欲言又止,最後才說出原因,原來是丈夫睡覺時鼾聲如雷,擾人清夢。
「鼾聲如雷」並不只是一種形容詞。曾有研究指出,一個人的打呼聲,嚴重的可以高達80分貝,就像是公車經過或是猛烈的喇叭聲,是非常令人焦躁的噪音。如果枕邊人每天晚上都如此疲勞轟炸,實在難以度日。醫師指出,每天打鼾的人,高血壓的機率是正常人的3倍,合併心臟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4倍。其中,打鼾的人有10~15%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在睡夢中被死神掐住脖子的人」是醫界對重度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者的形容。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最誠懇的建言:
★顛覆傳統治療觀念,引領讀者啟動身體的自癒機能,只要調整呼吸就能解決打鼾等呼吸相關疾症。
打呼可能威脅你的性命!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曾鴻鉦在《從此不打呼》一書中,介紹自己苦心鑽研的自療法。他說,只要「閉上嘴巴且輕柔的呼吸,每天花10分鐘動動舌頭」,就能輕鬆止鼾,甚至收獲意想不到的美容、瘦身等健康效果!以下是重點書摘:
許多人都有打呼的困擾,而且誤以為打呼是因為白天太累所導致,事實上嚴重的打呼恐對健康造成威脅,當睡到一半好像呼吸突然停止,就要注意可能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根據統計,台灣有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的男性可能高達百萬人。
全台約有2成多民眾有睡眠困擾,除了睡覺大聲打鼾、身體抽搐、磨牙及夢遊外,有的甚至睡覺時呼吸會暫停,或睡覺中不時會嗆到,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為此開設「睡眠檢查室」,協助民眾作睡眠檢查,揪出病症。
許多人都誤以為睡覺時打呼只是因為太累了,醫師表示,打呼的人其中5成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這個疾病最危險的地方在於,多數人都不了解自己睡著後的狀況,背後恐藏致命危機。
「康健雜誌」257期精彩內容:武漢肺炎威脅至少還要三個月,「關鍵90天」我們該如何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