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承審法官的搜尋結果,共368

  • 獨家》黑道大哥遇司法黃牛  雷堂2堂主喬官司被騙200萬

    獨家》黑道大哥遇司法黃牛 雷堂2堂主喬官司被騙200萬

    連黑社會老大都敢騙!司法黃牛、前中華更生文教關懷協會理事長黃淯琳,被控在2018年間,連續向官司纏身的「竹聯幫雷堂」前後任堂主石頭與京葵誆稱,可運用司法人脈,幫他們暫緩入監執行、獲判無罪,分別騙了80與120萬「處理費」,2名大哥發現被騙怒不可遏,黃女嚇得趕緊還錢,去年底仍被依詐欺罪判刑2年確定。

  • 法官應有憲法高度 聲請釋憲釐清爭議

     去年1月4日憲法訴訟新制實施後,雖賦予民眾個案聲請釋憲的權利,卻必須在用盡法律審級救濟程序,且受到不利的確定終局裁判,才能在收到定讞判決半年內向憲法法庭提出聲請,就實際面來說,官司打到定讞往往曠日費時,再聲請憲法法庭作成判決,時間更久了。

  • 前法官陳志祥遭評未達良好 告司法院影響「審判獨立」敗訴

    前法官陳志祥遭評未達良好 告司法院影響「審判獨立」敗訴

    2020年已退休的陳志祥,在基隆地院任職時,司法院在2019年認為他審理5件案件延誤,將他的職務評定「未達良好」,陳提告指司法院的職務監督影響審判獨立,懲戒法院職務法庭認為無法認定有影響審判獨立,判決駁回。

  • 有價證券核定權屬財政部專責   法學界:司法機關不能逾越權限

    有價證券核定權屬財政部專責 法學界:司法機關不能逾越權限

    臺灣存託憑證(TDR)於證券交易法上的定位為何?是否為證券交易法之有價證券?是否屬於財政部76年9月12日(76)臺財證(二)字第00900號公告核定之有價證券?近年來爭議不斷,臺灣高等法院審理違反證券交易法案件,更於12月1日、9日開庭時,分別傳喚文化大學法學院戴銘昇教授、文化大學副校長兼法學院院長王志誠教授及輔仁大學法律學院兼任院長郭土木教授到庭為法律鑑定。2名法學院長均證稱,臺灣存託憑證未經主管機關依證券交易法第6條第1項規定核定,並非證券交易法有價證券。

  • 公職併社團年資 憲法法庭今辯論

    公職併社團年資 憲法法庭今辯論

     5年前制定實施的《公職人員年資併社團專職人員年資計發退離給與處理條例》,扣除退休公職在救國團或國民黨等社團任職年資,追討多領的退休金。8件爭訟案的承審法官認為,條例有違憲之虞,裁定停審、聲請釋憲,憲法法庭今日開庭辯論。

  • 有價證券核定權 屬主管機關專責

    有價證券核定權 屬主管機關專責

     關於臺灣存託憑證(TDR)於證券交易法上的定位為何?是否為證券交易法之有價證券?是否屬於財政部76年9月12日(76)臺財證(二)字第00900號公告核定之有價證券?近年來爭議不斷,臺灣高等法院審理違反證券交易法案件,更於12月1日、9日開庭時,分別傳喚文化大學法學院戴銘昇教授、文化大學副校長兼法學院院長王志誠教授及輔仁大學法律學院兼任院長郭土木教授到庭為法律鑑定。

  • 鍾東錦告藍營討黨籍 法官勸調解

    鍾東錦告藍營討黨籍 法官勸調解

     違紀參選遭國民黨開除黨籍的苗栗縣長當選人鍾東錦,選前提起確認黨籍存在訴訟,台北地方法院8日首次開庭,鍾委由律師代表出庭。法官苦口婆心地當庭勸雙方調解,也建議鍾依黨內申訴管道救濟,如果讓法院判決就沒什麼空間。庭末,法官諭知改期明年1月19日再開庭,並確認雙方是否想調解。

  • 法庭內辱罵「恐龍法官欺壓百姓」 男遭判2月徒刑

    法庭內辱罵「恐龍法官欺壓百姓」 男遭判2月徒刑

    劉姓男子2018年在桃園地方法院法庭內,對承審法官說「外面所有的律師請你們進來,看這恐龍法官在欺壓百姓」,「你有沒有讓你父母羞辱」,台灣高等法院駁回上訴,依侮辱公務員罪判處有期徒刑2月,可易科罰金確定。

  • TDR司法裁判 開人權倒車

    TDR司法裁判 開人權倒車

     近來台灣司法亂象叢生,烏龍判決層出不窮,對於人權侵害甚鉅。包括「台中地院發生大烏龍,法官未審理卻判決。」最高法院於今年審理一起性侵害案件時,發現一審台中地院審理該案時,竟發生合議庭3名法官中有陳姓陪席法官「未參與審理,卻參與判決」的烏龍,判決顯有重大違法,因此撤銷發回台中高分院更審,台中高分院更一審也認定是嚴重違背程序而有重大瑕疵,再撤銷發回台中地院;「枉法裁判,法官自承未斟酌對當事人有利之證據。」台中高等行政法院2017年3月9日記者會,記者當場詢問為何不採用有利人民的證據?林姓法官竟自承:「看了!看了,只是說,現在因為年紀大了!看了有時候會、會很快就忘掉。」,對於其未斟酌對當事人有利之證據乙事,坦承不諱。

  • 蔡英文論文案 承審法官呼籲不要另開「戰場」

    蔡英文論文案 承審法官呼籲不要另開「戰場」

    彭文正提出確認蔡英文總統的博士論文不存在之訴,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及更一審都由法官張詠惠承審,但也引來彭的律師聲請2次法官迴避,29日並在法庭上「戰」了法官1個多小時,不過法官也勸諭回到案件本身、彭告蔡英文,不須要另開「戰場」去戰法官。

  • 幫色法官發言惹議 前法官陳志祥遭評未達良好 告司法院又敗訴

    幫色法官發言惹議 前法官陳志祥遭評未達良好 告司法院又敗訴

    前基隆地院法官陳志祥2018年任職務法庭法官時,對法官陳鴻斌性騷擾女助理案,上媒體說明改判理由,司法院職務評定年終職評「未達良好」,陳認為司法院長核定影響審判獨立為由,提起訴訟,懲戒法院判決駁回。

  • 法官要求提供林智堅真名後態度大轉彎 司法院:滿意了就好

    法官要求提供林智堅真名後態度大轉彎 司法院:滿意了就好

    調查官余正煌提告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卻被承審法官諭知提供林智堅「真實姓名」,否則駁回自訴,遭輿論撻罰,法官後依其職權查得林智堅個資。國民黨立委林思銘今於司法法制委員會質詢此事,司法院祕書長林輝煌說,「法官依職權調查後,好像委員您也滿意了,那滿意了就好啦!」

  • 新聞透視》技術性刁難自訴人 司改喊假的

    新聞透視》技術性刁難自訴人 司改喊假的

     林智堅涉論文抄襲爭訟案,法院審理應公平、公正及公開,如果只是雞蛋裡挑骨頭,想技術性逃避審案,難保不會發生如同彭文正提告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案的官司爭議,法官不開庭就駁回訴訟,引發司法不公的批判。

  • 余正煌告林智堅 法官挨批逃避審案

    余正煌告林智堅 法官挨批逃避審案

     調查官余正煌因前新竹市長林智堅涉論文抄襲提出刑事自訴,不料,官司出現驚人發展,台北地院法官張德寬日前開庭,竟要求余的律師兩周內陳報「林的真實姓名跟住址」,逾期就要駁回自訴,引發外界批判法官技巧性逃避審案,也讓台灣司法公信力再次受到質疑。

  • 林智堅涉論文抄襲案挨告 法官張德寬要求提供林的個資惹爭議

    林智堅涉論文抄襲案挨告 法官張德寬要求提供林的個資惹爭議

    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論文抄襲案,被捲入風波的調查官余正煌提刑事自訴,控告林違反《著作權法》,台北地方法院法官張德寬2日開庭調查,要余的律師2周內陳報「林的真實姓名跟住址」,逾期將駁回自訴,但法官的這種做法連日引來法界的議論,質疑法院應「開大門、走大路」到底在怕什麼?

  • 丁允恭性騷二審重判停用3年  法官涉性侵仍無下文?游毓蘭質疑有內情

    丁允恭性騷二審重判停用3年 法官涉性侵仍無下文?游毓蘭質疑有內情

    司法院懲戒法院於本月28日判決前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性騷案件改判撤職並停止任用三年。相較於立法委員游毓蘭本月3日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質詢時表示,一名陳情女子指稱與明星法官離婚後,法官闖入她住處性侵得逞,游毓蘭質疑司法院、法務部、警政署是否遭受壓力而吃案並要求限期提出報告,但司法院的回覆竟讓人跌破眼鏡仍持續保持沉默,對口口聲聲要保障人權、嚴飭官箴的正義,和丁允恭案似乎有兩套標準。

  • 《原住民身分法》違憲 西拉雅族正名贏首勝

    《原住民身分法》違憲 西拉雅族正名贏首勝

     西拉雅族因無法登記為原住民提告原民會,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承審法官審理後,為此聲請釋憲。憲法法庭28日經15位大法官一致認定,原住民應包括台灣所有南島語系民族,現行《原住民身分法》第2條規定,只包括山地及平地原住民,判決違憲,3年內完成修法。西拉雅族能否正名成功,還要看未來司法判決,及立法院立法或修法結果。

  • 原住民族爭權益 15位大法官罕見一致同意判決違憲

    原住民族爭權益 15位大法官罕見一致同意判決違憲

    總統府原住民歷史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萬淑娟等人因身為西拉雅族,無法取得原住民身分,提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裁定停止訴訟、聲請釋憲,憲法法庭在沒有大法官不同意下、15位大法官一致同意,判決《原住民身分法》第2條導致部分原住民未受國家法律保障、違憲。相關機關應在3年內完成修法。

  • 賴清德很關心的西拉雅族爭正名案 憲法法庭將宣判

    賴清德很關心的西拉雅族爭正名案 憲法法庭將宣判

    總統府原住民歷史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萬淑娟等人因身為西拉雅族,無法取得原住民身分,提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裁定停止訴訟、聲請釋憲,憲法法庭今(28)日下午3點宣判,一旦違憲判決,未來行政法院作成有利裁判,西拉雅族人可取得原住民身分。

  • 小五男童遭老師體罰解離發作   給法官親筆信內容曝光惹哭大家

    小五男童遭老師體罰解離發作 給法官親筆信內容曝光惹哭大家

    2019年就讀國小5年級的男童,因遭劉姓男老師認為沒有依其指示做事,遭用鼓棒毆打頭及生殖器等,男童呼救、求饒,為自己沒有做好道歉,覺得自己被放棄、是廢物、爛人,他慘遭凌虐後寫給台北地方法院承審法官林虹翔、張敏玲及陳冠中的信,更讓人為他心疼。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