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技術上的搜尋結果,共2,465

  • 日本研發「前線電磁炮」 可機動部署或是安裝軍艦

    日本研發「前線電磁炮」 可機動部署或是安裝軍艦

    日本採購技術與後勤機構 (ATLA) 剛剛在YouTube 上發布了一段影片,展示機動型電磁軌道炮(Railgun)的最新射擊測試。雖然還處在實驗階段,但是它的高速度與無火藥特性,很可能是火砲武器的未來。

  • 《國際金融》抵擋量子電腦攻擊 匯豐測試獨門利器

    匯豐銀行已經完成一種全球首個工具的試驗,希望保護高度敏感的金融數據,能夠免於利用次世代量子運算所發起的網路攻擊。

  • 《半導體》全球首批 凌通無線充電單晶片獲WPC Qi 2.0認證

    凌通(4952)宣布,與大陸電源管理設備大廠奧海科技(AOHAI)共同合作,成功通過無線充電聯盟WPC最新Qi 2.0的認證,名列全球首批符合Qi 2.0規格的上市清單,凌通在無線充電領域研發已超過10年,看好無線充電的發展潛力,持續積極投入相關技術的開發,在技術創新及認證效率上皆領先同業。

  • 學者:晶片禁令為產業設防火牆

     國科會5日公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政府此項作法是幫產業做防火牆,避免不經意觸及美國「無遠弗屆」的規範。另外,台積電對此未表示意見,其他半導體廠商則評估,營運不受影響。

  • 管制趨嚴 嚇阻半導體人才赴陸

    管制趨嚴 嚇阻半導體人才赴陸

     國科會5日公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14奈米以下IC製程入列;專家認為政府此項作法是幫產業做防火牆,避免不經意觸及美國「無遠弗屆」的規範。但由於這次技術涉及刑罰,加上美國法令愈來愈嚴格,可能對半導體高階人才流動到中國產生嚇阻作用。

  • 因應中共威脅 國防關鍵技術入列

    因應中共威脅 國防關鍵技術入列

     國科會5日公布第一波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在國防領域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表示,由國防部主管的六項關鍵技術,都是我方武器科研的未來重點,當然也幾乎都是為了應對中共威脅而發展。

  • 圍堵恐再收緊 美商務部長:將對中祭更多出口管制

    圍堵恐再收緊 美商務部長:將對中祭更多出口管制

     近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強調中國是最大威脅,並點名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繞道禁令為中國供貨,使已經層層加碼的美國出口管制措施再現收緊預期。雷蒙多5日預告,儘管商業領域存在擔憂,但美國還將對中國祭出更多出口管制措施。

  • 國戰會論壇》美中科技戰與地緣政治交鋒 會有贏家?(蔡鎤銘)

    國戰會論壇》美中科技戰與地緣政治交鋒 會有贏家?(蔡鎤銘)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12月2日參與加州西米谷舉行的年度國防論壇「雷根國防論壇」時強調,「北京是我們有史以來面臨到的最大威脅」,她說:「中國不是我們的朋友」。她還敦促美國國會議員、矽谷和美國的盟友,一同阻止中國獲得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半導體和尖端技術。

  • 《國際產業》陸稀土龍頭動搖?專家:沒那麼簡單

    全球新創科技公司正在改變稀土提煉方式,希望也能兼顧潔淨能源轉型。若傳統稀土精煉手法改變,不只不再需要依靠中國大陸,同時,也可建立一條環保稀土供應鏈。

  • 年生產一億支!「噴頭界的台積電」如何5年成功轉骨?

    年生產一億支!「噴頭界的台積電」如何5年成功轉骨?

    接下管理棒子時,你用的是自己的力量,還是「我們」的力量?

  • 海納百川》智能產業的倫理觀和風險治理(徐作聖)

    海納百川》智能產業的倫理觀和風險治理(徐作聖)

    OpenAI在2023年11月的大內鬥掀開了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紗,但「奇點轉折、文明滅絕」的通用人工智能 (AGI)的陰影揮之不去,LLMs 缺乏有效的獲利模式但燒錢太大、太快也造成組織治理極大的困擾。

  • 《國際產業》「老黃」錯了? 微軟看AI超越人類的時間也讓人驚呆

    科技巨頭微軟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周四表示,未來12個月不可能創造出超智能(Superintelligence)人工智慧(AI),甚至可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實現這項技術。

  • 日產量突破10萬噸!中國最大海上渤海油田再破歷史記錄

    日產量突破10萬噸!中國最大海上渤海油田再破歷史記錄

    中國海油公司宣佈,中國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油氣日產量首次突破10萬噸油當量,已創下開發該油田60餘年來歷史最高水準。

  • 醫療展秀智慧肝癌熱消融設備 工研院技轉仁寶已5例成功

    醫療展秀智慧肝癌熱消融設備 工研院技轉仁寶已5例成功

    經濟部今(30)日於「2023醫療科技展」設置科專成果主題館,展示工研院、金屬中心及生技中心等三大法人共計16項前瞻醫療科技,展館主題明確鎖定癌症治療、骨科手術兩大關鍵需求,推出「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與「醫用生物可吸收鎂合金技術」兩大亮眼技術。

  • 亞果生醫 奪國家藥物研發獎

    亞果生醫 奪國家藥物研發獎

     亞果生醫(6748)以全球首創再生醫學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平台技術於再生醫療產業之應用」,繼7月榮獲傑出生技產業「產業創新獎」後,再以亞比司‧可拉膠原蛋白眼角膜基質優異製造技術,擊退眾多國內生醫大廠,榮獲2023國家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製造技術類銀質獎」;該技術將有助於該公司於亞太地區進行更大規模的眼角膜人體臨床,以利加速應用於深受靈魂視窗之苦的患者。

  • 國戰會論壇》解放軍潛艦匿蹤技術小步快走(譚傳毅)

    國戰會論壇》解放軍潛艦匿蹤技術小步快走(譚傳毅)

    解放軍潛艦技術發展迅猛,並已進入「無聲化」潛艦時代;這是過去中國軍工產業「小步快走」的邏輯,造成今日成就。

  • 品觀點|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辦展 體驗淨零碳排新生活

    品觀點|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辦展 體驗淨零碳排新生活

    近年中央政府力推2050淨零碳排政策,訴求由政府推動科技研發、促進能源轉型、進而推動產業轉型等目標。由經濟部能源署及臺南市經發局主辦的沙崙智慧生活週,上週末展示臺南在地研發的最新淨零技術。讓許多民眾大開眼界,也讓民眾對臺灣2050淨零碳排更有信心。

  • 法規嚴資源缺 廢棄處理業不如人

    法規嚴資源缺 廢棄處理業不如人

     台灣半導體製造居全球龍頭,但在投入矽泥與銅廢棄物污染技術上,卻慘輸大陸6倍到20倍,也不及日韓。對此半導體產業界直指,台灣廢棄物清理法規過嚴,限制了回收處理產業發展,應適度鬆綁法規。另外,政府也應投入資金補助研發。

  • 陸稱霸半導體廢棄回收專利 勝台20倍

    陸稱霸半導體廢棄回收專利 勝台20倍

     台灣以矽島揚威,可是隨著全球搶晶片,衍生廢棄物污染不容小覷。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統整全球半導體廢棄物處理專利,發現中國大陸在主要的「銅回收」與「矽泥回收」技術稱霸全球,申請量占比近半,穩居第一。台灣則分居10、4名,不過案件數對岸大勝我20倍與6倍,身為半導體大國,顯然有很大努力空間。

  • 《鋼鐵股》中鋼推液壓系統國產化及智能創新

    中鋼(2002)為國內最大一貫化作業鋼廠,為台灣各項基礎建設、產業發展與國防工業提供所需的鋼鐵材料,近年來持續研發精緻鋼品及相關技術,帶動台灣產業升級轉型。在工業領域不可或缺的液壓系統設備及技術上,中鋼推動國產化及智能創新成效卓越,已累計節省新台幣逾3億8000萬元的營運成本,也於廠內建置全台首座「液壓伺服磨潤技術中心」,對內提升廠內液壓系統自主設計及檢修能力,對外展開技術服務,促進台灣液壓產業欣欣向榮。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