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技術的搜尋結果,共19,021筆
上詮(3363)22日跳空上漲,股價強勢拉上漲停板價73.8元作收。該公司主要從事於光纖通信產業相關產品研究開發與製造生產,也是國內首家投入光纖熔燒(FBT)及平面光波導(PLC)相關產品研製的公司。上詮技術主要來自工研院光電所及國內外光通訊菁英,目前為國內光纖元件技術領先的領導廠家之一。
美國聯準會(Fed)維持利率不變,但釋出年底前再升息一次的訊息,加上初領失業金人數創七個月新低,市場消化Fed緊縮預期,科技股崩跌、美股也連日收跌,台股則從季線上壓回後,再度跌破半年線,上周五指數在8月17日波段低點附近止跌,當天高低震盪150點。啟發投顧分析師陳雅頎本周投資組合持股前兩大是上詮(3363)、營邦(3693),還納入創威(6530)、保瑞(6472)、安可(3615)等。
新北市教育局今在市府1樓彭園舉行「2023年鬥艷時尚伸展台決賽表演暨頒獎典禮」,是全台最大場流行服飾及彩妝時尚大秀,今年以「Others」為主題,新增青少年組賽事,副市長劉和然出席並與市府幼兒園小朋友一起走秀,感受最具張力的時尚舞台。
台灣經緯航太科技(GEOSAT Aerospace and Technology)已和英國飛思科技(Flyby Technology)簽署協議,為採購、技術轉移和生產160架土耳其製的「豺狼」(Jackal )無人機鋪路。
呂秉澄任職總經理八年,在企業管理上他強調ASM企業核心精神為「We care, we innovate, we deliver」,這其中的精髓就是人才培育、技術創新及發展最佳產品給市。
光通訊族群受惠美國基建、800G及矽光子等熱門題材,22日重啟漲勢,包括聯亞(3081)、波若威(3163)、上詮(3363)、聯鈞(3450)、前鼎(4908)、華星光(4979)、光聖(6442)等股價出現反彈,漲幅在2%~9%,整體走勢強勁。
邁入第八屆的自動化技術研究合作,於22日舉辦成果發表會,與國立成功大學與國立中山大學共同合作,進行5件專案,邀請到國立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副院長羅裕龍、國立中山大學副院長陳威翔,以及專案合作老師-國立成功大學教授李宇欣、國立成功大學助理教授王宏鍇、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康藝晃、國立成功大學教授蕭宏章、國立中山大學特聘教授黃三益,與現場貴賓們進行專案的分享與交流。
全球產業「綠色轉型」的浪潮襲來,日月光投控(3711)高雄廠積極推動智慧製造轉型,布局智慧科技藍圖,以及最佳化工業4.0技術。持續透過AI人工智慧技術,提升製程良率與生產排程正確性,增加產能67%與縮短訂單交期39%,於2022年成為全球第一家獲燈塔工廠認證肯定的封裝、測試廠。
專業水資源系統廠聯純科技(6977)預計於9月25日正式登錄興櫃,由國票證券主辦輔導,為「綠能環保」類股注入新活水。聯純科技專精於純水、超純水及再生水系統整合設計、安裝及維運服務,並藉由經驗及技術累積,將營運版圖延伸至技術支援、智慧水系統及ESG永續服務三大領域,提供客戶最完善的水資源整合方案。
嘉晶(3016)暨漢磊(3707)董事長徐建華指出,全球減碳趨勢帶動化合物半導體(Compound Semiconductor)需求大增,漢民集團在未來戰略上,將積極進軍車載市場,現正進行6吋碳化矽(SiC)擴產計劃,預計明年產能是今年的兩倍,2025年產能會是今年的三倍,持續擴大產能,提升技術,以築高競爭門檻。
友達(2409)與體感遊樂設備廠智崴資訊(5263)攜手,運用ALED無縫拼接先進顯屏技術,正式啟動位於基隆Aniverse漫遊者實境體感基地,打造全台最大戶外裸視3D LED弧形螢幕,將3D立體動畫活躍於頂樓外牆。未來ALED技術還將持續導入多元智慧場域,提供更豐富的數位藝術內容服務,拓展產業場域經濟出海口。
當生成式人工智慧(AI)成為各界追逐焦點時,曾經的當紅炸子雞元宇宙似乎已經銷聲匿跡,大陸技術經濟觀察家瞬雨撰文表示,元宇宙開放式的技術框架,既是優點也是缺點。而歐盟甫提出的Web4.0將現實與虛擬世界無縫融合,或許能讓元宇宙再次被「發明」,重構技術版圖。
華為19日宣布,將在25日發表最新平板電腦Mate Pad Pro,首度搭載華為獨創新一代近距離無線連接技術「星閃」(NearLink),此黑科技將來可能取代藍牙技術。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20日在《全球大視野》節目強調,星閃同步可以連接4000個對象,比現在的藍牙功能強大太多,萬物互聯概念是所有手機品牌看得最遠,最具雄心的。未來手機就是一個行動辦公室,是把手機帶到另外一個境界,非常大的的技術關口突破。
大陸通訊大廠華為上月無預警推出高階旗艦手機Mate 60 Pro,頓時吸引全球目光,「攻克卡脖子」一說引發大陸舉國歡騰。不到一個月,華為陸續掏出技術研發的百寶箱,飄出取代西方標準的濃厚意味。既然西方技術的陽關道已走不通,華為就嘗試走自己的獨木橋。
中國成功工業化和資訊化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大事。被挑戰霸權的美國極力推動產業鏈去中化,這反加速中國產業升級,讓台、日、韓感受被替代的威脅。
軟體之所以能成為經濟成長和變革的關鍵引擎,是因為它能夠在大規模的情況下,以經濟實惠的方式,簡化與自動化工作流程、原型和機器的功能。現今有許多公司運用生成式AI來開發軟體,Google Cloud 也正將軟體和AI(人工智慧)的力量應用在軟體開發上。
華為25日將舉行秋季新品發表會,除已上架販售的Mate 60系列外,還將推出號稱「十年大作」的最大平板Mate Pad Pro,該面板尺寸達到13.2英吋,將搭載目前中國市場最自豪的麒麟9000S處理器,以及「星閃技術」,成為華為首款星閃產品。
元寧企業繼向經濟部能源局申請「廠區供氫設備開發計畫(350公斤級)」專案計畫補助後,又接續申請經濟部技術處700公斤級加氫站專案計畫,自今年1月1日迄今已進入第9個月順利進展中。
正值全球能源吃緊、電價高漲,以及政府朝向以離岸風機、深澳電廠、核電…等模式為2025年綠電達20%占比目標為未來發電規畫之際,大柱國際研發的不需用任何電力就可讓室內降溫、通風的優質省能系統,可謂節能、省電的綠能應用技術精品。
為促進國際水資源管理及技術創新的交流與合作,並推動國內水利產業發展,經濟部水利署今年邀集國內22家具解決方案能力之優秀企業共同籌組「水利產業主題館」參與「台灣國際水週」專業水展,以「城鄉水智慧」、「新創水資源」、「永續水淨零」三大主題展示台灣水利產業最新趨勢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