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投資上限的搜尋結果,共251筆
歐美金融危機雷聲重重,使大型行庫在防雷工程上找更多「避雷針」,據指出,除了傳統觀察CDS、股價與債券價格變動,現在被投資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與存戶集中度已位列觀測新指標。
美國持續升息,金融業都想搶高利債券投資財,但據金管會透露,壽險業去年有四家公司申請提高海外投資上限,無一家獲准,有一家恐因有裁罰記錄等不符申請規定,二家仍待補件,一家正在審查中,等於去年沒有任何一家壽險公司獲得海外投資新額度,且逾七年不曾有公司獲准最高上限45%的額度。
大環境不佳、時機不對,遠雄人壽採取「韜光養晦」政策。遠雄人壽今年成立30周年,其董事長孟嘉仁28日揭露「三不策略」,即資產三年內不破兆元、暫不上市及不爭業績前幾大,要撐到2026年接軌保險會計IFRS17及新清償能力ICS,確認相關政策方向及係數,再決定下一步成長策略。
金管會證期局表示,核准第一金投信申報募集開放式組合型「第一金悠活生活ESG投資組合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應於申報生效日起6個月內開始募集,自募集日起30天內,至少募足最低淨發行總面額等值新台幣3億元整。
越南股市受到外資積極追捧,成交量轉向熱絡,帶動11月中旬低點以來近2成漲幅,反彈力道強勁,越南股票基金表現水漲船高,現階段就評價面觀察,東協主要股市本益比約13.6倍至15.7倍,胡志明指數為11.4倍,指數修正後提供股市評價優勢,布局越南基金後市績效表現可期。
三原因讓大型壽險放緩國外投資速度。六大壽險公司約還有逾新台幣3,900億元國外投資額度(不含國際板債券),但台美利差持續擴大,加碼投資恐讓明年增加的避險成本,吃掉債券利息;二美元保單近期解約較多,美元現金部位亦吃緊,沒有多餘現金可投資;三部分公司投資國際板債,已近滿水位,大型壽險公司近期加碼國外債將「減速」。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22日保證,德國正在推動貿易多樣化,並稱柏林幾十年來對俄羅斯能源供應的依賴是一個「錯誤」,強調類似的情形不會再發生。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同日表示,將重新評估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且將限制德企對中的投資擔保。
美債利率比台債高,美元保單利率亦比新台幣保單誘人,造成壽險海外投資部位不斷增加。金管會27日公布,到8月底壽險業海外投資金額達新台幣20兆6,640億元,占壽險資金69.11%,無論金額及占比都創歷史新高,今年前八月合計增加7,877億元。
為增加31家外銀、陸銀在台分行的授信及投資量能,金管會大鬆綁。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27日預告修正「外國銀行分行及代表人辦事處設立及管理辦法」第18條規定,將放寬外銀在台分行授信與投資的計算分母,若以今年第一季的資料來看,修法後外銀的中期放款額度增加4,251億元、投資有價證券額度則增加1,062億元。
新台幣對美元貶至31.665元的五年半新低,壽險業今年外匯避險不僅成本大降,甚至有匯兌利益,扣除避險成本及提存準備金,估計8月底匯兌利益已破500億元,9月更再進一步擴大;至於外匯變動準備金則應已逾2,000億元,創史上新高。
金管會7日公布最新統計,銀行、證券、保險金融三業可加碼台股的潛在銀彈高達8兆7,938億元,未來可能伺機進場,增添台股資金動能。
壽險資金仍是應多留在國內投資。2019年金管會發布新規定,即保險資金投資國際板債券加計海外投資,最高不逾可運用資金的65.25%,至今已滿二年,新台幣匯率這二年亦相對強勢,但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強調,保險資金取之於國內,應用於國內,此天花板限制「到目前都是合適的」,並不考慮調整。
壽險資金仍是應多留在國內投資。2019年金管會發布新規定,即保險資金投資國際板債券加計海外投資,最高不逾可運用資金的65.25%,至今已滿二年,新台幣匯率這二年亦相對強勢,但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強調,保險資金取之於國內,應用於國內,此天花板限制「到目前都是合適的」,並不考慮調整。
外資愛台股!金管會5日公布,2021年12月外資淨匯入47.51億美元(約新台幣1,312億元),且11及12月連二月淨匯入金額合計達108.49億美元(約新台幣2,996億元),累計2021年全年外資共淨匯入210.5億美元(約新台幣5,814億元),創2009年之後的12年來外資單年最大淨匯入量,也是史上單年第五大金額。
市場難測,暫時不躁進。新光金控30日舉行第三季法說會,揭露子公司新光人壽投資國內外股票部位已降到可運用資金的8.5%,總部位約新台幣2764億元,比前二年11~13%的比重大幅下降,新光金發言人李超儒表示,今年獲利已不錯,股票雖有加碼空間,但不會躁進加碼。
年初迄今隨著疫情議題淡化、企業獲利提升,股市投資氛圍升溫,全球股市總報酬來到15.5%,其中以越南表現最為突出,今年以來至11月29日胡志明指數以37%美元總報酬率更勝美國那斯達克指數的22.5%、領先全球。隨越南疫情之後經濟重啟,2022年越股「四C」長線題材,即經濟(Economic Capital)、人口(Human Capital)、外資(Foreign Capital)、股市(Trading Capital)等4大資本紅利(Capital)再發酵。
日盛投信30日表示,隨著疫情議題淡化、企業獲利提升,股市投資氛圍升溫,全球股市總報酬來到15.5%,以越南表現最為突出,今年以來至11月29日胡志明指數以37%美元總報酬率更勝美國那斯達克指數的22.5%、領先全球。
資本市場苗頭不對,銀行最敏感。銀行局14日揭露,到今年7月國銀投資國內外上市櫃股票、基金、私募股票、私募公司債等,投資總成本達新台幣3,461億元,比2020年底增加1,536億元,達到高峰,但8月底投資金額降到3,226億元,已減持235億元左右。
據壽險公會統計,22家壽險公司今年前七月投資型初年度保費合計3,403億元、年增94.5%;其中,7月單月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就高達484億,相較去年同期成長75%,市占前五大壽險公司有四家皆主推類全委保單市場。
據壽險公會統計,22家壽險公司今年前7月投資型初年度保費合計3403億元、年增94.5%;其中,7月單月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就高達484億,相較去年同期成長75%,市占前5大壽險公司有4家皆主推類全委保單市場,熱度可見一斑。元大人壽表示,投資型保單一方面提供保險保障功能,可解決老和病的問題,另一方面可藉由投資帳戶協助客戶累積退休資產,是解決「長壽風險」首選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