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投資中國的搜尋結果,共27,962筆
中美關係緊張,外商在大陸的直接投資金額不增反減,但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大陸全國第1季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萬戶,同比增長7.6%,來自歐美日韓的投資依然位居前列。大陸官媒據此指出,大陸經濟「企穩向好勢頭明顯」,直言大陸市場始終是全球企業投資的熱土。
除了當前火熱到不行的鋰礦之外,鎳也是製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日媒披露,為了確保鎳的穩定供給,各國企業紛紛投資印尼的鎳精煉項目,然而,中企已在印尼的鎳投資戰局中搶占先機。
大陸《人民日報》28日報導,據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大陸全國第1季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萬戶,同比增長7.6%;3月全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818戶,單月同比增長44.0%,企穩向好勢頭明顯。
農曆年之後,中國的旅遊、餐飲、運動品牌都出現強勁成長,讓投資人以為中國會與歐美一樣,在解封後迎來V型復甦,結果卻非如此,導致近期市場表現不如預期。事實上,聯博年初即預期,中國不會經歷與歐美同樣的V型復甦。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表示,中國經濟成長今非昔比,當前歐洲企業對當地投資表現謹慎,大企業雖然繼續投資,但規模較小的企業已經按了暫停鍵,或者離開了。
中美經貿對話破冰,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25日至26日赴美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部長會議期間,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和貿易代表戴琪會面。中方聚焦美國對中國半導體圍堵議題,美國則關切中國對美企的審查行動。
美媒引述消息報導,拜登政府正積極制訂一項限制美國企業投資中國國防工業的行政命令,以防止中共軍方獲得更多的資金或技術。此一構想經拜登向7大工業國(G7)成員協調,已獲得支持,命令預訂在今年夏季發布,但是白宮發言人拒絕對此發表回應。
抽新股好康又來啦,汽電共生廠台汽電近期申請上市增資,將於今(26日)開放申購,每股承銷價為30.31元,對比昨(25日)收盤價51.9元,抽到一張等於現賺逾2萬。
中美重啟經貿高層互動。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於25至26日前往美國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部長會議期間,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貿易代表戴琪會面。這被視為雙邊數月以來的破冰契機,將為中美官員交流進一步鋪路。
繼2020年初因新冠疫情而中斷之後,阿里亞納阿富汗航空首架每周一班的航班,在24日從喀布爾起飛至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塔利班也宣布恢復阿富汗與中國之間中斷3年的直飛航線,表示這會幫助加強雙邊經濟和政治關係。而中國外長秦剛5月稍早在伊斯蘭馬巴德參加了與塔利班和巴基斯坦的三邊對話,也同意把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延伸到阿富汗。
台積電(2330)宣布今年第三度發行公司債總計200億元,加計今年前兩次合計發行600億元;雖然利息高漲,衝擊企業發債成本,但統計今年前四個月,普通公司債及可轉換公司債累計發行金額仍破千億元,達1,838.1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9.57%。
國際能源總署(IEA)25日發表年度世界能源投資(WEI)報告,指稱今年太陽能投資額可望首次超過石油,是不斷壯大的潔淨能源基金,與投資停滯不前的化石燃料產業之間差距持續擴大的顯例。
俄烏戰爭後,中俄經貿顯著增長,尤其人民幣與盧布的雙邊本幣交易更是快速激增。對此俄羅斯最大銀行、俄羅斯儲蓄銀行行長兼董事長赫爾曼格列夫表示,隨著疫情後中國經濟重啟,積極促進投資增長,今年中俄貿易人民幣交易量料將增長十倍。
美國債務上限談判卡關,市場擔憂若6月底前兩黨未能達成共識,美國公債短暫違約,恐引爆國銀的半年報危機。因每家國銀都投資不少美國公債部位,據金管會統計,6月到期的美國公債約有905億元,其中超過9成集中在民營銀行,違約認損潮恐衝擊半年報表現及國銀淨值。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近日成功發行全球首筆人民幣「玉蘭債」,是繼美元、歐元幣別後首度以人民幣發行,市場反應熱烈,認購倍數接近三倍,多國投資人都進場布局,可一窺人民幣資產的市場魅力。
上海證交所與新加坡交易所24日晚間簽署ETF產品互通合作備忘錄。備忘錄約定,上交所和新交所將盡力強化在ETF產品互通方面的合作,支持兩國市場機構,合作開發ETF互通產品,為兩國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跨境投資選擇。
王立強假共諜案,台北地檢署4月28日二度不起訴中國創新投資公司主席向心、龔青夫婦,但卻遭境管逾千日,2人被訴洗錢罪部分,台灣高等法院25日開庭,向心夫婦希望早日審結還給他們清白。庭末法官諭知7月12日辯結。
大陸商務部網站消息,中國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束玨婷25日主持召開例行記者會。《第一財經日報》提問,七國集團(G7)領導人在聯合聲明表示,沒有尋求與中國「脫鉤」,而是在尋求「降低風險」,對此,束玨婷表示,中方希望七國集團成員將不尋求對華「脫鉤」的表態落到實處,不能一邊說不尋求「脫鉤」,一邊又濫用貿易投資限制措施打壓遏制中國發展。
美媒報導,中國公司長期以來一直是鋰礦精煉領域的主導者,而隨著西方國家越來越大的阻力,這些公司為了在全球鋰供應獲得更大占有率,正在開發中國家大舉囤積鋰礦權益。
美中近期修補關係動作不斷,雙方商務部長本週預定會面,備受關注。華爾街日報報導,兩國緩和緊張背後各有盤算,美方2月擊落中國偵察氣球後的分析結果攸關和解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