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投資保障協定的搜尋結果,共103筆
新南向是2016年以來政府推動的重要政策,沒想到,2018年開始中美貿易戰,讓台商不得不去分散製造基地,除了回台投資,需要比較多人力製造的產業,最理想的地方,就是前往新南向國家。
停滯2年多的新南向雙邊投資協定(BIA)將重啟!受疫情影響,台灣與東南亞重簽新版BIA只完成3國就停滯,但經濟部透露,疫情趨緩,今年可望恢復談判,後續鎖定泰國、馬來西亞、印尼3國BIA重簽,進度則看行政院。對此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代表鄧振中證實,疫情趨緩後,將加速與這些國家重談BIA。
台灣加入各項多邊區域組織遙遙無期,但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台歐盟部長會議等雙邊平台有進展,新南向雙邊投資保障協定(BIA)也要重啟,未來是否經貿政策應以雙邊為先、多邊為輔?專家認為,台灣重點確實應擺在雙邊協議中,多爭取「功能性協定」洽簽。
經濟部「2021台灣-東協、印度投資策略線上博覽會」昨日登場,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於致詞時指出,東協及印度受惠於人口紅利、優越的地理位置、靈活的製造能力與快速成長的經濟與市場需求,逐漸成為全球產業鏈轉移的重要戰略區域及主力消費市場。今年1-8月台灣對新南向國家投資金額計5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97%。
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指出,東協及印度受惠於人口紅利、優越的地理位置、靈活的製造能力與快速成長的經濟與市場需求,逐漸成為全球產業鏈轉移的重要戰略區域及主力消費市場。今年1-8月台灣對新南向國家投資金額計5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97%,馬來西亞、泰國、印度、越南等國均大幅成長。
中國大陸於16日宣布已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最諷刺的莫過於原本占據制高點的美國與台灣同陷困境:當初倡議《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以制約中共的美國已成為「局外人」;矢志積極推動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突破中共孤立打壓的台灣誤判形勢,因循遲疑,反而處於被動局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國家採取封閉手段遏止疫情擴散,國際間的往來大幅減少,以2020年來看,僅台灣、越南等少數經濟呈現正成長,大多數國家都是負成長。隨著疫苗開發與施打,各國都蓄勢待發,期待疫情控制後不久的將來,重啟經濟活動,值此同時,台商前進東協國家也要有全新的思維。
行政院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政務委員鄧振中今天針對台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相關問題指出,台美長年的貿易障礙已經移除,是朝條件更好的方向走,只要時機成熟,總會「水到渠成」。至於有關日本核食禁令問題,是否將形成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CPTPP障礙,鄧振中則認為,11個成員國各有不同的需求,總是要面對及處理。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今天表示,台歐洽談BIA條件成熟,台歐投資關係密切,奠定良好基礎,加上台灣因武漢肺炎防疫受到世界肯定,提升國際聲量,各駐歐盟國家代表已展開遊說工作,向各國政府表達台灣盼洽談的意願。
歐盟與中國趕在年底前完成投資協定談判,未來中國將開放歐洲廠商投資醫療和雲端服務等行業。不過,雙方對投資糾紛仲裁的意見相左,中國政府招標排除歐商的問題也未解,讓歐洲企業界相當不滿。
中國近期公司債大幅下跌,主要是因為地方國企的惡意違約,使得市場信心大幅下挫,最具有代表性的為河南政府的永煤,以及遼寧政府的華晨汽車集團。
政府推動新南向四年多來,搶先美國、日本、韓國之前,前往東南亞國家布局,現在碰上中美貿易戰及新冠疫情蔓延,各國開始分散投資,準備建立第二備援基地,印證2016年時蔡總統推動新南向的策略,是正確的。
南向國家的機會是很大的,疫情後的零接觸經濟和持續發展中的醫療產業,都很有機會。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國實施邊境管制,以目前情況來看,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將來我們的生活也許都要和病毒共存,但各國的經濟不會停止,人員的往來也不能中斷,因此,帶來了新的商機。
2016年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四年下來逐漸開花結果,從貿易和投資上都能看到數字明顯增加,國貿局也努力持續與新南向國家,就更新相關協定進行洽談,要做到讓台商赴海外投資時更有保障。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而防疫成果有目共睹的除了臺灣之外,越南也確實有效的做好防疫工作而令人刮目相看,此項防疫成果雖造成越南社會隔離的不便利,但對於外資投資而言,確能提供對於越南政府治理及公共衛生的信心。
經濟部統計處6日公布最新統計指出,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加速供應鏈重整,讓我國擴大對東協投資。2019年前11月我對越南投資額約8.5億美元,占對東協投資總額近四成,越南躍升為台商投資電子製造業的新熱點。
印尼官員指出,為鼓勵台商投資,近期將增修與台灣的雙邊投資保障協定。中油在印尼投資石化園區的用地問題,可望春天定案。另已找到5萬公頃用地,正與台糖討論投資案。
經濟部於日前完成簽署新版台越投資保障協定(BIA),擴大投資保障範圍。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國際事務長暨東南亞及印度業務主管會計師吳偉台指出,近期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全球製造業正進行大規模的變革,企業必須貼近市場、快速做出回應,許多跨國企業紛紛調整生產鏈,計畫將生產基地轉往越南,近期有許多企業前往北越投資設廠,其中多數為是電子相關產業,因此越南關稅及投資相關議題成為討論的焦點。越南已簽定多國或雙邊貿易協定,當越南廠商出口貨物至其他國家時,關稅優惠成為外商投資的一大吸引力,此新版台越BIA可望提供台商更完整保護。
近年不少台商前往越南投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國際事務長暨東南亞及印度業務主管會計師吳偉台提醒,越南市場非常多樣,台商應尊重當地文化,除了了解台越投保協定相關內容以確保公司自身權益外,應個別了解越南特有之國情及其民族性,因地制宜發展經營策略才能投其市場所需。
經濟部日前簽署新版台越投資保障協定(BIA)。資誠(PwC)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國際事務長吳偉臺指出,近期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全球製造業正進行大規模的變革,企業必須貼近市場、快速做出回應,許多跨國企業紛紛調整生產鏈,計畫將生產基地轉往越南,近期有許多企業前往北越投資設廠,其中多數為是電子相關產業,因此越南關稅及投資議題成為討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