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投資協定談判的搜尋結果,共164

  • 歐盟對台灣「只想要不肯給」!晶片外交不是這樣搞的

    歐盟對台灣「只想要不肯給」!晶片外交不是這樣搞的

    在中國與歐盟修復關係的氛圍下,歐洲議會不同黨團上週接連針對歐台經貿協定舉辦論壇,但歐盟官員一面提醒台灣對歐投資太少,一面堅持對台無需雙邊協定。這種「只要不給」立場,恐難在晶片外交中得利。

  • 伊朗總統擬訪北京 討論石油天然氣投資

    伊朗總統擬訪北京 討論石油天然氣投資

     中東國家與中國的互動出現熱絡跡象,傳出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計畫訪問北京消息,若成行,外界預期雙方將討論石油、天然氣領域投資等議題。與此同時,香港特首李家超7日抵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雙方工商會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建立更緊密的商貿聯繫。

  • 歐洲議會通過台海決議文

     繼美國參議院外委會14日表決通過「台灣政策法」法案後,歐洲議會也於當地時間15日通過「台海情勢決議文」。該決議文譴責大陸對台軍演行動,並呼籲歐盟執委會深化與台灣的關係,透過供應鏈談判強化台灣「矽盾」,保障台灣安全。

  • 中歐經貿對話 投資協定成焦點

    中歐經貿對話 投資協定成焦點

     歐洲議會副議長畢爾訪台之際,中國和歐盟昨日下午舉行第九輪高級別經貿對話,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和歐盟執行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共同主持,解凍中歐投資協定將成討論焦點。

  • 多邊難入 專家:先簽雙邊功能性協定

    多邊難入 專家:先簽雙邊功能性協定

     台灣加入各項多邊區域組織遙遙無期,但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台歐盟部長會議等雙邊平台有進展,新南向雙邊投資保障協定(BIA)也要重啟,未來是否經貿政策應以雙邊為先、多邊為輔?專家認為,台灣重點確實應擺在雙邊協議中,多爭取「功能性協定」洽簽。

  • 立陶宛企業受中國貿易報復影響 歐盟批准提供財政援助

    立陶宛企業受中國貿易報復影響 歐盟批准提供財政援助

    在立陶宛准許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遭到北京的報復措施後,中國對立陶宛進行差別性的貿易限制措施,歐盟委員會日前為此批准向這些受影響的立陶宛企業提供財政援助。

  • 西方拉攏北京抵制俄國 經濟誘因勝過外交恐嚇

    西方拉攏北京抵制俄國 經濟誘因勝過外交恐嚇

     黃育川為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博士,目前為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亞洲項目的資深研究員;研究聚焦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及其對亞洲和全球經濟的影響。

  • 尚青論壇》法國挺台?恐怕只是中歐談判籌碼(洪佳琦)

    尚青論壇》法國挺台?恐怕只是中歐談判籌碼(洪佳琦)

    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執政黨共和前進(LRM)議員戴扈傑(Francois de Rugy)發起的「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工作與多邊合作論壇」決議案已被提上日程,預計將於11月29日進行辯論與表決。該案罕見獲得高達181位議員連署,9大政團中共有7個總召簽署,極有可能與另一份參議院今年5月6日通過的決議文內容相似,當時一度引起北京嚴重抗議與不滿。

  • 歐盟大使決定延長對華制裁 雙邊投資協定風險增加

    歐盟大使決定延長對華制裁 雙邊投資協定風險增加

    據美國之音VOA報導,歐盟成員國的大使們周三(11月24日)同意延長對4名中國官員和一個中國實體的制裁。這一決定預計下個月將被正式採納,使2020年12月簽署的中歐投資協議陷入困境。

  • 梅克爾卸任總理 領導看守政府

    梅克爾卸任總理 領導看守政府

     德國總理梅克爾26日正式卸任,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親自遞上解任證書。但由於德國各政黨仍在就籌組新政府進行談判,在新內閣定案及宣誓就職之前,梅克爾仍將履行總理職責,領導看守政府。

  • 義國搶親 招手英特爾設廠

     繼德國、法國和波蘭等歐洲國家,先後提出爭取英特爾前往投資先進製程的晶片廠後,知情人士透露,義大利也加入搶親行列,正為此擬定計畫吸引英特爾。

  • 德媒:中國對外開放程度降低 但世界上仍無國家可替代它

    德媒:中國對外開放程度降低 但世界上仍無國家可替代它

    隨著中國對西方國家技術的依賴性降低,歐盟駐華商會也感受到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程度有下降的趨勢。對此德國專家與媒體與分析稱,大陸進一步推動科技自主,未來歐洲企業對中國重要性下滑,但關鍵在於沒有其他國家可以替代中國,因此必須接受北京的遊戲規則,未來還要設法解決兩國之間的政治緊張和制度性衝突。

  • 美攔截法澳潛艇合約 德媒:警告歐洲別想在美中對抗中當騎牆派

    美攔截法澳潛艇合約 德媒:警告歐洲別想在美中對抗中當騎牆派

    在美國與英國攔截了法國與澳大利亞潛艇建造合約後,歐洲持續高度關注美方這項震撼美法關係的動作到底有何用意。德國媒體認為,歐洲和中國悶聲大發財、拒絕堅定站在美國一邊,因此遭到美國懲罰純屬活該,美中兩國都不會容許歐洲在美中對抗當中採取左右逢源的政策。

  • 習盼擴大合作 梅克爾、馬克洪:快簽中歐協定

    習盼擴大合作 梅克爾、馬克洪:快簽中歐協定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晚間在北京,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及法國總統馬克洪舉行視訊對話,習近平表示,世界不需要猜忌對立,希望中歐擴大共識和合作,應對全球挑戰,願優化中歐人員往來快捷通道,梅克爾與馬克洪則呼籲盡快簽署中歐投資協定。此外,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今日登場,預料習近平講話將聚焦堅持多邊主義,反對孤立與民粹主義。該會議是中共建黨百年大會會後,大陸首場主場外交,打破美國圍堵,展現廣大政黨朋友圈意味濃厚。

  • 歐洲議會促歐盟 與台灣簽投資協議

    歐洲議會促歐盟 與台灣簽投資協議

     美國政府將重啟與台灣的貿易投資協定談判,歐洲議會也有議員推動歐盟與台灣洽簽投資協議。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 (INTA)17日表決通過1項建議,促請歐盟採取「歐盟─中國新戰略」(new EU-China strategy),呼籲歐盟與台灣展開對話。美媒報導,歐盟執委會遲遲未有所行動,可能是擔心會觸怒中國大陸。

  • 投資協定遭凍結 中國指歐情緒宣洩

    投資協定遭凍結 中國指歐情緒宣洩

     歐洲議會日前決議在中方解除對歐洲議會議員等實施「反制裁」前,將「凍結」討論「中歐投資協定」批准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1日回應,制裁對抗無助解決問題,對話合作才是正道,「中歐投資協定」不是誰對誰的恩賜,希望歐方少一些情緒宣洩。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表示,凍結「中歐投資協定」不會對中歐貿易形勢產生太大影響,但美歐某些人會借題發揮,打造「美歐反中陣線」,形成對中國政治外交壓力。

  • 要求北京撤除制裁 歐盟凍結歐中投資協定已無法挽回

    要求北京撤除制裁 歐盟凍結歐中投資協定已無法挽回

    中國大陸與歐盟因新疆強迫勞動等人權問題發生齟齬,造成談判7年才完成的歐中投資協定在歐洲議會審議受阻。歐洲議會明白表示,北京必須取消對歐盟政界人士與外交官的制裁,否則將保不住歐中投資協定。歐洲議會將在台北時間20晚上22時30分就凍結歐中投資協定審議進行表決,由於北京無意撤除制裁,協定遭凍結的命運顯然已無法挽回。

  • 歐洲議會今將就推動正式凍結中歐投資協定進行投票

    歐洲議會預計於20日就推動正式凍結中歐投資協定的動議進行投票。議案還提及將支持與台灣洽簽投資協定。

  • 歐盟印度峰會協議恢復自貿談判 媒體熱議共抗中國影響力

    歐盟印度峰會協議恢復自貿談判 媒體熱議共抗中國影響力

    中國與歐盟簽署的中歐投資協定傳出被擱置消息後,歐盟27個成員國領導人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昨日舉行視訊峰會,並簽署的一份具有歷史意的協議,恢復於2013年擱置的自由貿易協定磋商,並建立一項用以替代「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夥伴關係計畫」。歐洲媒體對此一結果高度關注,多項評論認為這是歐印合作「共同對抗中國影響力擴張」的重要作為。

  • 中歐投資協定 歐盟暫停審批

    中歐投資協定 歐盟暫停審批

     歐盟委員會官員於當地時間4日宣布暫停批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未來協定是否繼續執行,取決於中歐關係是否好轉。新疆人權問題已導致中歐關係全面惡化,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歐投資協定,如今在歐洲遭到反對。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