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投資將達的搜尋結果,共224筆
主計總處28日公布經濟預測指出,由於民間投資、輸出、輸入不如預期,參考最新資料將今(112)年經濟成長率調降至1.42%,創下金融海嘯之後,近14年最低,惟明年可望達到3.35%,我國經濟將「穩定前進」。
中華電信三大面向推動ESG,董事長郭水義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從採購綠電等再生能源的短約、長約等購電計畫,購買電動車以全面汰換逾5,000輛工程車及公務車,以及透過加入IOWN(Innovative Optical and Wireless Network)組織建構全光化傳輸網路等積極作為落實淨零目標,內部推估2030年之前,投資將達數百億元規模。
台灣目標離岸風電至2025年投資將達9,625億元,身為國內永續先行者之一的中信金控帶頭衝。中信金總經理陳佳文13日指出,世界經濟論壇今年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提及,未來人類所面對最大的風險就是「極端氣候風險」,近期香港暴雨帶來500年來最大的水災就是一例。中信銀截至目前為止,主辦、合作協助離岸風電投融資金額已高達3,000億元,另外,也三路併進拚永續。
伴隨電子庫存壓力趨緩,三福化(4755)、上品(4770)、晶呈科(4768)、南寶(4766)等特化族群下半年搭配新產、新品加盟,營運回穩推進,加上台美韓中2026年半導體投資規畫高於預期,營運利基增溫看好,激勵股價活絡攀揚,成為族群攻堅指標。
今年以來,印度股市表現氣勢如虹,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最新經濟展望報告預估,2023及2024年印度GDP成長率分別為5.9%、6.3%,長期經濟展望佳,高盛預估印度股市2023及2024年企業每股純益成長率分別可達18%、17%。
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大廠欣興(3037)於中壢合江廠建置的定置式氫能燃料發電系統今(14)日啟用,董事長曾子章預估,集團對綠能相關投資將達百億規模。展望後市,集團力拚下半年營運較上半年好轉,並看好AI相關應用營收貢獻明年放量。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有8年中國央行工作經歷的李超展望下半年中國經濟,預計三、四季度GDP同比成長將分別達4.1%和5.3%,全年在5.1%左右。他指出,市場現在最期待的是需求側方面的刺激政策,尤其是房地產。而大規模的基建投資則沒有必要,相關政策也會和市場預期有一定差距。
上半年美國AI相關科技股大放異彩,基礎建設產業等防禦型股票表現相對平穩。法人表示,隨美國科技股價位來到相對高位,獲利了結壓力也會同步增加,基本面強勁的基礎建設資產,將有機會取代成為資金停泊的選擇,投資人可用基建基金等相關產業基金布局。
在壽險法人帶頭搶買下,散戶與其他法人機構也開始進場卡位債券投資甜蜜時點,5月底申請第五度追加募集200億元的元大美債20年ETF基金,不到十天的時間又告售罄,據了解,元大投信第六度申請追加的200億元在上周獲准,加上6月下旬已經核准的國泰、群益、中信等共四檔美債ETF基金的追加募集,及統一投信將展開美債ETF基金募集,預期債券ETF的投資熱潮延續,且可能在本季達到高峰。
成長股上半年強攻上揚,公用事業與基礎建設等防禦股則表現相對持平溫和,針對其下半年投資表現,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林志映表示,上半年防禦類股表現落後,成長股強勢上漲,若資金開始從成長股獲利了結,公用事業與基建設資產將是資金轉進的替代性選擇。
卜蜂(1215)今(15)日舉行股東會,會中除承認2022年財報、通過每股配息3.5元外,也順利完成董事改選。隨後召開董事會,推舉鄭武樾繼續擔任卜蜂董事長。
環保綠能當道,吸引企業競相加碼投入廢棄物處理、綠色工程、新能源及循環經濟領域,鋼聯廢棄物處理業務營收占比已達4成,預期今年營收有雙位數增加;崑鼎循環經濟營收占比今年將達5成以上,獲利可望創歷史新高;台泥持續提升新能源及循環經濟的投資,新能源重點事業及綠能去年已轉虧為盈。
台灣大最新統計,旗下MyVideo目前已投資超過40部作品,電影方面,MyVideo連續3年成為金馬獎官方指定直播平台,並在「金馬創投會議」中設立「MyVideo 劇集創意獎」,提供高額獎金扶植有潛力的影集類作品企劃案,創下本土OTT平台先河。
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導致標普500指數在2022年初跌入熊市,而該指數目前仍較其高點低上了14%,這意指著6兆美元已經因為經濟逆風而蒸發。但標普500指數距離牛市區間已經相當逼近。
沃旭能源31日宣布,經連日的討論,做出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最終投資決定(FUD),預計2025年底前完成風場建置,協助能源轉型,合計沃旭在台投資風場規模將達1.82GW。
經濟前景不明,全球股市短期可能持續震盪,但各國政府推出法案,全球法人、投資機構更將企業ESG評分視為投資指標參考依據。法人表示,ESG相關議題趨勢明確,當股市出現修正,預料兼顧對環境友善、奉獻社會、注重公司治理的企業,將有題材支撐,可趁機布局ESG基金搶長線商機。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22日公布最新一季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World Fab Forecast,WFF),受晶片需求疲軟、消費者和行動裝置庫存增加影響,因此下修2023年全球前端晶圓廠設備支出總額,預計將從2022年創歷史新高的980億美元下滑22%至760億美元,不過到2024年則回彈21%至920億美元,重回900億大關。
在大陸經濟解封,及市場期待大陸經濟會議有望祭出提振經濟政策的帶動下,儘管短線上或受部分雜音干擾,但大體上還是呈現類股輪動、支撐盤勢向上的格局。根據理柏資訊,近一月環球股票中表現最佳者清一色為主題式基金,包括綠能、永續與AI人工智慧等主題。
全球知名專業晶圓代的力晶積成電子製造公司,2021年在苗栗投資2780億元,興建2座新廠,並宣布未來3年再投資600億元。苗栗縣政府22日分享喜訊,並指出力積電累計投資將達3380億元,未來新廠落成,可創造逾3600個工作機會,將帶來地方產業、經濟發展。
全球減碳目標堅定,催動投資市場資金熱潮,今年以來,相關碳中和產業鏈指數皆有不錯表現,尤以電動車指數在元月漲逾2成最亮眼,法人表示,市場受到通膨趨緩、聯準會態度軟化激勵,今年以來美股迎來一波反彈,不過布局上仍留意題材選擇,建議投資人可把握永續趨勢,伺機掌握碳中和產業掌握長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