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投資級債券基金的搜尋結果,共1,854筆
根據《財訊》報導,全球升息腳步尚不見盡頭,債券殖利率已經迎來史上投資老手都沒看過的甜蜜買點,「非投資等級債券」動輒8%以上的殖利率更是吸睛,成為部分通路主打的長投商品;但未來景氣下行風險提高,「違約率攀升」將成為非投資等級債券的致命傷,無法承受較大波動的投資人不可不慎。
美國非投資級債中的Fallen Angel債,擁有價格成長機會及違約率低雙優勢,報酬/風險比高達0.8,優於一般非投資等級債。投信法人分析,雖然美國企業盈餘下滑,但資產負債表仍相當健全,違約率不會大幅攀升,預估今年將有400億美元~500億美元的Fallen Angel債,增加投資機會,操作上建議彈性分批布局,分散市場波動風險。
台新投信持續追求產品多元化及國際化,期能為投資人創造最佳的資產回報成效,今年有了重大突破!進軍總代理事業有成,取得「荷寶投資」國內總代理權,已獲主管機關核准。荷寶專精於資產管理逾90年,歷經多次景氣循環,享「前瞻思維投資工程師」美名,擅長關鍵投資領域,可以滿足客戶「永續投資」、「債券投資」、「量化投資」、「趨勢主題投資」、「新興市場投資」五大需求。
多空因素交雜及美債利率震盪下,非投資級債今年維持反彈上揚趨勢,觀察近三個月全球非投資級債券基金表現漲多跌少。法人表示,升息循環料進入尾聲,企業違約狀況仍在可控水準,非投資級債的高息優勢也提供支撐,仍有望吸引資金配置,投資人可搶先用非投等債基金布局。
台新投信持續追求產品多元化及國際化,期能為投資人創造最佳的資產回報成效,今年有了重大突破!進軍總代理事業有成,取得「荷寶投資」國內總代理權,已獲主管機關核准。荷寶專精於資產管理逾90年,歷經多次景氣循環,享「前瞻思維投資工程師」美名,擅長關鍵投資領域,可以滿足客戶「永續投資」、「債券投資」、「量化投資」、「趨勢主題投資」、「新興市場投資」五大需求。
全球金融市場正密切觀察聯準會(Fed)是否持續降息,然新興市場國家中已有國家率先採取行動,並反映到新興債價格中,但法人相對看好新興市場投資級債,尤其亞洲投資級債,對非投資級債則持中性或保留看法。
國銀衝財管,多家銀行今年首季資產管理規模較去年同期都呈現雙位數成長,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玉山銀今年首季資產管理規模都有「雙位數」成長,北富銀雖然資產管理規模成長8%,但手續費收入成長達19%。
日盛投信30日表示,根據EPFR截至5月24日的統計,過去一周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單周獲買超約1,000萬美元。而全球政府債券則跌幅較大,信用債表現相對抗跌。
根據EPFR截至5月24日統計,過去一周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單周獲買超約1000萬美元。過去一周全球政府債券跌幅較大,信用債則相對抗跌。美國5月標普全球製造業PMI初值為48.5,不如市場預期的50,其中製造業生產價格指數為2020年5月以來首次下滑,將有利於通膨降溫。高利率影響可望獲得紓緩之際,將有助於投資人對非投資等級債券市場信心。
5月美債上限疑慮,使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由3.2%,攀升至3.8%之上,公債殖利率上揚也推升美國投資級債券殖利率彈升至5%以上。第一金美國100大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艾倫指出,相對於公債,近期美國頂級企業債更具強勁投資需求,美國投資級債券殖利率雖跟隨公債殖利率上揚,但統計美投資級債券殖利率大於5%,即是進場布局較佳時機,持有3個月、6個月、1年等短、中、長期平均報酬率分別達5.07%、10.88%,及18.62%,極具投資吸引力。
美國就業強勁、核心通膨降溫,市場押注6月聯準會(Fed)利率走向,按兵不動機達9成,讓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反轉向下,去年受爆發式升息所苦的全球債市,未來有機會出現息收雙收。
今年國內債券ETF基金不論在散戶的投入與投信公司的追募遞件量上,都創下史上新高。在各方人馬搶進下,即便今年投信有多達13檔債券ETF送件申請追加募集,仍趕不上快速爆發的買氣。國泰投信25日公告,旗下債券ETF基金暫停初級市場申購,據悉主因是「不夠賣」;另外元大投信則是在獲准追加後,仍採期限內向券商登記、超額則須抽籤的配售條件,從供給端調控熱度。
去年債市重跌下,各類債種收益率彈升,以近十年來違約率僅0.1%的全球投等債(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為例,目前彭博全球投資等級債券指數殖利率來到約5%左右,高於2010年以來均值3.7%,且指數交易價格距離2010年以來104的均值,仍有1成左右的折價空間。法人建議,風險屬性偏向穩健保守,且有穩定金流需求的投資人,可聚焦短債、利用「目標到期策略」鎖定當前高信評債市收益契機。
債券市場十年難得一見的投資機會點,經歷聯準會(Fed)強力升息,通膨壓抑效果逐步顯現。投信法人表示,從過往經驗觀察,在升息尾聲是布局投資等級債券時機點,不僅違約風險較低,殖利率也在相對高點,長線而言也有資本利得期待,強化資產配置,更可以穩健因應投資市場變化。
信貸趨於緊縮及通膨居高不下,但經濟趨緩及升息放緩預期,仍激勵股、債市上漲,市場擔心美債違約,紛紛拋售超短債,且美國領先指標顯示未來12個月經濟將衰退,波動仍無法趨緩,上半年評價面和基本面相繼位於低檔,之後有望逐步讓投資價值逐步浮現,投信法人建議,可透過組合平衡型基金布局,掌握股債表態機會。
5月美國聯準會(Fed)升息之後,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最新調查顯示,55%的受訪者認為這波利率調整循環已經結束,投信法人表示,市場預期下半年可能進入降息循環,可望提振非投資等級債券發行市場信心,高評級美債表現迎來順風。
隨全球供應鏈瓶頸壓力緩解,美國通膨持續下降,聯準會(Fed)升息循環或近尾聲,跌深反彈的新興市場債浮現投資吸引力。投信法人表示,雖然疫情與經濟成長減弱,使新興市場的債務壓力攀升,但仍在可控範圍內,新興國家普遍維持良好的債務負擔能力、目前基本收支仍維持穩健,有足夠能力駕馭市場的挑戰,現為中長期布局新興市場債的好時機。
美國升息幾近觸頂,市場甚至期待今年開始降息,激勵債市先行反應,投信法人表示,這波美國快速升息推高殖利率後,投資級債市正逐漸撥雲見日,據1983年以來共六次的升息經驗顯示,美國投資級債殖利率在末次升息見高點後進場,持有一年的平均報酬高達17.6%,若持有兩年報酬更來到26.7%,且即便遇到衰退、利差擴大也都能守穩漲幅。
預期美國通膨將明顯降速,聯準會(Fed)結束升息循環,加上大陸疫後消費持續發酵,上半年就將是2023年相對低點,下半年將進入旺季,但市場仍將震盪,建議可採多元資產布局策略,分散風險外也能提高收益。
利用配息基金打造現金流,已經成為退休理財主流,尤其每月可以入帳的月配息商品,隨投信ETF投資轉熱,也設計月配息商品,投資人關注焦點從過去主動式操作的債券,及平衡型基金月配息型產品,延伸至股債ETF市場,累計月配型的主被動基金吸金規模已逾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