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抗戰勝利紀念的搜尋結果,共322筆
朱安琪,出生於美國加州奧克蘭市的第二代華僑,那年他17歲,在兵燹烽起的抗戰之秋,他與一批批來自美國的華裔青年,為中華民國興亡而涕淚滂沱,他們懷抱滿腔熱血,不辭萬里回國投身救亡圖存,朱安琪克服語言扞格,以及生活適應與飛行訓練,從空軍官校十一期畢業,在保衛國土領空的戰鬥中,奮翅效命鐵翼鷹揚,締造許多可歌可泣的輝煌戰績。
9月3日是軍人節,同時也是抗日戰爭勝利77周年紀念日,不過在台灣政治正確的氛圍中,台灣的政治人物會製作圖卡,在臉書上洗版聊表祝福現役國軍官兵「軍人節快樂」,但是卻冷感避談「抗戰勝利紀念日」,似乎淡忘這個日子的存在,其實八年浴血抗戰的勝利,才有後續台灣主權的光復,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對台灣而言絕對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981年,我在報上看到台灣省鐵路局為了慶祝中國鐵路一百周年,決定印行紀念車票,父親在我的央求下透過熟人在限量發行的搶購之下,買了一套給我,我至今仍視為珍寶。
紀念對日抗戰85周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在臉書表示,黨除邀抗戰史學者來國際民主沙龍講述「重探抗戰史」,也舉辦紀念抗戰勝利音樂會、紀念座談與黨史館抗戰史回顧策展,要讓更多朋友能夠共同紀念與傳承這段光榮歷史。
中華民國空軍抗戰時期,大家最為耳熟能詳的飛行員是高志航、劉粹剛、李桂丹、樂以琴4位空戰英雄,再者即是陳納德將軍所率美軍自願隊(飛虎隊)的故事,他們嘯傲天際、捍衛中華領空,至今仍為吾輩津津樂道無限緬懷。不過,其實還有一批華裔美籍飛行員,他們自願離開安逸的生活,不遠萬里回國參加戰鬥,似乎被後世所遺忘。在此,筆者要介紹一位華裔美籍空軍英雄陳瑞鈿少校,他是一位從美國返回中華民國抗戰的「王牌飛行員」。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17日 消息,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16日在北京舉辦中國空軍美國志願軍援華航空隊(飛虎隊)來華抗戰80周年紀念活動。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以視訊方式致辭表示,飛虎隊的故事承載著中美人民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深厚友誼。80年來,飛虎隊的佳話在中美兩國代代相傳,歷久彌新。當前,中美關係正面臨嚴峻考驗。中美應傳承兩國人民經過戰火淬煉的友好情誼,不應走向誤解誤判甚至衝突對抗,要為子孫後代建設一個和平、繁榮、穩定的世界。
「台灣人民對日抗戰從1895年割讓台灣開始,比1937年七七事變早42年。1894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乙未年(1895年)4月被迫簽下《馬關條約》割讓台灣,舉國震驚,全台悲憤。」
為紀念抗戰勝利,國防部結合軍人節系列活動,首次以光影技術融入影像,製作「紀念抗戰勝利76週年線上特展」,依時間軸區分「光榮戰史」、「保衛臺灣」及「全心守護」三大主題,述說國軍各時期重要歷史事件與人物典範,配合照(影)片在畫面中由遠而近,營造時光走廊向前流動的氛圍,9月1日會公布在國軍各個社群平台,邀請國人共同觀賞國軍的光榮傳承。
大陸正加強研究台灣歷史,不過回顧近幾年中共高調紀念的幾個與中華民國有千絲萬縷的日子,時常讓台灣有「被吃豆腐」、「整碗端走」之感。中共欲加大力度掌握台灣歷史話語權,但要客觀詮釋歷史,還是得先以史實為本。
國民黨為紀念七七事變,以及下個月的抗戰勝利,除了發表紀念聲明之外,也在國民黨電商 「百年老店」上,銷售復刻版抗戰軍服,這原本只是單純的服務歷史愛好者的簡單活動,卻不知為何引起民進黨資深立委鄭運鵬臉書的無端叫罵,綜合其言論,竟然又是不希望破壞台日友好。對此,國民黨大陸部的臉書也發文反擊,直斥鄭運鵬不止對歷史無知,竟不知全球各國每年同樣都會紀念與慶祝同盟國贏得二戰的勝利。
昨晚偶然的在敵人的報上看見兩段有你的名字,他們稱讚了你,可是更標榜了他們自己。對於這兩段消息,我看了兩遍,對於那「皇軍」戰勝我們鐵軍的消息,我真是又好氣又好笑,這班妄自尊大的鬼子,總有一天他會停止吹牛的。
社群網站方便快速,成為明星藝人們與粉絲互動的線上天地,其中Instagram(IG)更是近年崛起的無國界平台,幾乎所有韓星都開始經營IG,不過這個便捷開放空間也是雙面刃,容納粉絲愛心的同時也得包容黑粉的負評,當負面聲浪爆發、數不盡的批評留言湧入,就成為令人不忍直視的血腥戰場。
2020是抗戰勝利75週年。藍委陳以信表示,今天有一個重要紀念日也是不該遭到遺忘,那就是1945的今天,日本於二戰期間設於台灣所有戰俘營,全都正式關閉,這場發生在台灣的人道奇蹟,不該被台灣人民遺忘。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3日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領導人習近平發表講話強調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同時提出提出「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醜化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等五個「絕不答應」。
今年9月3日是抗戰勝利75周年。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國際專欄「鐘聲」3日刊發專文紀念強調,中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中國大陸鄭重舉行紀念活動,彰顯中國銘記歷史、捍衛和平的堅定決心。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引以為戒。傳承歷史,不是為了糾結過去,而是要開創未來,讓和平薪火代代相傳。
今年是對日抗戰勝利75周年,大陸1日舉行一場《口述抗戰》出版座談會,據新華社報導內容,該書籍與座談會內容,對國軍在對日抗戰的貢獻隻字未提,稱「中國共產黨以自己堅強的意志、卓絕的領導和巨大的犧牲,始終戰鬥在中國抗戰最前線,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稱該書「生動鮮活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軍民進行抗戰的艱難而輝煌的歷史」。
戰爭無情,和平無價。今年適逢抗戰勝利七十五周年,為緬懷先賢先烈愛國情操與犧牲奉獻之精神,陸軍司令部特別規劃由陸軍樂隊於今(26)日假國家音樂廳,舉辦「大漢天聲—紀念抗戰勝利七十五周年暨軍樂隊訓練成果音樂會」,廣邀國防部各級長官、備役將領、駐華使節、武官、來華受訓外籍學生及抗役、救災有功官兵入場欣賞,期藉多元活潑的音樂饗宴,呼籲國人同胞體認抗戰勝利的歷史意義,凝聚心手相連、同舟一命的全民國防共識,爭取民眾對國防事務的認同與支持。
今年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75周年,戰敗的日本同樣也在廣島以及長崎舉行舉行紀念活動,哀悼因原子彈而罹難的民眾。根據報導,日本保守派不但對於二戰侵略亞洲的歷史避重就輕,甚至要求美國為投擲原子彈道歉。
7月初解放軍在西沙群島進行大規模軍演,美國也派出罕見2個航母戰鬥群在南海進行聯合演習,雙方都毫不示弱地擺出對陣姿態。陸媒更是賣力地宣揚,在美軍雙航母戰鬥群演習期間,位於大陸華南地區的解放軍火箭軍常規導彈第一旅與西沙共軍同步進行演習,突出2型號稱「航母殺手」的彈道導彈對美軍的威懾力量。這是1999年第2次台海危機催生解放軍研發「航母殺手」後,第2次對美軍航母戰鬥群的針對性實兵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