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拉近兩岸的搜尋結果,共286筆
國民黨2024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近日率團出訪日本,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立委參選人李彥秀分析,侯此次出訪帶有3層意義,顯示出侯的務實與穩健,反觀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說出「走入白宮」的暴走言論,只會把台灣拉往戰爭邊緣。
大陸每年舉辦海峽論壇,民進黨或蔡政府總是試圖道德勸說或威脅阻撓台灣民眾登陸參加。自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舉辦以來,至今舉辦第15屆,可謂是兩岸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深的民間交流盛會,具「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特點,為兩岸各領域、各群體、各社區提供交流合作對話平台。這兩年主要設置主題皆一樣,包括青年交流、基層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四大領域。這體現大陸對台政策戰略自信與定力,同時也展現對台融合政策具有穩定性、持續性、漸進性及一致性。
大陸歌唱綜藝節目《聲生不息‧寶島季》邀請來自兩岸和香港的老中青三代知名歌手,重新詮釋不同時代的華語經典歌曲,播出以來在兩岸三地獲得廣大迴響。學者認為,身處後疫情時代,且當前台海關係又存在衝突,具有極大感染力的台灣流行音樂素材,於此持續在大陸傳唱,不只是拉近雙方距離,對兩岸關係絕對有著正面的意義,更是讓兩岸流行音樂產業「Remodel」,再度文藝復興。
最近多位台灣頂流歌手和樂團,暌違疫情3年多再到大陸開唱,門票場場售罄;與此同時,一檔以台灣流行樂為主題的大陸綜藝節目《聲生不息‧寶島季》,也正在兩岸熱播。透過華語流行樂,兩岸在音樂領域形成一種共同體,在節目中可看到多位兩岸藝人培養出真摯友情,在當前兩岸政治關係低迷之際,像是種潤滑劑,拉近距離。
前總統馬英九訪陸持續受關注,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張弘遠指出,此訪就是要夯實中華民國的內涵,錨定「憲法中國」的概念。假使當前民進黨的論述是「務實台獨」,則國民黨的九二共識論述就是「務實統一」,而馬英九從大陸回來,國民黨的兩岸實質論述就會出現。
前總統馬英九昨(28)日晚間與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會面,信長星以「馬英九先生」稱呼馬,但他也提到馬英九曾任國民黨前主席及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則提及2015年在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習先生」希望兩岸心靈契合,他則強調要拉近兩岸心理距離,「我們理念幾乎一致,希望兩岸要交流合作,要建立互信,才能夠避免戰爭的風險。用交流來取代對抗,用協商來取代衝突。」
前總統馬英九一行今天傍晚在南京金陵飯店會見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馬英九提及2015年在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說,希望兩岸交流、建立互信,如此才能避免戰爭的風險,用交流取代對抗,用協商取代衝突,希望大陸方面多認識台灣人的心理狀態,大家一起推動避戰跟謀和。
近日星雲大師圓寂,海內外同悲。大師一向主張兩岸應通往和諧與和平的道路,以愛為基礎、同體共生、包容同理,打造兩岸和平基礎,和平主義為其遺留兩岸社會重要資產。尤其通過兩岸宗教文化交流,可以化解彼此怨懟、衝突,文化交流可以扮演兩岸和平的重要推手。
面對中共武統威脅,即使臺灣願意保持「不獨」,然而因兩岸實力差距越來越大,想要北京「不武」的機會便越來越低。對於弱勢臺灣,確保和平的手段是有效嚇阻,也就是提出一個「公諸於世」的防衛方法,讓北京清楚臺灣防衛堅實,以致沒有必勝的把握;或即使獲勝,卻因付出的代價太高,故而取消或遲滯武統的行動。至於此公諸於世的防衛方法,有三個必須面對的現實,那就是:兩岸無法拉近軍事投資的差距、國際不可能以軍事力量介入台海戰爭、凝聚全民共識是不可能的夢想。至於中共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武統不動則已,動必直指臺北。
自從裴洛西訪台觸發中國環台的軍事演習,中美台三方的軍事單位紛紛厲兵秣馬,台海局面戰雲密布,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台灣公共電視、CATCHPLAY與HBO Asia在2019年推出的社會寫實電視劇,是近年來在台灣非常受歡迎的節目,而節目名稱也常被用作寫作時的題目或用詞。我這篇寫兩岸關係的文章,也用了「與惡的距離」做為題目發想,兩岸關係千萬切忌將與惡的距離拉近,使得兩岸關係更嚴峻複雜,台獨意識因此而攀升,兩岸陷入更難回復平和地景象。
就在解放軍宣布軍演結束同一天,大陸國台辦與國新辦聯合發布《台灣問題與新時代統一事業》白皮書。與前兩份台灣問題白皮書相比,新一份白皮書不只「反獨」,更強調「促統」,還進一步提出「統一之後」的相關構想,積極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內涵,並將統一後台灣的定位設定為「特別行政區」,收回不駐軍的承諾,限縮台灣的定位與自主性。
就在解放軍宣布軍演結束同一天,大陸國台辦與國新辦聯合發布《台灣問題與新時代統一事業》白皮書。與前兩份台灣問題白皮書相比,新一份白皮書不只「反獨」,更強調「促統」,還進一步提出「統一之後」的相關構想,積極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內涵,並將統一後台灣的定位設定為「特別行政區」,收回不駐軍的承諾,限縮台灣的定位與自主性。
美國眾議院議長訪台,地緣政治風險再度升高,解放軍將在台灣周邊六個地區同步進行軍演,此次行動的規模和陣仗,超過1996年的台海危機。政治敏感度十分高的房市,會不會如同1996台海飛彈危機,需要沈寂半年?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認為,目前台海局勢不同於1996,短期不致直接影響房市,但兩岸不確定因素對房市長線發展仍有隱憂。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拋出興建「金廈大橋」議題,連日來引起藍綠正、反看法激烈交鋒。任內完成兩岸通水的前金門縣長陳福海今早發布新聞稿力挺柯文哲,強調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是兩岸重中之重,金門一直是兩岸互動的重要樞紐,「一座以經濟、民生為出發點的橋梁不僅能銜接金廈小兩岸,也能替台灣搭起無形的情感連結,不僅該做而且要加速規畫!」
美東時間2022年3月26日(北京、台北時間3月27日)由環球兩岸關係研究會和全球華人政治學家論壇主辦,台灣中流文教基金會和上海東亞研究所協辦的《兩岸熱點》系列講座第十六講暨閉門線上研討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會議由美國美利堅大學趙全勝教授主持,東吳大學名譽教授、前校長,中華保釣協會首屆理事長劉源俊與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劉江永主講,東京經濟大學經濟學部教授羅歡鎮點評。來自全球各地的20餘位學者參與了會議,其中頓世新、鄧中堅、庚欣、趙宏偉、熊達雲、殷燕軍、徐昕、胡少華、孫太一等專家學者在問答環節分享了看法並提問。
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於1月20日出席由「台北論壇基金會」舉辦的「2022年兩岸關係展望」講座上指出,中國已經開始談「統一後」了,說明大陸已將統一提上日程,並期望在短期內完成。他認為,應觀察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中會不會針對「完全統一」、「推進統一進程」等提出具體作法。
台北-上海城市論壇確定在12月1日登場,為現在唯一的兩岸城市級別官方交流,屆時台北市長柯文哲將與上海市長龔正透過視訊主持。隸屬於大陸國台辦的「中國台灣網」28日刊出題為「雙城論壇,大陸的善意」的文章,以「嚴冬裡吹來一絲暖風」作為形容,盼台灣民眾感受、思考和選擇。
根據中新網報導,近年來,為了讓更多兩岸小家庭適應大陸生活,南京市台辦積極做好寧台兩岸婚姻家庭服務工作,聯合南京市相關部門建立聯席會議機制,進一步做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工作的意見,服務內容包括「婚前輔導、結婚登記、懷孕生育、子女教育、就業創業」等,有效提升了寧台婚姻家庭在寧生活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市婦聯通過12338婦女熱線等寧姐系列家庭服務,為寧台聯姻家庭提供心理諮詢、教育問題解答等服務,當好寧台聯姻家庭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