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持股策略的搜尋結果,共293

  •  下半年價值投資策略:不追熱門股 聚焦績優股

    下半年價值投資策略:不追熱門股 聚焦績優股

    2023是疫後百廢待興的一年,回顧開局上半場,儘管全球經濟環境深陷衰退陰霾,主要股市表現依然亮眼,台股也躋身報酬成長前十強,今年以來到六月三十日為止,大盤漲幅19.65%,期間一度站上萬七關卡,重回高點。

  • 全球平衡基金 持盈保泰幫手

    全球平衡基金 持盈保泰幫手

     歷經第二季多頭,不少股市來到波段高點,但美國聯準會近期釋出鷹派訊息,使VIX指數自波段低檔攀升,增添行情波動度。投信法人建議,因應行情累積一段不小漲幅,加上又有貨幣政策及經濟數據變動等不確定性,可轉進全球平衡型基金,透過多元股債市布局策略持盈保泰。

  • 《熱門族群》電腦三達響徹台股 佳世達市值破千億

    電腦周邊類股的「三達」廣達(2382)、英業達(2356)、佳世達(2352)今早同步大漲,其中,廣達和英業達盤中鎖漲停,而佳世達則漲逾8個百分點,市值已經突破千億元。「達達」的漲停聲,成為今天台股焦點之一。

  • 佳能三箭齊發 拚營運多元

     佳能(2374)28日舉行股東會,會中通過配發股利0.45元。佳能董事長曾明仁表示,將在經營上多方向調整並進,包括處分非核心持股、持續光學產品研發,以及建置越南廠成為第三生產基地。佳能目前越南廠已經有一條產線投產,服務日本客戶,未來將也視客戶需求進行擴產。

  • 統一黑馬、奔騰基金淨值創高 AI點火台股下半年表現可期

    科技股助攻,台股行情熱絡,加權指數尚未突破新高,但統一黑馬及統一奔騰基金淨值已早一步領先加權指數,創下歷史新高,也就是說目前兩檔基金所有受益人都是獲利,統一奔騰基金更是台股科技型基金中淨值最高的「淨值王」。

  • 《基金》AI點火 台股H2可期

    台股在科技股助攻下行情熱絡,隨著今年以來人工智慧(AI)應用大爆發,科技巨擘紛紛展開AI投資軍備競賽,大幅推升台股相關供應鏈需求,將加速產業回升。統一投信認為,在題材面及外資買盤湧入加持下,台股下半年仍有表現空間。

  • 華新擬發GDR 傳法人反對

     華新(1605)因應近期擴大投資需求,計劃辦現增發行普通股參與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案,傳出法人表態反對,由於華新焦家掌握股權多,市場預期19日股東會上表決過關機率高。

  • 柏瑞環球重點股票基金 理柏獎肯定

     2023理柏台灣基金獎公布得獎名單,柏瑞投信榮獲2項大獎,柏瑞環球重點股票基金在環球股票類別獲得三年期獎、柏瑞日本小型公司股票基金在日本中小型股票類別獲得十年期獎。

  • 營運總部兩難 法規、稅務是最大障礙

     面對瞬息萬變、高度競爭的全球政經局勢,工總理事長苗豐強強烈呼籲政府,為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應大膽鼓勵企業集團在台灣設立營運總部、或是區域運籌中心。

  • 《金融股》兆豐金:動用保留盈餘維持股利穩定 營運聚焦6策略

    兆豐金(2886)今(21)日召開線上法說,由於2022年獲利受股債市波動及防疫保單理賠拖累而衰退,外界關注今年股利發放變化。對此,總經理胡光華表示,雖然今年可配發盈餘減少,但累積的未分配保留盈餘規模可觀,必要時可動用,股利政策原則上不會有太大變動。

  • 臺慶科收購鈺邦 有望進入董事會

     臺慶科(3357)自本月17日開始公開收購鈺邦(6449),華新科旗下佳邦(6284)開第一槍宣布參與應賣,若清空手上持股,佳邦可望套現2.77億元,由於臺慶科上櫃前曾與鈺邦交互持股,雙方關係友好,今年適逢鈺邦董事改選,若公開收購案順利達陣,臺慶科可望進入鈺邦董事會。

  • 逢低出擊正逢時 優先布局「台美多重資產基金」

    台美股市對矽谷銀行(以下簡稱SVB)事件反應未如預期負面,隨著Fed救市政策出台下,全球市場及期貨指數隨之止跌反彈,市場投資者擔憂情緒進一步緩解,並樂觀看待FED或將因此事件,在3/21~3/22利率決議上被迫放緩升息,利率期貨顯示Fed於3月利率會議中,升息幅度將由2碼降至1碼(機率已逾8成)。富邦台美雙星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薛博升表示,將密切關注SVB事件引發的流動性問題,隨時調整基金配置比重並作出即時的因應措施。

  • 工商社論》台積電經得起價值型投資理論挑戰?

    工商社論》台積電經得起價值型投資理論挑戰?

     股神巴菲特旗下投資公司波克夏公告去年第四季持股明細,重砍台積電5,176萬股、減持幅度高達86.19%,套現約35億美元,受到此一利空消息面影響,台積電15日股價重跌逾3.67%。這筆短線交易,波克夏並沒有嚐到太多甜頭,但股神短線操作的背後凸顯三大意義,對投資人、台股及半導體產業有長遠的影響,值得重視。

  • 14檔外資力挺 升勢壯

    14檔外資力挺 升勢壯

     外資6日轉為賣超125億元,但仍偏多操作華新(1605)、宏達電(2498)等14檔個股,呈現連3~17日買超、或由賣轉買,且在連買期間或是單日由賣轉買期間,合計買超都在8,000張以上。其中,對華新連九日買超6.78萬張、對晶豪科(3006)連17日買超。

  • 景氣逆風 價值策略抵禦波動

     2022年道瓊指數下跌8.78%,標普500指數下跌19.44%,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下跌了33.1%,觀察國內基金表現,採取多元分散的組合基金相對大盤抗跌,尤以價值策略、天然資源類型題材表現較佳。投信法人表示,面對金融海嘯以來最差景氣,建議投資人採價值策略,選股不選市,掌握動態調整原則,收益長線機會。

  • 可望先蹲後跳 公股銀挺台股 備妥千億銀彈

     台股2022年1月創歷史新高18,619點,之後在10月跌至全年最低的12,629點,跌掉5,990點,公股銀行預估,2023年台股可望先蹲後跳,甚至有機會衝高至「萬六」以上,現在也紛紛備妥銀彈,估計八大公股銀及中華郵政持續加碼台股,2023年至少有千億元的資金活水,其中公股銀仍看好金融業獲利能力回穩,計畫擇優買進。

  • 台股修正 長線價值浮現

    台股修正 長線價值浮現

     俄烏戰爭仍未停止,但通膨問題在政策抑制下已開始出現效果,通膨開始從高檔下滑,聯準會升息腳步也預期在明年上半年開始放緩,全球資本市場表現應可逐漸回歸基本面,且在股價已明顯修正下,長期投資價值浮現,台股也將有機會跟進上揚。

  • 台灣多元資產平衡布局 抗震

    台灣多元資產平衡布局 抗震

     當前儘管市場預測,聯準會將放緩升息速度,但信用緊縮對經濟與需求的衝擊,未來幾季將逐步發酵,台股震盪不可不防,可藉由台灣各類多元資產平衡布局。

  • 雜誌精選》價值投資存股心法 賺股利又賺價差

    雜誌精選》價值投資存股心法 賺股利又賺價差

    2020年台股指數上漲22.8%、2021年上漲23.7%,今年以來下跌20%,長期投資的人應該都有獲利,財經作家股海老牛也不例外,獲利大概二成,開心分享目前的持股策略。

  • 外資灌頂 股匯噴出

    外資灌頂 股匯噴出

     外資買盤回來了!9日大舉加碼台股241億元,創近三個月以來最高買超金額,推升加權指數大漲291點,漲幅2.18%,收13,638點。且國際美元指數跌破110,新台幣匯率升勢也不遑多讓,一舉漲破32元大關。展望後市,法人預期在量增價揚的短多趨勢下,若美國CPI低於預期,有望激勵加權指數往上挺進,挑戰萬四關卡。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