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捐贈者家屬的搜尋結果,共114筆
一名劉姓網友在臉書和批踢踢發文「協尋捐贈者」,內容提到孩子2021年接受周邊血捐贈,生命得以延續,但今年再度復發,醫師建議到國外尋求CAR-T治療,因此希望能找到當年的捐贈者,一同赴國外捐贈淋巴球。礙於規定,患者家屬無法直接取得該名捐贈者的聯繫方式,因此該名網友特別PO出當時捐贈者寫的卡片,希望藉由社群力量找到這位救命恩人。
一名劉姓男網友的孩子在2021年罹患血癌,當年一位恩人捐贈周邊血,讓孩子的生命可以延續,沒想到2年後孩子血癌復發,但在台灣的另2位捐贈者都因家庭因素不便捐贈,因此急需找到當年的恩人捐贈淋巴球,但醫院因為規定無法透露捐贈者的個資,因此他希望能透過網路的力量找到恩人。
器捐者「阿賢」曾因案入獄,出獄後洗心革面,為陪伴生病的母親,從事高勞力、工時彈性的工作,並住在公司宿舍,未料卻遭遇車禍驟逝,阿賢母親大愛簽下器捐同意書,捐出阿賢器官造福至少5個家庭,中國附醫18日上午舉辦追思音樂會感謝多位器捐者及其家屬。
躺在病床上、剛接受腎臟移植的中年婦人哽咽表示「感謝捐贈者,我會好好珍惜!」雲林51歲林姓男子除夕因腦出血重度昏迷器捐,台中榮總緊急召回上百人力展開多重器官移植,其中腎臟受贈者淚眼婆娑感謝捐贈者大愛,讓她擺脫洗腎歲月「重獲自由」。
雲林51歲林姓男子除夕(1月21日)凌晨腦出血重度昏迷腦死,家屬沉痛做出器捐決定,台中榮總接獲消息後,緊急召回休假醫護、動員上百名人力,在大年初二展開長達20多小時接力手術,完成肝、心、腎、眼角膜及皮膚組織移植,圓滿家屬替亡者遺愛人間、回饋社會心願,也讓20名病患重生。
真是超級任務!雲林一名壯年男子因病重度昏迷,家屬希望器捐遺愛人間。台中榮總從除夕夜(1月21日)接獲消息後,召回休假醫護、動員上百名人力,在大年初二進行長達20多小時接力手術,完成肝、心、腎、眼角膜及皮膚組織移植,圓滿家屬替亡者遺愛人間、回饋社會的心願,也讓20名病患獲得重生。
高雄榮民總醫院1日辦理2022年「植愛-器官捐贈移植紀念特展」,共同緬懷捐贈者與感謝家屬的無私奉獻,並由副院長陳金順帶領醫護同仁一同獻花追思歷年大愛天使們。陳金順表示,「1個人的選擇可能難以改變世界,卻可改變1個人的全世界」。
高雄榮民總醫院1日辦理2022年「植愛-器官捐贈移植紀念特展」,邀請大愛捐贈者家屬、受贈者與醫療團隊成員參與開幕式,透過捐贈者家屬的歌聲,共同緬懷捐贈者與感謝家屬的無私奉獻,並由副院長陳金順帶領醫護同仁一同獻花追思歷年的大愛天使們,現場溫韾感人,共同感謝遺愛人間的大愛老師付出。
新竹台大分院即日起於新竹、生醫竹北及竹東3院區共同辦理為期1周的「器而不捨,器官捐贈說I do.」系列活動,於門診大廳設置宣導攤位,並針對院內同仁提供相關教育訓練,發起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於醫院官網與社群媒體串聯,以提升社會大眾對於挽救生命重要性的認識。
健保署近日接獲某善心人士捐贈新台幣500萬元捐款,臨終前因感念生前使用健保資源,特別囑託家屬代為捐贈遺產,盼回饋對健保的支持,為健保署近年來接獲最大筆的捐贈款項。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衷心感謝捐贈者對健保的肯定,所贈款項將依所託傳遞到社會各需要健保的角落,一起守護國人健康。
童綜合醫院自2004年就開始致力於器官捐贈與移植的推廣服務,因為捐贈者與家人的無私奉獻,造就無數個家庭因此受惠美滿。為了在這歲末年終感恩的時刻,一起緬懷無私奉獻之捐贈者,舉辦了「生命永恆 愛的樂章-器官捐贈移植感恩音樂會」,邀請歷年捐贈者家屬及受贈者參加活動,透過音樂會除展現本院移植成果及專業醫療,更能與捐贈者家屬及受贈者共同肯定生命意義及價值。
台中榮總慶祝39周年院慶,除推出創院以來規模最大的221場國際醫療視訊研討會,30日並舉辦器官捐贈大愛牆落成儀式。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表示,中榮39年來器官移植勸募已逾500人成就大愛,增建的大愛牆首度設在戶外,希望大愛能在大自然中傳承下去。
台中榮總39周年院慶推出創院以來最大型、包括COVID-19防疫等議題的221場國際醫療視訊研討會,廣邀360多名國內外醫療專業人士參加,今天並舉辦器官捐贈大愛牆落成儀式,退輔會主委馮世寬與會。院長陳適安表示,中榮39年來器官移植勸募已逾500人成就大愛,此次增建的大愛牆首度設置在戶外,希望大愛能在大自然中傳承下去。
77歲的陳耀茂伯伯,擔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志工多年,看盡生離死別,見過病患等不到器官移植的故事,生前便背著家人簽署器捐同意書。去年底陳伯伯肺癌住院,在臨終前3天,家人獲知器捐意願,決定助他完成最後心願,兒子如今憶起父親,仍眼眶泛淚、雙手顫抖,他表示,父親助人重見光明,這是父親對社會的貢獻,也是父親生命的延續。
77歲的陳耀茂老伯伯,1997年起在台北榮民總醫院擔任志工,看盡生離死別,亦聽聞許多病患等不到器官移植的故事,生前背著家人簽署了器官捐贈同意書。去年底陳伯伯因肺癌住院,在臨終前3天,家人獲知器捐意願後,決定助他完成最後心願。兒子如今回憶起父親,仍會眼眶泛淚、雙手顫抖,他表示,父親助人重見光明,是父親對社會的貢獻,也是父親生命的延續。
台東縣救助金專戶「0402太魯閣事故關懷」指定捐款至截止日總計湧入約1300萬元,經專戶委員們一致同意通過,善款扣除捐贈者另有指定用途外,全數轉發給縣籍的69位家屬及傷者,上周末已將慰問金轉發給8位罹難者家屬,其他傷者部分,將於本周內全數轉發完畢。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造成台東縣籍民眾8死61傷,台東縣自4日開設救助金專戶接受捐款,截至15日止,捐款總筆數約有540筆,總計約1300萬元。其中有來自日本、澳洲的外籍人士捐款,縣府深表感謝,並保證做到公正透明,在扣除指定用途外下周可望全數轉發傷者及家屬。
台中榮總8日舉行器官捐贈感恩追思音樂會,邁入第11年,院方希望器捐的生命故事,激發更多人簽認同卡;1位邱姓男捐贈者,去年過逝後捐出雙眼眼角膜,移植2位受贈者身上,其大女兒受到父親大愛的薰陶,跟進簽下器捐同意卡,延續父親奉獻社會的精神。
新竹一名女子年初意外從高處墜落,導致腦幹受傷嚴重並呈現腦死,由於該名女子年輕且器官狀況良好,其家人在幾經考慮後,忍痛捐出女子的多項器官,遺愛人間。這也是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運以來,首例器官捐贈移植手術,醫師們在分秒必爭狀況下,延續這名女子及家屬的大愛。
2020年籠罩新冠肺炎疫情,簽署器官捐贈人數反而攀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統計去年簽署器捐卡9600人,較前1年增加千餘例,顯見疫情衝擊加上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民眾更主動面對身後事;因應器捐大愛者增加,奇美醫學中心擴建器捐牆及觸控式多媒體數位牆,重現206位器捐者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