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捕魚範圍的搜尋結果,共17筆
62歲蔡姓船長等4人4月不滿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海上棧橋施工,在工作船「東彥1號」旁施放漁網、放下旗桿阻止通行,遭桃園地檢署以強制罪嫌起訴。漁民痛批,工作船不照當初談妥規定,影響漁民捕魚,難道漁民都不用生活?
政府極力推動離岸風電建設計畫,擴大離岸風電翻倍達10GW目標,苗栗縣竹南、後龍外海具離岸風力發電開發優勢,吸引許多外商投資。不過,隨之而來的噪音、生態問題,衝擊當地居民生計。龍鳳漁港標售魚貨的老闆林文介表示,過往烏魚都能賣到好價錢,但今年農曆過年烏魚量明顯變少,捕獲量僅剩下過去的1/3。
從日方片面更名釣魚台,到陸美兩強同在南海軍演,此刻東亞局勢緊張之際,號稱最能捍衛主權與國家安全的蔡政府,不應只顧爭取參與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在維護釣魚台主權上該有更具體的行動,對於民間保釣行動也不該繼續視而不見。
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提案將從「登野城」更名為「石垣市登野城尖閣」,我國的宜蘭縣議會則提出反制對案,將「釣魚台」更名為「頭城釣魚台」。面對日方挑戰我國領土主權的行為,中央政府或許有其考量不願積極以對,地方政府展現強硬態度,至少替國人出一口氣。
日本是台灣在亞洲的重要盟友,蔡政府的外交政策更是將日本視為「大哥哥」。然而,檢視2016年蔡英文執政以來,日本除口頭支持台灣參與世衛大會(WHA),凡是涉及實質利益層面,毫不客氣視我為「小弟弟」,予取予求,此次釣魚台更名事件,蔡政府遲未拿出具體抗議行動,引來自我矮化爭議。
甚麼事情讓50位漁民與知識份子共聚一堂?為期兩天、由社團法人釣魚台教育協會舉辦的「認識釣魚台研習營」28日登場,漁民們和知識分子針對釣魚台主權、漁權、歷史地理、海洋法、國際局勢等深度分析與討論,同時祈求媽祖庇佑漁民的福祉與安全。
大家買魚肉總是習慣去市場挑最新鮮的買,冷凍魚幾乎都在考慮範圍外,但挪威研究卻發現,冷凍包裝的魚不但可以保存營養成分長達半年,並非現捕魚2至3天可以比較,價格還要更便宜,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新北市長朱立倫今天表示,釣魚台是屬於台灣的,基於漁民捕魚的權利,大家希望整個東海的海域在漁業上可共同合作。相信台灣與日本在釣魚台的漁業,應可持續合作,不影響到任何漁民捕魚的權益。
中央氣象局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台東縣政府颱風災害中心一級開設,劃定海邊、山上,以及嘉蘭村為管制區。
上緯公司在苗栗縣竹南、後龍外海,離岸1至5公里範圍內設置32座離岸風力發電機組,但風機設立地點就是漁民主要漁場,實際從事捕撈的漁民憂心機組設置後會影響魚群,也限縮船隻捕魚範圍,上緯補償每艘船20年間90萬多元回饋金,遠不足每年100多萬元漁獲收入,漁民無奈,也希望政府能正視他們的生計。
第5次「台日漁業委員會議」明日將在台北舉行,針對日本沖繩縣漁民向日本政府提議,限制台灣漁船進入八重山群島北方海域作業,外交部表示,目前日方未將此事排入議程,如果有臨時提案,政府會全力維持漁民權利,據理力爭。
(14:23更新會議時間)第5次台日漁業協議委員會明日(2日)下午在台北召開,針對日本漁民日前要求日本政府限縮台灣漁民在釣魚台周邊海域捕魚範圍,引起蘇澳漁民集結抗議,亞東關係協會秘書長蔡明耀上午(1日)表示,會「據理力爭」漁民權益。據悉,日方尚未將此議題排入議程,但不排除會在臨時動議中討論。
媒體報導,2年多前簽訂的「台日協議適用海域」作業規則,最近傳出日本民間提出修約之議,欲限制台灣漁船進入八重山群島北方海域作業。對此,外交部今回應,日方欲重新檢視「台日漁業協議」適用海域限制台灣漁民作業,僅是日本部分民間團體意見,並非官方立場,若日方正式提出,政府一定據理力爭,確保漁民最大利益。
揚子晚報報導,秦淮河的句容河河段被污染,數公里範圍水域中出現魚蝦大量死亡或中毒症狀,周邊居民竟張網捕魚,送往市場售賣。
漁民出海捕撈黑鮪魚,卻慘遭菲國槍殺,屏東縣長曹啟鴻,探視死者家屬,對於菲律賓宛如強盜般的冷血行為,不願回應,難道是胳膊向外彎嗎?
台日漁業委員會昨天召開第一次正式會議,外交部表示,我方在會中提出擴大作業區域和作業緩衝區等問題,不過日方認為目前還不適合討論,希望將協商範圍先放在協議適用水域;不過雙方都同意在今年內照開下一次會議。相關官員認為,這是會議最大的進展就是我方漁業署長可以用委員名義參與制度化協商平台,可說是台日關係的一項進展。(李人岳報導)
《台日漁業協議》擴大台灣漁民在釣魚台海域作業範圍,而漁汛期即將到來,漁民何時可以進入新劃定海域捕魚?蘇澳區漁會總幹事林月英11日稱,根據漁業署說法,最快1個月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