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掌中劇團的搜尋結果,共164筆
受到加拿大蒙特婁卡斯提爾國際偶戲藝術節邀請,真快樂掌中劇團作品《孟婆.湯》3月3日至4日將在加拿大演出,由劇團創辦人江賜美領軍,無獨有偶藝術總監鄭嘉音擔任導演,表現台灣偶戲之美。
「真華光掌中劇團」負責人朱振源,昨(18)日凌晨辭世,享壽75歲。朱振源團長為資深布袋戲藝師,深耕布袋戲藝術60載,致力推廣、傳承布袋戲文化,文化部長史哲聞訊表達哀悼。
今天是國中小開學日,為了讓學生在寒假過後回到校園開始新學期的學習,新北市淡水國中特別製作創意紅包小卡給學生,另外還有八年級美術班精心演出在寒假期間學習的布袋戲橋段,祝福同學新學期能夠「才」源廣進、揚眉「兔」氣,為新學期開啟嶄新的生活。
台中市文化局舉辦今年「台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結合山、海、屯及城區等12家宮廟接力安排藝文表演,自1月26日春節大年初五起登場。文化局今天表示,4日至5日元宵節將在樂成宮、浩天宮、福興宮、鎮瀾宮及萬和宮安排5場演出,與民眾歡慶佳節。
車站不只能搭車!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春節推出「台中驛冬日嘉年華」活動,打造「童玩一條街」,推出彈珠檯、沙包等古早味童玩,復刻古早童年趣味,並規劃鐵道迷畫家康學鳳的「少女の台中驛遊」創作展、布袋戲演出,受歡迎的「驛生幸福站」、「祈福神社」等美拍點,邀請民眾親子共度喜氣又浪漫的新年。
2022「來嘉玩偶創藝布袋戲嘉年華」,12月9日至11日,連3天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登場,民眾除可近距離觀賞戲偶表演外,還有三昧堂自創戲偶特展、親子布袋戲著色比賽、春仔花手作、布袋戲COSPLAY外拍、戲台道具解說等精彩內容,讓傳統戲偶發揮全新價值,帶給民眾全新的享受。
享譽國際的偶戲藝術家、大陸布袋戲世家第五代傳人楊輝,把傳統和現代的界線放一旁,和台灣的阮劇團、多位台灣布袋戲演師合作,推出結合真人演員和偶戲、即時投影的作品《釣蝦場的十日談》,大玩劇場創意,巡演站到了高雄。
阮劇團與國際偶戲大師楊輝聯手創作《釣蝦場的十日談》,結合人戲、偶戲、即時投影及搖滾樂等複合演出形式,帶出10段腥羶不忌、葷素不拘的故事。台中國家歌劇院總監邱瑗19日表示,此劇堪稱是近幾年她看過最大膽的節目,將於11月12、13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推出2.0升級版。
新竹縣文化局首度舉辦「2022偶戲嘉年華」活動將於16日下午1點至5點登場,邀請6個縣市7個偶戲團在文化局園區輪番上演精采偶戲。縣長楊文科表示,這場活動結合創意市集與偶戲體驗,讓大小朋友欣賞傳統布袋戲、傀儡戲演出外,還可以實地體驗操偶、逛市集,度過一個愉快的秋日假期午後。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辦理「藝起Art go go—山海屯城四方起藝」活動,16日晚上明華園日字戲劇團及一心戲劇團,兩大劇團在豐原區葫蘆墩文化中心戶外廣場演出歌仔戲盛宴,現場近2000位觀眾欣賞演出;市長盧秀燕到場與民眾同樂,她笑說自己上台只是為了墊檔,方便演出人員在後台準備;同時感謝市府團隊精心為大家策劃的一系列活動。
新竹市政府與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攜手,9月23日將在竹市文化局演藝廳共同舉辦「傑出演藝團隊聯合展演交流會」,請到新竹交響管樂團、沂風室內合唱團、欣蕾舞蹈團、好玩的劇團、竹塹築夢歌劇團及巴雀藝術等12組團隊,帶來舞蹈、戲劇、音樂演出。
國內疫情趨緩,台中市府文化局為振興藝文活動,在「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網站架設「台中市文化局 2022TCPA+」品牌旗艦館,整合所屬4個表演藝術場館等節目資訊,以「一站式」服務平台,方便民眾瀏覽藝文資訊,還可即時連結至活動或購票網頁。
2022年台中市傑出演藝團隊徵選結果出爐!經過激烈競爭,今年共有12團脫穎而出,兼具傳統、創新及在地等多元特色,文化局20日在福華飯店舉辦授證典禮,並特別邀請金宇園掌中劇團、時間藝術工作室及瓊瑢舞蹈團等品牌團隊演出,配合團隊影片精采節目,展現台中表演藝術活力,肯定團隊作為台中表演藝術品牌的重要性與成就。
經過激烈競爭,2022年台中市傑出演藝團隊徵選結果出爐,今年共有12團脫穎而出,文化局20日在福華飯店華宴廳舉辦授證典禮,也特別邀請金宇園掌中劇團、時間藝術工作室及瓊瑢舞蹈團等品牌團隊演出,配合團隊影片精采節目,肯定團隊作為台中表演藝術品牌的重要性與成就。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表演廳2年前進行啟用35年來最大幅度修繕工程,在企業贊助、文化部及縣府共同挹注1億0500萬元經費下,完成內部舞台、觀眾席、建築外觀整修,6月25日即將開箱啟用,開幕慶期間將有雲門舞集、李國修紀念作品、台灣藝術家交響樂團、明華園、福爾摩沙馬戲團等重量級團體演出。
獲得雲林縣政府文觀處授證為傑出演藝團隊的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太日樂集、咚咚舞蹈團,在布袋戲團長李京曄倡議下,3團嘗試共融演出「雲之山、鐵國魂」,講述抗日分子柯鐵虎的故事,這也是雲林縣表演團隊首次嘗試,將舞台擴及戶外廣場、表演廳、後台,觀眾深刻入戲,深受震撼。
雲林縣府文觀處授證的傑出演藝團隊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太日樂集、咚咚舞蹈團,在布袋戲團長李京曄倡議下,3團嘗試共融演出「雲之山、鐵國魂」,講述抗日分子柯鐵虎的故事,這也是雲林縣表演團隊首次嘗試,舞台擴及戶外廣場、表演廳、後台,觀眾深刻入戲,身心都震撼。
寺廟面積不及五坪大,但每年神明聖誕卻總引來各地數百布袋戲與歌仔戲團同場競演,全台就只有嘉義縣鹿草鄉後寮村的「余慈爺公廟」一處,除了是年度宗教盛事,也是台灣地方戲劇工作者競爭與交流的場域,這群逐廟會而居的另類表演遊牧族群,以親和的方式展現本土草根文化力量。
挑戰劇場尺度,布袋戲偶上演情慾戲碼,享譽國際的偶戲藝術家、大陸布袋戲世家第五代傳人楊輝,把傳統和現代的界線放一旁,首度和台灣的阮劇團、多位台灣布袋戲演師合作,推出結合真人演員和偶戲、即時投影的作品《釣蝦場的十日談》,大玩劇場創意。
戲偶在廁所、床上做令人害羞的事,挑戰劇場尺度,百無禁忌。享譽國際的偶戲藝術家、大陸布袋戲世家第五代傳人楊輝,把傳統和現代的界線放一旁,首度和台灣的阮劇團、多位台灣布袋戲演師合作,推出結合真人演員和偶戲、即時投影的作品《釣蝦場的十日談》,大玩劇場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