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排名倒數第的搜尋結果,共41筆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昨日(26)除新增81852例本土個案,死亡人數更來到104例,引發民眾熱議;有網友更發現,外媒最新全球防疫韌性月評比,台灣5月份在53個國家中位列第51名,大跌19個名次,僅勝俄羅斯等國。此消息掀討論,不少人稱該媒體「即將被出征」,諷刺意味十足。
相比先進的智慧科技,特斯拉電動車的生產品質是最為人詬病,儘管逐年在進步中,但依舊惹來不少批評。美國權威評測機構《消費者報告》在最新的可靠性調查報告中,就給予 Model X、Mode Y 很低的評價,認為這二台電動休旅的造車品質和可靠性存在許多提升空間,最終給出了倒數第二位的排名。
綜合外電報導,根據最新的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排名,去年11月仍高居榜單第2名的台灣,1年後僅名列倒數第7的第47名,不過主因並非疫苗覆蓋率(People covered by vaccines)過低,而是邊境管制太過嚴格、未與國際社會接軌。
德國看守協會今天公布2022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整體排名為第60名,全球倒數第5,但環保署認為資料有誤,並評估不再參加,環保署署長張子敬今天會前受訪時指出,德國看守協會也承認數字是錯誤,但實際發布時卻沒有任何說明或更正,「如果還是我形我素就考慮不參加」。
知名財經外媒稍早前公布10月份全球防疫韌性排行榜(Covid Resilience Ranking),對比9月份成績,台灣本月下滑5名,僅排第47位,整體表現屬於防疫後段班。
外商康健人壽最新公布「360度康健指數」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在整體健康指數為55.9,從五大面向綜合得分上,排名全球倒數第三,只贏過韓國與日本;排名倒數原因有,超過9成的台灣女性受訪者感到壓力、高於亞太區國家與地區,五大面向指數皆下滑,其中,以家庭指數下滑幅度最大,財務指數依舊是亞太區吊車尾,僅10%受訪者對退休財務有信心。
台灣本土疫情失守,各界與外媒幾乎都認為破口就是3+11的邊境政策,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則力挺衛福部長陳時中,更稱3+11決策「只是輸一次小戰役」,引發眾怒。台北市議員羅智強今(12)日在臉書提到,台灣確診死亡率全球第8高,並在圖表上寫上大大的「悲哀」兩字。對於國際上的各項指標落後,他也提出質疑,「民進黨,這就是你們的超前部屬?」
繼美國彭博社報導台灣防疫韌性掉漆之後,又一個重量級外媒《經濟學人》指台灣防疫不及格。《經濟學人》針對疫情彙整的「正常指數」,台灣在全球50個國家/地區裡,距離恢復正常生活的評分,排名倒數第二,甚至落後印度,只贏馬來西亞。另外,日本《日經亞洲》7日也發布最新「新冠疫情復甦指數」,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地區評比,台灣排名第83名,也是在後段班,反倒是中國,復甦指數排名全球第一。
美國媒體近日公布6月各國「新冠韌性排名」,台灣排名雪崩式暴跌到44名,淪為倒數第10名。對此,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認為原因「很震撼」,恐與「數位疫苗護照」上路,歐盟 27國 7月1日直接刷手機通關有關。難怪台灣在53個主要經濟體中由第2 名一路掉到44名。
美國有線衛星公共事務廣播電視網今天公布最新的美國總統排行榜。解放黑奴並遭到暗殺的林肯再度居於首位,其次為華盛頓與小羅斯福,甫卸任的川普在44位中排名第41。
【愛傳媒黃子哲專欄】根據《彭博社》針對全球53個國家防疫的最新排名,台灣暴跌至44名,淪為倒數第10名。但民進黨立院黨團對此的回應,竟然是要「全民」繼續努力,最後一哩路有賴「全民」和「地方政府」配合防疫。
美國媒體公布6月各國「新冠韌性排名」,台灣雪崩式暴跌到44名,淪為倒數第10名。媒體人「逆風的烏鴉」今(30日)在臉書指出,這個調查是從去年11月開始,把第一次的排名和這次比較,從各國排名變化,可以看出來,其實台灣的情況比排名44名還嚴峻,「這個排名等於也戳破了最近民進黨一直在說其他國家疫苗問題也很嚴重的說詞」,還有這次調查凸顯的另一個問題,是歐美各國都已經在思考疫後解封問題,但亞洲不少國家甚至包括日本,都還陷在確診數字高低起伏無法自拔。
台灣本土疫情爆發,且在《彭博社》「全球防疫韌性」排名中,跌至第44名,是全球參與評比國家的末段,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今(29日)卻表示「排名不是最在意」,而是在意疫情的控制。對此,宅神忍不住狂酸,「你不在乎,之前宣傳的跟什麼一樣」,並痛批民進黨真的是很會甩鍋。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肆虐, 具有指標性的商業媒體《彭博社》(Bloomberg News),針對53個規模超過2000億美元以上經濟體的國家做出防疫成效排名,而台灣在本土疫情爆發後,由全球前5名資優生退至15名,這次最新排名更是雪崩式暴跌至44名,成了倒數第10名。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接受⟪中時新聞網⟫專訪時點出,台灣防疫最大的痛點來自政府。
台灣疫情仍然嚴峻,外媒也「揭露事實」。最新國際防疫排名顯示,台灣居倒數第10,在53國中排第44名,終結防疫模範生形象。對此,立委高虹安認為,台灣在「重新開放」的四大指標中全拿了滿江紅的分數,為排名暴跌重要因素。
美媒《彭博》(Bloomberg)自去年11月開始統計抗疫韌性排名,並定期更新。台灣在去年的排名曾高居2、3名,不過在本月最新排名中,卻下滑至第7名,外媒報導,主要原因在於疫苗取得數量、人均接種疫苗率遠低於其他國家,影響評分。
美國評鑑雜誌《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不再推薦民眾購買Model S,同時批評Model Y可靠度堪憂,連帶導致特斯拉在汽車品牌排名調查跌至倒數第二,較去年下降兩個名次。
國人經常自詡台灣是個充滿愛心的地方。的確,台灣的慈善機構與公益團體為數甚多;在這類團體、社會服務機構,以及醫療院所從事義務服務的志工所在多有;經常參與公益活動或慈善捐款的公司與個人更是不計其數。在台灣這個社會,平民百姓中不乏不求名利、持續傾囊為弱勢者奉獻服務的慈善家。國人的愛心不僅展現於國內,德澤並廣及海外。2004年南亞大海嘯、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與海嘯,都湧現了國人的大量捐款,以及志工與物力的投入,贏得各受災國的感激與肯定。
法盛投資管理(Natixis Investment Managers)今天發布的全球退休指數顯示,亞太區在退休後財務狀況方面持續表現強勁。紐西蘭和澳洲是亞太區內排名最高的國家,分別排名第5和第9位。新加坡排名第28位,為自2015年以來連續第五年位列前30名。日本、南韓、中國大陸及印度分別排名第23、第24、第39及第44位。台灣和香港則都未列入調查的樣本。
日媒報導,日本廣告公司電通與英國牛津大學研究機構聯合實施的有關數位經濟與社會情況的調查顯示,就數位經濟能否滿足人們需求而言,大陸拿下第一,日本則在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