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排放標準的搜尋結果,共308

  • 日本宣布:10/5排放第二波福島核處理水

    日本宣布:10/5排放第二波福島核處理水

    《福島中央電視台》今(28)日報導,東京電力公司宣布,日本政府與東電已決定,將於10月5日起第二度排放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

  • 日本第一批核汙水排放完畢 原能會公布取樣分析

    日本第一批核汙水排放完畢 原能會公布取樣分析

    日本福島第一批核汙水排放入海作業已由8月24日至今(11)日辦理完畢,共計排放7788立方公尺的多核種去除設備(ALPS)處理水,排放之氚總量約1.1兆貝克。原能會表示,透過跨部會合作共計執行海水氚及海水銫取樣分析14件,沿近海漁產氚及漁產銫檢測76件,均無輻射異常狀況。

  • 大陸掀抵制日貨潮 日妝進口遽降3成

    大陸掀抵制日貨潮 日妝進口遽降3成

     日本福島排放核汙水入海,雖然東京電力公司公布化驗結果,顯示海水中的氚濃度大幅低於標準值,但這無法打消大陸民眾抵制日系產品的風潮。一份「日本輻射品牌避雷清單」在網上瘋傳,逼得許多品牌發聲明澄清,沒有使用日製原料,許多日本美妝產品對陸出口大幅下滑,多個品牌遭退貨。而路透分析,中國全面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政治意義大於經濟。

  • 日本首波核處理水入海 預計17天排放7800噸

    日本首波核處理水入海 預計17天排放7800噸

    日本政府已決定最快8月24日開始排放「核處理水」,營運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已公布排放計畫,首波預計用17天將總量約7800噸「核處理水」排放入海。

  • 能裝16616個標準貨櫃 華南建造最大貨櫃輪命名交付

    能裝16616個標準貨櫃 華南建造最大貨櫃輪命名交付

    據央視新聞報導,7月24日,MSC6000TEU貨櫃輪1號船在廣州南沙命名交付。該船船長366公尺,型寬51公尺,型深30.2公尺,設計吃水14.5公尺,最多可運載16616個標準貨櫃,是目前大陸華南地區建造的最大噸位的貨櫃船,被命名為「諾亞·阿莉拉」號。為了確保船體的強度,該船建造過程中先後攻克了止裂鋼切割與焊接、止裂鋼機器人自動焊接等技術難題。

  • 福島核汙水獲准排海 陸祭100%查驗日水產

    福島核汙水獲准排海 陸祭100%查驗日水產

     日本核能監管機構昨日批准,允許東京電力公司將可開始排放超過100萬噸核汙染水,計畫排放的水量,相當於500座奧運規模的泳池水量。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近日發布具體的排放日期。中國隨即開出第一槍反制措施,除原本禁止福島10縣食品進口,還進一步要求對日本其他地區包括水產品在內等食品,實施100%查驗。

  • 日經:福島核處理水 日本擬最快8月起排放入海

    日經:福島核處理水 日本擬最快8月起排放入海

    日經新聞(Nikkei)報導,在取得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批准之後,日本政府將尋求最快於8月開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

  • 日本氚廢水排放爭議不斷 專家曝去除「這些元素」可放流入海

    日本氚廢水排放爭議不斷 專家曝去除「這些元素」可放流入海

    日本福島核災事故距今超過10年,日本福島含氚廢水的排放設備預計於6月底正式完工。國外專家表示,只要能保證放射性元素鍶-90、銫-137、碘-129、鈷-60等已被去除,氚廢水排放入海是沒有問題的;國內學者認為,氚廢水排放後4年才會到台灣附近海域,過於樂觀。

  • 堤維西今年營收上攻200億

    堤維西今年營收上攻200億

     國內車燈廠堤維西14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吳國禎表示,今年北美AM(售後維修)市場持續回溫,OEM部分隨大陸推出新的刺激購車優惠政策,加上當地國六b階段標準7月執行,下半年表現將可優於上半年,有信心今年營收繼續兩位數成長。法人看好堤維西全年營收將衝破200億元,改寫歷史新高。

  • 福島核廢水估4年後抵台 學者籲排放前後同點檢測

    福島核廢水估4年後抵台 學者籲排放前後同點檢測

     日本福島核災事故距今逾10年,原能會推算福島核電廠今年排放的含氚廢水4年後抵台,並「無輻安疑慮」。不過學者建議原能會,應在日本排放前擴大取樣地點並建立檢測資料庫,排放後再於相同取樣點取樣檢測;同時原能會也應主動要求日本提供樣品回台檢測,而非日本說什麼我們就接受。

  • 《國際產業》Euro 7排放標準超嚴格 每輛車增加成本嚇死人

    歐洲汽車業團體在周二引用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研議中的歐盟七期排放標準(Euro 7)將導致汽車製造業的直接成本增加,最多將高於歐盟預測的10倍。

  • 不達標禁產禁售 陸最嚴「國六b」汽車排放標準來了

    不達標禁產禁售 陸最嚴「國六b」汽車排放標準來了

    大陸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五部門9日聯合發佈的《關於實施汽車國六排放標準有關事宜的公告》顯示,確認從7月1日起,全大陸範圍內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不符標準的汽車禁止生產、進口、銷售。在國六b標準實施的同時,近百萬輛非RDE(實際行駛污染物排放測試)車型也獲得半年緩衝期,也讓懸在車企與經銷商心中大石落地。

  • 半導體空污排放標準增彈性 台積電等新建廠受惠

    由於半導體排放標準多年未修正,近期台積電、力積電、聯電等業者正在擴廠,環保署4日修正發布「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預計兩年後正式上路,讓半導體業者在新建廠房、擴充產能時,可以打開排放天花板上限,並且減少日常檢測費用,業者表示支持。

  • 環保署修正發布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 2年後上路

    環保署4日修正發布「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新建廠房或新設製程需要採用污染排放較低或防制效能較佳設備,並且放寬排放標準,從總量管制的天花板,變成單一管道標準,並且給予檢測彈性紅利,希望促使產業在新增設備時同時兼顧環境。預計台積電等所有新設半導體廠都需符合規定,並給予2年緩衝期,最終在114年5月正式實施。

  • 康美斯綠能 研發ECH-A燃油節能設備 助企業降空污

    康美斯綠能 研發ECH-A燃油節能設備 助企業降空污

     環保署2018年公告「鍋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針對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排放濃度標準,採取不分鍋爐規模、不分燃料別及區域別的新排放標準,已於2020年7月正式實施,業界最後改善期限需於2022年7月1日全面完成。

  • 減碳虛晃一招 中研院專家:小心被經濟制裁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寶貫與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應用總體計量經濟模型評估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發現透過合適的政策工具組合與治理制度,台灣是有能力採用更積極的淨零路徑與策略,在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同時,提高綠色經濟的競爭力。

  • 沒達環保標準200萬輛庫存未消化 大陸車企籲給過渡期

    沒達環保標準200萬輛庫存未消化 大陸車企籲給過渡期

    澎湃新聞3月31日報導,大陸即將實施最新環保「國六B排放標準」,還有200萬輛庫存未消化,有汽車企業呼籲,給不符合標準的車型一定時間的過渡期。

  • 歐盟廢氣排放提案過於嚴格 Skoda恐裁員3千人

    捷克汽車製造商Skoda周日(19日)警告,若歐盟的「Euro 7」廢氣排放標準提案依照目前形式實施的話,他們恐怕得裁員3,000人並停產部分車型。

  • 進出車輛排放標準查核難落實 南科屏東園區仍通過環評

    進出車輛排放標準查核難落實 南科屏東園區仍通過環評

    環保署今(16)日召開「南部科學園區屏東園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議」,開發單位雖承諾研擬減輕排放對環境的污染等,但對環評決議要求營運期間之運輸車輛排放標準難以落實,該案經決議仍通過環評。

  •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 痛批政府與歐盟 專搞去工業化政策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 痛批政府與歐盟 專搞去工業化政策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穆勒(Hildegard Müller)批評歐盟通過政治手段使汽車生產成本變得更加高昂,她認為這破壞了歐盟集團所宣稱的工業政策目標,不切實際的排放目標將會導致汽車廠得轉移電動車的開發預算到新的合規引擎上,最後讓汽油車失去能源轉型的過渡角色,汽油車、電動車兩頭空。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