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插卡的搜尋結果,共78筆
醫療迅速發展下,不少商業保險的保單已不合時宜,甚至有癌症病患為了得到商保給付,即便沒有住院需要,也請醫院安排短期住院。健保署、金管會預計10月初討論商報補健保政策,未來擬讓健保、商保資訊互通,只要插健保卡,就能得知民眾有什麼保單,交換條件是商保保費必須調降,讓民眾負擔得起,預計先找1、2家合作,再看看是否可行。
長榮航(2618)表示,今天起開放旅客於機上購買免稅品時,能以晶片信用卡的插卡和感應式交易,以及Apple Pay、Google Pay和Samsung Pay等行動支付服務進行付款,是台灣首家推出機上行動支付服務的航空公司;此外,9月25日將上線新版EVA SKY SHOP免稅預購網,優化網站視覺並推出系列促銷活動。
近日傳出淘寶上販售假的台灣健保卡,引起很多人討論。一名網友分享,最近透過觀察身邊人的健保卡,意外發現不同時期的健保卡晶片似乎有些不同,他整理出了6種不同長相的晶片,表示有2種屬於「骨灰級」的卡片,看病掛號的讀取時間較長,引起網友討論,不少人驚呼,奇怪的冷知識又增加了。
暑假除了外出遊玩,不少學生也愛宅家吹冷氣打game。據外部統計,近6成青少年暑假最愛的休閒活動就是追劇與玩遊戲,餐飲業者嗅到這波商機,決定與手遊合作,讓學生在虛擬世界玩得盡興,現實世界也能享用美味拿虛寶。
繳稅鐵定不是件令人高興的事,這個周末是綜合所得稅繳納截止前的最後時點,有較空餘時間能仔細檢查各項繳稅資料。民眾上到財政部官網,會發現針對個人的數位驗證身份多元管道,層層驗證擴及身份證、手機、健保卡等的跨手機和網頁交叉驗證,大幅跨出昔日的自然人憑證插卡單一驗證作法。
今(10)日起全民普發6000元開放民眾至15家金融機構領取,若是本人領取,需攜帶本人的提款卡、及身分證字號/居留證統一證號及健保卡號;而未滿13歲孩童,可由父母或監護人其中一人代領,代領者要準備自己的提款卡及身分證字號、孩童的健保卡號。
普發6000元從明(10)日起至10月31日開放ATM領現,攜帶任一家提款卡到指定ATM機台操作就能領取,且跨行免收手續費,財政部特別提醒民眾以下注意事項:
從擔任市議員到立法委員,費鴻泰選民服務不曾中斷,且服務多樣化,令選民很有感。有位年輕朋友提出創意說法:「費Sir服務,從慈祐宮到外太空,甚至達到元宇宙。」
新北無人謄本櫃檯再升級!全國首創將行動自然人憑證(TW FidO)身分驗證方式結合無人櫃檯,運用現代人隨身攜帶手機的特性,結合憑證與行動裝置,將自然人憑證行動化,只要預先下載「行動自然人憑證APP」,至無人謄本櫃檯開啟後,掃描QRcode並按壓指紋或刷臉,就可以完成身分認證程序,免插卡免密碼,便利又安全。
67歲沈姓男子日前到文山區某信用合作社,在ATM領錢時,因存款不到100元無法領出,沈竟當場發飆,怒罵「為什麼不能領?」事後2度前往ATM,以三秒膠封住插卡口,事後拒不到案遭到通緝,文山一警方循線追查,日前逮捕沈將他解送歸案。
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迄今已有1212人重複感染新冠肺炎,顯示仍有再次感染風險,但對疫情以來,各大醫療院所祭出門禁管制,民眾進入醫院須插健保卡,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已發文授權各醫院斟酌辦理,可改以詢問TOCC取代「入院插健保卡」。台大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明(8)日起將調整現行門禁措施。
快篩實名制首日上路,台北市許多藥局貼上限量78份、依號碼牌順序領取的告示,有民眾買完菜就衝藥局排隊,哀嘆口罩實聯制惡夢再起,也有藥師抱怨,雖然提早測試健保卡系統,但第一位民眾插卡購買後就當機,時間近30分鐘,只好和顧客大眼瞪小眼,台北市議員李明賢也批評,自己苦苦跑了3家才領到號碼牌,真是搞死人。
統一超(2912)創新整合旗下關係企業7-ELEVEN、愛金卡,共同推動O2O繳稅服務平台,自5月1日起線下可就近到6400家7-ELEVEN的ibon便利生活站,線上則透過OPEN POINT生態圈的電子支付工具icash Pay,提供民眾數位化的方式完成「綜合所得稅」繳納。
內政部日前推出「行動自然人憑證APP」,國民黨立委鄭麗文指出,App宣稱申辦政府服務免插卡、免帳密,但首次認證仍須拿實體卡完成電腦認證,根本不是真正無卡化,民眾抱怨APP難用又不普及。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會針對問題做相關改進,未來電信、金融業介接完成,使用範圍會擴大。
一名男網友使用提款機取錢卻發生慘案,他在插卡之前發現,提款機上面貼著「不要插壞了」的字條,起初他以為是有人惡搞,畢竟要怎麼插才能把提款機用壞呢?結果他將卡片插進去後,機台毫無反應、卡片也抽不出來,他才發現,原來那五個字中間有個超級小的逗點,讓他忍不住氣得牙癢癢地說「逗那麼一小點誰看的到啦!」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笑說,超恐怖的詛咒來了,看到馬上實現,真的慘。
自然人憑證應用再升級,內政部今日新推出「行動自然人憑證APP」,民眾只須在手機或平板等行動裝置下載APP,並完成註冊後,未來即可以指紋或臉部等生物辨識方式,進行身分識別或網路簽名,申辦報稅等政府服務,免插卡、免帳號密碼,使用相當方便。
東元綜合醫院12月20日舉辦創院26周年院慶活動,並藉此宣布與工研院、瑞得康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以及舉辦「醫服智能櫃」啟用記者會,為全國首家導入「醫服智能櫃」24H線上申請病歷、虛擬健保卡自動取件的醫療院所。
工研院和瑞得康公司共同研發的「醫服智能櫃」,獲得今年國家新創獎,全國率先導入竹北市東元綜合醫院,縣長楊文科20日見證雙方簽定合作備忘錄正式啟用,東元並引進工研院研發的「醫起付LINE@」24H線上保險理賠試算服務,加速邁向智慧化醫院。
疫情的影響改變了民眾的購物習慣,為了減少不必要社交接觸,許多人開始嘗試使用網路購物及行動支付等方式取得日常生活所需,並逐漸習慣由實體通路消費轉為在數位通路的消費,惟網路數位交易由於使用者身份確認不易,相對地如何維護網路交易的安全性成為重要探討議題。
健保署今年擴大試辦「虛擬健保卡」,民眾免持實體卡就能就醫,不過由於目前仍有藥局未加入試辦,民眾無法以虛擬卡領藥,得靠衛生所跨鄉鎮幫領,參與試辦醫護人士呼籲,未來應讓「虛擬健保卡」普及化,讓藥局設備也建置到位,甚至考慮結合電子支付,讓掛號、付費零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