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換股債券的搜尋結果,共94

  • 外媒:恒大重組方案 據報獲債權人支持

    外媒:恒大重組方案 據報獲債權人支持

    香港《信報》引述外電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就在周一關鍵的清算呈請聆訊前,中國恒大與主要境外債權人就重組方案達成了協議。

  • 推動企業公開發行須謹慎面對風險評估

     公開發行公司是指,當公司將其財務、經營情況及內部控制執行等資訊透過指定方式(例如:公開說明書),向公眾公開,並向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申報生效後,即可成為公開發行公司。而公開發行公司是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的必經之路,雖可藉由資本市場具備的各種優勢,來增加公司競爭力,但相對也有一定風險。

  • 操盤心法-拉回風險升高 謹慎因應

     市場分析: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於國會作證發言表示儘管最近幾個月通膨一直在放緩,但將通膨降至2%的過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能會很坎坷。

  • 抓到了!美矽谷銀行倒閉前 CEO賣股逃命套現上億

    抓到了!美矽谷銀行倒閉前 CEO賣股逃命套現上億

    美國矽谷銀行(SVB)倒閉,執行長貝克爾(Greg Becker)被抓包提前抽腿。美媒報導,貝克爾在矽谷銀行倒閉前兩周,拋售360萬美元(約台幣1.11億元)公司股票。

  • 美銀行又爆雷 全球金融股全倒

    美銀行又爆雷 全球金融股全倒

     繼Silvergate銀行受加密幣波及宣告倒閉後,美國又一家銀行爆雷!專為科技、新創產業提供金融服務與融資的矽谷銀行母公司(SVB)表示,將計畫售股增資,以填補因拋售債券導致的18億美元缺口,美國金融股兵敗山倒,不僅拖累美股大盤重挫,連帶也引發歐亞金融股紛紛中箭落馬。

  • 危機在矽谷爆開?新創愛用銀行SVB出事了!股價一天慘崩60%

    危機在矽谷爆開?新創愛用銀行SVB出事了!股價一天慘崩60%

    主要為美國科技、新創產業提供金融與融資服務的矽谷銀行集團(SVB Financial)爆出現金流通性危機,拋售債券籌錢引發虧損,不得不辦理現增募資。由於過去矽谷銀行表現良好,此事掀起市場恐慌,股價重挫超過6成,更有專家擔心會掀起骨牌效應,其他銀行是否也會受到衝擊。

  • 廈門國企、阿里爭持股 美凱龍股價奔漲停

     廈門國企建發股份13日宣布擬入主大陸最大家居連鎖賣場美凱龍,同日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也傳出準備透過換股方式入股美凱龍。受此消息激勵,美凱龍A股股價16日復牌漲停,收報人民幣(下同)5.15元,而美凱龍H股股價16日飆漲29.5%至港幣4.38元。

  • 六大壽險Q3實現股債損60億

     債券無利可圖、股票換股操作,加上要調度現金,六大壽險第三季多忍痛實現股債虧損,合計約實現60億元損失,算是近年罕見,與去年第三季實現股債利得916億元相比,一來一往 差近千億元。

  • 六大壽險 10月稅後虧42億

     台股回檔、債券跌價加上防疫險,六大壽險合計10月稅後虧損42.06億元,是2019年12月之後單月新低,主要是台灣人壽因子公司中信產防疫險單月稅後虧逾44億元,南山人壽及富邦人壽都因調整投資組合,實現資本虧損,10月南山稅後虧19.27億元、富壽虧13億元。

  • 罪刑法定不容有灰色空間 !律師批:TDR怎會是證券交易法有價證券?

    罪刑法定不容有灰色空間 !律師批:TDR怎會是證券交易法有價證券?

    近日臺灣存託憑證(TDR)的爭議鬧得沸沸揚揚,法界權威學者、法律專家、人權團體都難以接受主管機關侵害人權的解釋,一個個跳出來捍衛真理,抨擊官署謬誤,觀察目前學理通說均一面倒地指出: TDR不是有價證券,若主管機關與法院硬是指鹿為馬,以行政命令將TDR認定為證交法的有價證券,就是沒有法律依據,枉法以刑加諸百姓,明顯違反罪刑法定原則!

  • 聯想購回及註銷4.55億美元可換股債 股價跌逾4%

    大陸電腦龍頭聯想集團29日宣布,現有可換股債券總本金額中有4.55億美元獲現有可換股債券持有人承諾出售,公司同意按購回價格約5.47億美元購回。完成後,總本金額4.55億美元的現有可換股債券將會註銷,餘下尚未償還的現有可換股債券的本金額為2.195億美元。

  • 若不符信評要求,不得新增部位 非債基金投資近2千億TLAC債

     非債券型基金投資近2,000億元「具損失吸收能力」債券,金管會新規定,股票型基金投資此類債券的信評必須BBB-級以上,平衡型、多重資產型基金等則是BB級以上,若不符合信評要求,只能繼續持有到期,不得再新增部位。

  • 非債基金投資近2千億TLAC債 若不合金管會新規不得再加碼

    非債券型基金投資近2,000億元「具損失吸收能力」債券,金管會新規定,股票型基金投資此類債券的信評必須BBB-級以上,平衡型、多重資產型基金等則是BB級以上,若不符合信評要求,只能繼續持有到期,不得再新增部位。

  • 壽險業戰升息 祭股匯債三招

    壽險業戰升息 祭股匯債三招

     美國聯準會7月底開會在即,壽險業已祭出下半場「厚積薄發」三策略,一是趁美元走強、新台幣趨貶時,控制避險成本,甚至有大幅匯兌利益,外匯準備金6月及7月估計將持續創新高;二是趁美國升息、債券殖利率大反彈時,加速補充國外高利率債券,拉高經常性收益率,一年增加利息收入可近百億元;三是調整資產部位,布局績優潛力股,要為2023年獲利作準備。

  • 金管會救市 放寬融資擔保品範圍

    金管會救市 放寬融資擔保品範圍

     金管會出招穩台股!金管會14日在18套劇本中再拿出兩招,一是提醒上市櫃公司可視自身資金調度及財務狀況,適時實施庫藏股;二是放寬信用交易擔保品範圍,15日開始經授信機構同意,投資人可以具市場流動性且有客觀合理估值的其他擔保品,補繳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差額,即可用上市櫃股票、債券與基金來補差額,不必賣股換現金。

  • 升息及股市跌 可轉債斷崖式失寵

     疫情期間大放異彩、利用低利環境爆炸性成長的可轉債(convertible bond),如今因央行抗通膨大舉升息失去光環,而可換股的賣點,也受到高成長科技股股價大幅拉回的打擊,可轉債甜頭不再,投資人嘗到虧損苦果。

  • 升息及科技股回檔作祟 可轉債風光不再

    疫情期間大放異彩、利用低利環境爆炸性成長的可轉債(convertible bond),如今因央行抗通膨大舉升息失去光環,而可換股的賣點,也受到高成長科技股股價大幅拉回的打擊,可轉債甜頭不再,投資人嘗到虧損苦果。

  • 投信基金大禮來了 三大投資鬆綁

    投信基金的年度大禮來了。金管會23日表示,「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管理辦法」已預告完成,年底前將公布生效,將有三大放寬,一是單一基金投資上市櫃公司承銷股票由1%提高到3%;同一投信的全部基金參與同一次承銷股票由3%拉高10%,有助上市櫃公司籌資。

  • 複合債基金 攻守兼備

    複合債基金 攻守兼備

     新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恐衝擊經濟,通膨持續升溫,種種負面因素導致全球股債市轉趨震盪整理,投資人該如何因應?野村投信表示,面對全球央行加快緊縮貨幣政策的投資環境,建議以複合型債券基金做為投資組合之核心部位,藉由各類債券之分散配置降低風險,更能靠著專業投資團隊在變動局勢下掌握投資機會,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目標。

  • 瀕臨違約 佳兆業求解套

     身陷債務風暴的大陸房地產商佳兆業集團,瀕臨違約邊緣。該公司一筆4億美元債券將在12月7日到期,原擬向債權人商議將還款期推遲18個月,但市場認為成功可能性極低。目前傳出佳兆業將和境外債權人會面,商談還款方式,包括出售旗下附屬公司的可換股債券等。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