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攝影個展的搜尋結果,共108

  • 林彥瑋超寫實繪畫 瞬間凝視包裹時間感

    林彥瑋超寫實繪畫 瞬間凝視包裹時間感

    超寫實繪畫和攝影之間有何不同又藏有哪些可能性?向來以超寫實手法摹寫相機或手機拍攝影像,林彥瑋透過繪畫營造超現實的曖昧感,不論何種材質,在其筆下試圖將觀看時刻透過攝影凝結時間,再透過繪畫展延時間感,呈現臨界的張力。

  • 簡秀枝》台灣重視影像藝術家再跨前一大步

    簡秀枝》台灣重視影像藝術家再跨前一大步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台灣對影像藝術家的重視,越來越有譜,文化部長史哲3月10日在立法院質詢的夾縫中,火速前出席台北小白宮舉行的「台灣攝影家」叢書新書發表會,向黃永松(1943-)、侯淑姿(1962-)與莊明景(1942-)表達祝賀心意,頒贈新書、感謝狀,同時上台作了30秒的致詞,盛情感人。

  • 林予晞攝影個展「36」藏未成年嫩照 揭「無比傷心」巨痛

    林予晞攝影個展「36」藏未成年嫩照 揭「無比傷心」巨痛

    知性系女星林予晞新劇《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沙之書》預告掀起網路熱議,也正式宣告加盟新東家「青春期影視娛樂」,成為姚淳耀、范少勳的同門師妹。18日她的最新個人攝影展「36」在台中舉行開幕式,她到場親自帶領解說,並公開兩張最新創作「邊界」,在藝術創作中不僅公開自己環遊世界的足跡,也暗藏與家人間最深刻感情的交流。

  • 日攝影師凝視缺陷 看見生命美好

    日攝影師凝視缺陷 看見生命美好

     長期透過拍攝遺物與人體部位,探討生命的死亡與消逝,以及人們最不願面對的傷痛與衰老。日本攝影家石內都首次在台舉辦個展,其經典系列均從傷疤中看見生命的美好。

  • 重返澎湖家鄉  許進源個展「宅內」訴真情

    重返澎湖家鄉 許進源個展「宅內」訴真情

    澎湖群島特色風景「菜宅」又稱「宅內」,以咾咕石等石頭搭建成防風牆,保護菜園免受冬季東北季風侵襲。來自澎湖的藝術家許進源以「宅內」命名個展,審視個人生命史。

  • 雙語並重的詩人─序路寒袖詩集《風,帶走了他的行李》

    雙語並重的詩人─序路寒袖詩集《風,帶走了他的行李》

     一、 路寒袖,無疑是台灣詩壇極少數、多方位跨界、多項文化領域表現傑出的詩人。

  • 童醫院放射師辦攝影展 撫慰病患心靈

    童醫院放射師辦攝影展 撫慰病患心靈

    台中市梧棲童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技術主任賴鵬安,8年前接觸攝影後就愛上鏡頭下所構築而成的景色,常常為捕捉畫面而苦候3-4小時。賴鵬安希望藉由美麗風景撫慰到院民眾身心靈,即日起至6月12日進行《台灣真的好漂亮》攝影個展,歡迎大家至醫院地下一樓轉角藝術空間欣賞。

  • 攝影的雷驤 文學的雷驤

    攝影的雷驤 文學的雷驤

     雷驤身兼作家,畫家及攝影家的多重身分,兩本出版品《風景—昨日的.今日的》與《台灣攝影家:雷驤》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他一路行來的人生風景與雷門視野。

  • 書摘精選》夜未央:《臺北之胃》及其眾生相

    書摘精選》夜未央:《臺北之胃》及其眾生相

    余白的鏡頭彷彿一張漁網,潛入芸芸眾生的大海撈捕地底幽微發光的人形。來臺定居近二十年的他,大量捕獲了大臺北地區的日常景緻,例如我們時常路經但未必願意久留的地方:深夜的寂寥巷弄、宵夜時分的小吃攤、凌亂老舊的商店、傳統市場內的豬肉攤、鮮少造訪的蔬果、漁禽批發市場⋯⋯。而這些都是余白在人們紛紛熄燈就寢、夜深人靜時,毅然背起相機前往的尋幽探微之處,他說:「我把夜扛在肩上,城市讓步了。」

  • 游本寬《口罩風景》 看見疫後生態

    游本寬《口罩風景》 看見疫後生態

     「《口罩風景》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口罩!」攝影藝術家游本寬近兩年面對大疫時代,陸續以自己的所思所感,推出具實驗性的攝影集《口罩風景》和《招.術》,看似是反應疫情下的生活,卻並非紀錄所見,而是指涉內在思維。

  • 攝影展療心 梳理歷史記錄光影

    攝影展療心 梳理歷史記錄光影

     疫情漸緩,不少展覽、活動也漸漸復甦,提供消費者出門遊玩的方案,例如台中的自行車文化探索館現正舉辦「RIDE ON臺灣自行車50週年錄像展」,回顧臺灣自行車產業與騎乘環境波瀾變遷;而攝影師吳俊樺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舉行「影喻」攝影展,透過創作帶給公眾舒緩的管道。

  • 攝影藝術療心 梳理歷史也記錄光影

    攝影藝術療心 梳理歷史也記錄光影

    疫情漸緩,不少展覽、活動也漸漸復甦,提供消費者出門遊玩的方案,例如台中的自行車文化探索館現正舉辦「RIDE ON臺灣自行車50週年錄像展」,回顧臺灣自行車產業與騎乘環境波瀾變遷,也串連線上公益募資, 將友善騎行文化普及至偏鄉學童與民眾健康樂活日常;而攝影師吳俊樺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舉行「影喻」攝影展,透過創作帶給公眾舒緩的管道。

  • 追逐光影的詩意攝影 吳俊樺「影喻」攝影展開展

    追逐光影的詩意攝影 吳俊樺「影喻」攝影展開展

    疫情之下影響人們生活甚鉅,藝術家們透過創作帶給公眾舒緩的管道,被譽為詩人攝影師的吳俊樺,他的影像總有種詩意、氣氛濃厚。中文系畢業,從事居家佈置工作的吳俊樺,在畫面的佈局格外的獨特,經常透過畫面領著大家走入細節的質感,他表示,唯有透過看見物件的本質,才經得起時間考驗。

  • 郭英聲50年私風景

    郭英聲50年私風景

     「要記著那些在我生命風景中邂逅過的女孩子們……」全書僅一行文字,純影像的攝影集《私風景》,一如郭英聲創作50年來的風格,「不解釋,不喜歡參加活動!」而那些值得被記錄下來的,彷彿都在自己的記憶中上演著私電影。

  • 鏡頭裡的靜與美--胡毓豪用心煉出攝影構圖美學

    鏡頭裡的靜與美--胡毓豪用心煉出攝影構圖美學

     受到疫情肆虐,胡毓豪攝影個展《生之道》延到11月20日止。除了展覽,他也出版了新書《鏡頭的力量:眼淨、心靜煉出攝影構圖美學》(時報出版),陳述如何用心觀看,進而啟發生活中的哲理。

  • 攝影家李旭彬、陳伯義舉辦雙個展 引領觀眾重新觀看台灣風景

    攝影家李旭彬、陳伯義舉辦雙個展 引領觀眾重新觀看台灣風景

    來自台南的攝影家李旭彬、陳伯義正在台北「非畫廊」舉辦《#景》雙個展,李旭彬踏尋一生登上玉山三千多次的嘉義前輩攝影家方慶綿足跡和視角,提出《一路上的風景–復返》系列作品,陳伯義展出4、50年前為保護曾文水庫,在曾文溪流域興建5座攔沙壩,歷經時光及河川沖蝕,人造物成為失去功能的人為新地景《地質紀念碑》系列,兩位攝影家引領觀眾重新觀看台灣風景。

  • 台大生醫醫院文藝走廊開幕 陳永順攝影個展張張精彩

    台大生醫醫院文藝走廊開幕 陳永順攝影個展張張精彩

    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規畫「文藝走廊」,9日正式開幕,邀請成為攝影家的台大藥學系校友陳永順做「邊遠生活-陳永順攝影個展」,41幅攝影作品有人文和自然生態,張張精彩,他並說明創作的心路歷程。

  • 鄒森均 成立森之藝廊推廣美術

    鄒森均 成立森之藝廊推廣美術

     鄒森均對攝影相當熱中,稍有閒暇就會拎著相機出門取景。自學油畫,作品不僅入選地方美展,還入選中國美展,也有在法國羅浮宮展出,因他執行力強,又將藝廊免費提供縣民展覽,連續3屆被推舉為宜蘭縣美術學會總幹事,積極推廣美術。

  • 徐明正慈善義賣攝影展《色即是空》8日開幕

    徐明正慈善義賣攝影展《色即是空》8日開幕

    徐明正慈善義賣攝影展《色即是空》8日於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主展覽室揭開序幕,展期至31日止,本次作品在美術大師梁奕焚指導下,著重以另類以光繪影與似畫非畫的手法呈現,有別以往的創作形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