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收益法的搜尋結果,共89筆
2004年,20家國際金融機構應當時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邀請,聯名背書提出一份59頁,標題為《Who Cares Wins:Connecting Financial Markets to a Changing World》的專題報告。該報告對金融業如何有效引導環境保護E、社會公義S及公司治理G等整合問題,提出了25項具體的建議。這份報告可說是ESG的起源。從報告的標題,我們可體會到這些金融機構的信念:透過金融市場之資金匯集與資金分配的功能,引導改善全球所面臨的ESG困境。
對於2023年投資布局,法人看好固定收益投資機會,因為沒有股票波動卻有高股息的收益率。
對於2023年投資布局,法人看好固定收益投資機會,尤其投資等級債,因為沒有股票波動、卻享有高股息的收益率。
實質零售銷售數據是顯示美國通膨變化的指標之一,由於美國10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和核心PCE都下滑,法人表示,顯示通膨有逐漸降溫跡象,這對固定收益資產是利多消息!
攸關台鐵公司化的《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昨天三讀,確立台鐵公司由政府獨資經營,現有1484億元債務由交通部成立基金承接;董事會設安全管理委員會;現職人員不裁員、不減薪。同步修訂的《鐵路法》,也讓台鐵公司土地活化不受《國有財產法》限制。公司化母法完成後,待16項子法完備,台鐵公司預計2024年上路。
李鈺涵最相信的一句話就是「力量來自渴望,成功來自堅持。」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人,從台股市場到全球市場,李鈺涵必須面對市場的瞬息萬變,深怕自己的學習無法跟上市場的變化,以及辜負基金受益人的期待,這股「渴望」是不斷充實自己的動力來源,例如今年REITs被視為抗通膨資產,通膨的變化必須比市場更先掌握,能源價格上漲、供應鏈短缺問題、工資上漲等諸多因素都牽動通膨持續多久,這些都得靠著過去在研究路上累積的點滴才能掌握先機。
拚轉型,台鐵觀光票價、資產開發鬆綁有望!立法院交委會23日初審通過《鐵路法》修正案,讓具有觀光性質鐵路票價可與原先台鐵票價脫鉤,其中平溪、集集、內灣支線有望率先票價鬆綁。另台鐵土地開發可採地上權方式更多元,擺脫國有財產法限制。
俄烏開戰後,法人表示,對美國高收益債發行公司基本面的負面影響相當有限,主要因為美高收發行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美國國內(約8成)。受俄烏衝突影響較明顯的產業主要在於能源業,但商品原物料價格走高,對部分能源次產業的短期現金流有利。
《財訊》報導指出,台鐵問題盤根錯節,外界總是期待交通部能端出大刀闊斧的改革計畫;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台鐵雖然擁有9100億元資產,負債卻也高達4500億元,因屬國家所有,不得任意開發,資產處分收益也要經相關機關同意。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加速縮減購債及升息之後,讓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升息尤其對債券市場影響最直接,投資專家指出,美元高收益債券仍有利多,在價格下跌時,逢低接將有利可圖。
ETF投資蔚為風潮,有不少投資人在2021年透過ETF獲得滿意的現金流,2022年想透過ETF投資追求穩健報酬,TAROBO大拇哥投顧核心專家團隊運用金融科技和大數據發現有3個收益類型值得關注。
行政院院會於2021年9月16日通過《鐵路法》修正草案,其中增訂條文第21條之1,最受矚目。21條之1條文:「增訂國營鐵路機構得辦理其經管鐵路路線、場站及其他國有不動產等開發規定,並就開發所涉都市計畫變更,應劃設合理使用分區類別、訂定合適開發強度及容許使用項目,並適度減輕國營鐵路機構之開發義務負擔,及增訂經管國有不動產處分與收益等規定,若屬其資產者,其處分與收益之收入,得由其循環運用。」倘公布實施,不但對台鐵後續的土地開發利用有極大的助益,對於台灣軌道經濟的發展更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主管機關雖緊盯高收益債申贖情況,但由於高收益債違約率續降、資金回流以及景氣持續走揚等三大因素,法人續看好高收益債後市。
時序已到第四季,由於美國聯準會(Fed)即將啟動縮表動作,明年展開升息循環機率高,法人雖不看好公債後市,但持續看好風險性資產,在固定收益投資,尤其看好和股票連動高,並受惠於經濟復甦的高收益債。
美國經濟復甦強勁,帶動企業體質更加健全,使得近期高收益債違約率快速下降,即使近二周資金流出美高收益債以及全球高益債,但法人表示,由於高收益債利率相對佳,預期未來12個月的違約率可能會降至3%或更低,以及企業體質轉佳,法人續看好美元高收益債券市場後市
經濟成長預期降,市場波動再增加,富達表示,對於固定收益產品,目前相對看多高收益債,至於投資債的部分,因已到「昂貴」的階段,未來利差收斂幅度則較有限。
相較於去(2020)年疫情爆發低基期,2021上半年全球經濟表現堪稱亮眼,展望下半年,法人認為,隨著各國解封及成熟市場疫苗施打率增加,消費需求增溫,可望持續推動股市,因此,除了布局全球成長與科技股外,也別忘了投資收益型資產如:全球高收益債市資產,可平衡資產配置的抗震度,並掌握全球經濟下半年繼續復甦的機會。
全球債券市場在2020全年提供了正報酬,美國投資級債的表現勝過美國公債,投資級債表現勝過高收益債。至於2021年債券投資,法人表示,即使股票前景依然看好,然可以多一點高收益債或者當地貨幣新興市場債。
近期資金明顯流向股票基金,不少投資人甚至贖債券基金轉投資股票基金,法人表示,就資產配置來看,債券基金是必要配置,不但可以為投資人創造現金流且高收益債後市仍有利基。野村環球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郭臻臻表示,美國國會通過近9千億美元刺激方案,加上市場預估拜登上任後加稅措施可能也減少,有助企業獲利提升。
(第一保(2852)16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由第一保總經理呂秋敏(右二)主持。照/黃惠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