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攻打金門的搜尋結果,共19

  • 固守金馬的「和平紅利」

    固守金馬的「和平紅利」

     上個月初,「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美國有線電視CNN專訪,主持人問他,台灣為何能創造出「經濟奇蹟」?劉董答稱,台灣和其他亞洲國家不同處,一大因素是台灣從1949年以來,一直維持和平,而且和平地轉型為民主社會;另一大因素則是教育水準,有80%的民眾都有大學學歷,創造了高品質的人力。

  • 時論廣場》固守金馬的「和平紅利」(戴瑞明)

    時論廣場》固守金馬的「和平紅利」(戴瑞明)

     上個月初,「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美國有線電視CNN專訪,主持人問他,台灣為何能創造出「經濟奇蹟」?劉董答稱,台灣和其他亞洲國家不同處,一大因素是台灣從1949年以來,一直維持和平,而且和平地轉型為民主社會;另一大因素則是教育水準,有80%的民眾都有大學學歷,創造了高品質的人力。

  • 全球關注台海危機 英國衛報訪問金門人觀點

    全球關注台海危機 英國衛報訪問金門人觀點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旋風式訪台,引發的危機風暴還在持續,大陸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影片顯示,共軍的裝甲車車隊集合在廈門,不過並不確定影片的時間,無法得知是不是最近發生的事。可確定的是,廈門對岸的金門,雖然位在最前線,但民眾生活仍然是一片詳和。英國衛報(TheGuardian)特別訪問了幾位金門的人士,瞭解金門人對台灣危機的看法。

  • 為台海僵局搭起和平之橋

    為台海僵局搭起和平之橋

     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興建金廈大橋,遭陸委會批評無知荒謬。事實上,金門在地人無論屬於哪一個黨派,都曾提出過興建金廈大橋的建議,其主要目的在促進金門與廈門交流,並滿足金門日常生活所需之水電油氣等,金廈近在咫尺,離台卻有200公里,「金廈生活圈」本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根本與政治無關!

  • 時論廣場》為台海僵局搭起和平之橋(高孔廉)

    時論廣場》為台海僵局搭起和平之橋(高孔廉)

    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興建金廈大橋,遭陸委會批評無知荒謬。事實上,金門在地人無論屬於哪一個黨派,都曾提出過興建金廈大橋的建議,其主要目的在促進金門與廈門交流,並滿足金門日常生活所需之水電油氣等,金廈近在咫尺,離台卻有200公里,「金廈生活圈」本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根本與政治無關!

  • 兩岸曾協調 送回古寧頭共軍遺骸

    兩岸曾協調 送回古寧頭共軍遺骸

     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日前至金門參訪胡璉將軍紀念館後,透露一段祕辛。他說,5年前,中共中南海某機構與我政府某機構協調,希望將古寧頭大戰當時,陣亡的共軍遺骸起掘,送回中國大陸奉祀,做為兩岸珍惜和平、表達親善的表徵。

  • 史話》鄭成功蓄積實力──台灣在大航海時代的戰略地位(一)

    史話》鄭成功蓄積實力──台灣在大航海時代的戰略地位(一)

    鄭成功原名鄭森,日本人田川氏所生。田川松生下鄭森後一直待在日本,直到鄭森6歲,鄭芝龍被明朝朝廷招安後,母子倆才被接回泉州府安平鎮(今晉江市安海鎮),鄭森就在此讀書、應試,接受傳統的中國教育。

  • 頭條揭密》戰術小勝戰略大捷 扭轉台海歷史的古寧頭戰役

    頭條揭密》戰術小勝戰略大捷 扭轉台海歷史的古寧頭戰役

    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今日舉辦「古寧頭戰役71周年悼念陣亡將士祭祀活動」,在兩岸關係處於高度緊張的情勢下,特別引人關注。古寧頭戰役規模雖然不大,卻是共軍渡過長江後唯一的一場遭國軍全殲的戰役,讓當時的國軍士氣大振,也阻擋了共軍渡海犯台計劃的步驟。雖然只是一場戰術上的小勝,卻發揮戰略大捷的作用,因此也被稱為是形塑兩岸分隔數十年的最重要戰役。

  • 若有戰事難應援 金門須獨立固守

    若有戰事難應援 金門須獨立固守

     國防部官員說,一旦兩岸有戰事,共軍攻打金門,金門必須防衛固守,而且是獨立固守;金門距離本島遠,離大陸近,因此防衛是獨立固守,國軍有「最好的準備以及最壞的打算。」

  • 防衛金馬否 甘迺迪、尼克森交鋒

    防衛金馬否 甘迺迪、尼克森交鋒

     今年適逢八二三炮戰60周年,儘管戰爭煙硝味已遠離,但當年金門可謂陸美台戰略角力前線。196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當時兩位候選人民主黨甘迺迪與共和黨尼克森,還曾以「是否要棄防衛金馬」作為辯論主題,至今仍為不少人樂道;而逾6000萬人收看,也讓金門(Quemoy)一躍成為國際焦點。

  • 兩岸結親 圍頭新娘七夕返鄉

    兩岸結親 圍頭新娘七夕返鄉

     福建晉江自8月5日對金門供水之後,昨天又擴大舉辦第五屆七夕情人節圍頭新娘返鄉探親聯歡活動,參與人數達到3千多人,許多人攜家帶眷從台灣各地回鄉。新黨主席郁慕明、國台辦新聞局長馬曉光、前台灣大學校長孫震等都應邀出席。尤其是晉江向金門供水這件喜事,嫁到金門的圍頭女兒更是開心地表示,終於可以喝到家鄉的水。

  • 戰死金門國共孤魂 百姓自發祭祀

    戰死金門國共孤魂 百姓自發祭祀

     1949年10月25日發生的古寧頭戰役,安岐是主戰場,戰後遺下近千名國共兩軍的遺骸,當地居民出於同情心將遺骸收集埋葬、建將軍廟,四時祭拜。近年來,來祭拜將軍廟的大陸人士絡繹不絕,金門縣政府為兩岸和平發展著想,以公地換民地的方式將安岐將軍廟擴建為和平紀念公園。

  • 讓毛澤東痛心的古寧頭戰役-隔海砲擊即將展開(七)

    以「砲擊金門」的戰略角度,毛澤東儘管在有意無意間試圖讓葉飛變成自己的「施琅」,葉飛似乎也把自己看成是毛澤東麾下的「施琅」,但是,葉飛最終也沒有成為「施琅」。葉飛40年後道出了他的遺憾,「繼鄭成功、施琅之後……在期待渴盼著毛澤東的最新一道命令」。

  • 兩岸史話-讓毛澤東痛心的古寧頭戰役 國共兩軍不斷拉鋸(六)

    兩岸史話-讓毛澤東痛心的古寧頭戰役 國共兩軍不斷拉鋸(六)

     金門本島的登陸作戰,是一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階段。

  • 讓毛澤東痛心的古寧頭戰役-國共兩軍不斷拉鋸(六)

    ◆金門本島的登陸作戰,是一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階段。

  • 讓毛澤東痛心的古寧頭戰役-金門始終是焦點所在(五)

    抗日戰爭爆發後的1937年仲秋間,日本寇國占領台灣、掠奪金門之時,雖占據了「金門」本島,但金門縣的幾個附屬島嶼,卻始終牢牢地掌握在我中華手中。

  • 金門戰役共軍大敗 前線總指揮蕭鋒之過?

    金門戰役共軍大敗 前線總指揮蕭鋒之過?

    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發動金門之戰,苦戰三晝夜,登島共軍9000多人全軍覆滅。多年來,大陸軍事作者指此役共軍前敵總指揮蕭鋒要負最大失敗責任。如今,其子孫出書要還蕭鋒公道,並稱要還原歷史真相。

  • 兩岸史話-兩岸染血的歷史碎片

    兩岸史話-兩岸染血的歷史碎片

     編者按兩岸對峙期的軍事歲月,是海峽浪潮下染血的歷史碎片,古寧頭戰役、大二膽戰役、九三炮戰、八二三炮戰等大小戰役的勝利,是台灣永續發展的保證,繼而開啟大陸經濟轉型扉頁,作者以戰爭時的真人實事,還原兩岸的烽火時光。

  • 古寧頭戰役65周年 兩岸首共祭

     今年是金門古寧頭戰役65周年,兩岸民間將於4日首次公開共同祭奠當年在戰役中陣亡的官兵。祭奠活動為期兩天,祭奠主會場將設在當年的主戰場──金門金寧鄉安岐村郊的「萬軍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