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放寬陸配的搜尋結果,共87筆
媒體日前報導,有台商在大陸施打過兩劑科興疫苗,返台後致電詢問1922,得知可以到衛生所換取小黃卡。報導刊出後,指揮中心立刻「髮夾彎」,宣布只有「國內接種疫苗」才核發小黃卡,在海外或大陸接種疫苗僅能登陸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不核發小黃卡。對此,洪秀柱批評,「全球認證科興、國藥這些疫苗的國家,遠超過認證高端疫苗的國家」,台灣何來不認可的道理,這是什麼邏輯?
王可安的妻子是一名陸籍配偶,去年1月26日妻子帶著小孩回大陸蘇州探親,不幸適逢疫情,妻小在滯留在大陸。為了見到妻小,他幾乎參與每一場「小明回台」陳情活動,長達8個月後,他才再次見到妻小。因為親身經歷與小孩分開的痛苦,看到現在身邊周遭仍有小明的媽媽見不到小孩,最長甚至達到2年的時間,非常感同身受,他呼籲政府,不要再忽略這一群人。有一位小明媽媽接受本報記者採訪表示,自己的前婚生子女遲遲無法來台,孩子現在缺乏安全感,心理極度不安、自卑,如果因為疫情導致孩子超齡無法入境,「她和台灣的丈夫將面臨家庭破碎,被迫離婚,對她和丈夫也是二次的傷害,因孩子不能沒有媽媽,她只能選擇離婚回去照顧尚還年幼的孩子」。
近期,一名嫁到台灣的陸籍配偶,想接與前夫所生的6歲小孩來台團聚,卻遭到政府拒絕,理由是未成年子女必須是跟台灣人所生的,不包括陸籍身份的小孩,同樣是親生,卻遭硬生生分離,猶如去年小明滯留大陸長達八九個月的事件翻版。對此事件,陸委會8日回應,教育部預計4月下旬,進行境外生的入境專案,前婚陸籍生子女,可透過教育部專案許可入境。
曾有人戲稱:「台南市長選舉,只要是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就算是派個西瓜也能選上」,反映台南選民結構的大背景才是關鍵因素。反之,擔任兩岸事務主要職務的陸委會主委或海基會董事長,只要蔡英文總統不改變兩岸政策方向、無法重建兩岸政治互信,就算是派天王老子、玉皇大帝都沒用,兩岸官方依舊無法重啟對話。
受到疫情和政策影響,許多派駐在台灣的大陸企業幹部、大陸媒體記者無法進行人員輪替。大陸官媒《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駐台記者,今日罕見參與陸委會例行記者會,向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提問,欲了解政府的政策和態度。
民進黨政府一連串針封殺小明、大明、陸生以及團聚陸配回台的阻擋政策,實在令人難以理解。24日教育部雖然趕在九月份開學前,開放了陸生返台繼續學業,但基本上還是用切香腸的方式處理,一次放一點人進來。
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即日起,高中以下學校可依既有規定向教育部申請各國家地區境外學生入境,因是未成年,父母可陪同回來,符合入境資格的境外學生共2532人。至於「小明」和陸生返台開放時程,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昨透露,蔡總統相當關心此事,「指示一定要讓這些人來得及回來上學」。
兩岸政治關係歧異已久,而隨著美中戰略競爭格局以及美中內部政治壓力,亞太區域衝突的風險日增。台灣力微,不可能單獨扭轉亞太局勢,但是兩岸間的敵意螺旋還有機會透過兩岸官方的良性對話來緩和。兩岸關係能否重開機?有賴兩岸領導人共同尋找可能的契機。
兩岸政治關係歧異已久,而隨著美中戰略競爭格局以及美中內部政治壓力,亞太區域衝突的風險日增。台灣力微,不可能單獨扭轉亞太局勢,但是兩岸間的敵意螺旋還有機會透過兩岸官方的良性對話來緩和。兩岸關係能否重開機?有賴兩岸領導人共同尋找可能的契機。
政府防疫過了頭,陸配及其子女苦盼回台與家人相聚,一名人在深圳工作的台男上班族表示,太太是廣西人,兩人去年11月已在大陸辦理結婚,原本打算3到4月回台辦理太太的依親居留事宜,但受到政府防疫政策影響,無法回台,居留證也無法申請,將近8個月了,「見不到長孫、台灣老父老母心急如焚,」希望指揮中心能早日開放,讓他們回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召開例行記者會,對於媒體提問何時公布大陸風險感染等級,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陸資訊不透明,並且對於大陸疫情目前情況感到相當疑惑,需要再觀察;另外對於陸配及其子女何時返台,則是還沒有時間表,也沒聽聞陸生可在年底回台。
全球進入後疫情時期,多國逐漸放寬禁令,然而滯留在大陸的陸生、陸配子女的「小明」們,依舊無法返台上學。一名「小明」的媽媽說,幾個月來只能以手機視訊上課,嚴重耽誤學習,孩子還遭班上同學取笑歧視,孩子天天盼望能回台灣上學,甚至連作夢都常夢到要去機場搭飛機了;一位陸生小瑞表示,陸委會說的「安心就學」根本是空談,疫情期間絲毫沒有感受到台灣政府的溫暖,他感慨在台求學歷程十分艱難。
後防疫時期,各國都在為恢復人員往來、提振經濟做努力,疫情在後期較嚴重的歐洲國家尚且如此,疫情相對穩定的台灣和大陸,更應該把重心放到恢復正常生活上。讓人遺憾的是,疫情幾個月來發生的多個爭議事件,幾乎都涉及兩岸,背後也難脫政治考量,台灣若想要進入常態化防疫,蔡政府首要做的,是去除兩岸關係的「心魔」。
陸委會4日公布民調,有超過七成(71.8%)民眾贊成視對岸疫情趨緩、在疫情管控得宜下,優先考量商務、教育及人道等需求,逐漸恢復兩岸人員往來。針對台商期盼恢復部分航點航班,並放寬兩岸人流檢疫措施,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回應,目前武漢、吉林等地陸續發生本土群聚感染,兩岸人流往來規定仍須整體考量。
海運界一名具有總經理身分的高階人士指出,他在去年10月與交往10年的大陸商界女友結婚,今年1月中在台灣辦好結婚登記後,新婚妻為申請台灣居留證,回大陸辦理無犯罪紀錄證明,未料因為新冠肺炎,2月6日起陸客全面禁入台灣,至今已近4個月,目前大陸疫情已明顯獲得控制,政府應基於人道考量,開放領有團聚證的陸籍親眷來台與家人團聚。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持續延燒,對於陸配及陸生是否該納入我國健保再度熱議,馬政府時期以公告方式放寬陸人納保資格,對此日前基進黨新科立委陳柏惟表示「2300萬人繳的保費要讓14億人使用,我想台灣人沒有辦法接受。」以核養綠公投發起人黃士修回應「沙文主義」 「蔡政府承諾修改《健保法》跳票怎不見一句批評?」
「武漢小明」能否返台,再度引發綠委抨擊,馬政府時期不應放寬依親、探親的「非本國籍人士」可享用健保,主張修《健保法》。行政院長蘇貞昌昨表示,健保絕對不能讓它倒,不能有不合理的負擔,要讓國人同胞都能受到公平對待,在永久存續、公平處理上,應照這個原則來走。
日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以「小明的故事」,說明放寬陸配子女來台的政策,卻引發爭議,最後政策大轉彎,由衛福部長陳時中宣布撤回,對於「小明來不了」一事,大S老公汪小菲也表達自己看法,「父母不能跟孩子團聚是人間悲劇」。
陸配子女回台政策一波三折,歷經從開放到撤回的政策轉彎。曾任陸委會主委室主任、前新北市經發局長施威全受訪強烈質疑,衛福部長陳時中的「選了國籍自己承擔」言論過於草率,依照國籍區分的界線違法法治原則,他認為有居留證的外國人或大陸人,也有盡到繳健保費與納稅等義務,這條線應畫在居留證上面才對,「若無法的話就表示事態嚴重」。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以「小明的故事」為由,推動陸配子女來台措施,但一日之後政策大轉彎並遭到撤回。小明爸爸心急如焚,接受訪問希望政府能再考慮政策。不過,身為大陸配偶的網紅「廣告小妹」卻發現眉角之處,直言小明爸爸藉口一堆,就是不願承認「北京戶口好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