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放射治療的搜尋結果,共313筆
國際婦女節前夕,屏東基督教醫院宣布7日完成屏東首次乳癌手術中放射治療,手術與放射治療一次完成,不僅保留乳房外觀,同時降低總輻射劑量,病人術後也無須時常往返醫院,提供屏東早期乳癌病人輔助治療新選擇。
罹患乳癌接受全乳房切除術與前哨淋巴結切片術,並非百分之百永無後患,有病患就出現手術側的肩關節活動度受限,且疤痕處有刺痛感的症狀,還好在接受靜態牽拉運動、疤痕按摩等復健治療能夠大幅改善。
台中榮民總醫院與台灣胰臟醫學會合作舉辦為期1個月「希望延續、化險為胰」病友故事展,自2月3日在門診大廳側邊空間展出,展覽包含胰臟癌治療流程及病友的治療經歷故事,提升大眾對於疾病的瞭解,也鼓勵病友不放棄希望,就有機會「化」險為「胰」。
60多歲洪姓台商因黃疸發燒發現肝腫瘤,經轉診至台中榮總就醫,透過跨科整合、精準醫療,採近年尖端的玻璃釔90治療先縮小肝腫瘤,再進行切除,讓癌症得以獲得控制;中榮今(10日)舉辦「玻璃釔90成果發表會」分享肝癌治療新選擇,洪姓台商表示,「罹癌猶如鬼門關走一遭,不敢相信會有獲得有效治療的機會,感謝醫療團隊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一名今年80歲的男性老翁,日前發現排便困難及血便,一開始以為是痔瘡而不以為意,沒想到之後骨頭疼痛難耐,甚至行動不便只能坐著輪椅至醫院就醫。經轉診至泌尿科詳細檢查,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頭並壓迫到脊椎,確認罹患「晚期攝護腺癌」。在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建議使用「新型放射性同位素藥物」治療,後來病情獲得大幅改善,現在可以走路進診間,也不再被排尿及排便不順困擾,重新找回生活品質。
台中黃姓男子4年前因爆瘦、腹痛且易感疲倦就醫,意外發現竟有1顆15公分大巨型肝臟腫瘤,輾轉多家醫院都評估「生命僅剩2個月」,經與亞大醫院醫療團隊討論後,採取「三箭齊發」策略,不僅恢復健康,癌指數更降到10以下,找回彩色人生。
高雄62歲製茶老師傅因C肝追蹤意外發現一顆1.4公分肝癌,連續一周天天搭高鐵到台中澄清醫院治療,運用人工智慧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精準定位下以5倍放射劑量撲殺癌細胞,接受5次治療就完勝癌魔,較之傳統治療至少需20到30次,等於一周就完成抗癌療程。老師傅以也以「茶香,生命更香」來感謝該院醫療團隊。
現年48歲任先生早年在補習班教美語,跳點上課一周要跑遍南投縣9處教學,加上17歲就抽菸,34歲時開始出現左耳聽力異常、左邊脖子腫都不以為意,直到36歲某日晨起左鼻流出帶腥味一灘血到醫院就醫檢查證實罹4期鼻咽癌,經放化療治療痊癒,未料3年後再復發,經內視鏡手術切除,他也痛定思痛戒菸並過規律生活,迄今未再復發。
澎湃新聞11日報導,北京大學透露,北大第一醫院腫瘤轉化研究中心張寧團隊與北大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張澤民團隊、北大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朱繼業團隊緊密合作,9日在《自然》雜誌發表了題為〈Liver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subtypes and neutrophil heterogeneity〉的研究論文。首次報導肝癌「免疫微環境」的5種亞型並就其中一種類型深入研究,揭示出了部分中性粒細胞在癌症免疫中的負面作用,為肝癌治療、乃至癌症治療帶來新希望。
新竹縣45歲江姓婦人,去年8月被診斷罹患乳癌第1期,經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檢查,發現惡性腫瘤約1.5公分,無淋巴轉移,建議做「乳癌乳房保留手術」,搭配「乳癌術中放射治療」,患者術後經過1年定期追蹤沒有復發與轉移,特別到院感謝醫療團隊,她也是院方這1年來第19位成功治癒的乳癌患者。
新竹縣45歲江姓婦人,去年8月被診斷罹患乳癌第1期,經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劉良智檢查發現惡性腫瘤約1.5公分,無淋巴轉移,建議做「乳癌乳房保留手術」,搭配「乳癌術中放射治療」,江婦術後經過1年定期追蹤沒有復發與轉移,特別到院感謝醫療團隊讓她恢復正常生活,她並是該院這1年來第19位成功治癒的乳癌患者。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2015年宣告進入精準醫療的時代,迄今已有7年時間,醫療已逐漸往高科技、個人化時代靠近。不過,精準治療的濫觴在於不是人人都有藥可用,局部的癌症仍得仰賴放射治療。隨著醫療進步,放射治療也走向精準化,新光醫院採用了精準呼吸調控技術,降低放射線對周邊組織的影響,讓患者安心治療。
長聖(6712)9月合併營收5811萬元年成長14.87%,創單月歷史新高,前9個月合併營收4億4776萬元,年增57.8%,法人看好長聖今年營運有機會呈現逐季成長的局面。
78歲楊姓老婦1年前罹患肺癌第4期,腫瘤壓迫加上肺積水喘,須坐著輪椅戴著氧氣筒,在家人陪同到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求診,經過治療1年多後病情好轉,她精心打扮和兒女一起到診間感謝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的救命之恩!
中台科技大學與全國動物事業群合作,30日推動「健康一體」動物照護與人類醫學的結合活動,提升動物醫療及改善人類健康。活動現場,在資深動輔師的帶領下,參與活動的長輩們認識治療犬性格、年齡及服務特色,專業又可愛的毛小孩們讓長輩摸摸、秀秀,一同進行互動遊戲,相處愉悅。
「毛孩」相關健康問題是主人們所殷切關心的,而所謂「健康一體(One Health)」是指將人類健康與動物及環境健康三種科學資源整合為一的創新概念。為推動此概念,中臺科技大學與全國動物事業群與自2019年起簽訂產學合作契約,以「愛護生命、關懷生命」為核心,致力於動物照護與人類醫學的結合,提升動物醫療及改善人類健康。
一名患者有黑便、血便,容易疲勞、虛弱、胃口不佳、腹脹、噁心等症狀,中間只服用成藥,身體不舒服仍忍了3個多月,才至診所就醫。醫師覺得不對勁,轉診至大型醫院,接受電腦斷層、腸胃鏡、切片等檢查,確診為「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
全台首座全地下化質子中心「北醫質子中心」昨正式投入臨床治療,在試營運期間,已為11位病人完成治療,56歲的王先生就是其一。王先生肺癌轉移腦部,先前治療副作用讓他備受煎熬、虛弱無力,經以質子治療後,腫瘤獲得控制,還能恢復游泳、晨跑的習慣。
全台首座全地下化質子中心「北醫質子中心」經過試營運,今宣告正式投入臨床治療,在試營運期間,已為11位病人完成治療,56歲的王先生就是其一。王先生肺癌轉移腦部,先前治療副作用讓他備受煎熬、虛弱無力,經以質子治療後,腫瘤獲得控制,還能恢復游泳、晨跑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