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放款額的搜尋結果,共56

  • 銀行雨天收傘 衝擊美商用不動產

     美國金融機構對商用不動產的放款額不斷減少,讓人擔心少了融資來周轉,會威脅即將到期的不動產抵押貸款違約量增加,並衝擊新建的倉庫、公寓和其他類型不動產景氣。

  • 房貸年增率 連二月上揚

     民眾搶在民俗月前進場,推升6月及7月房市買氣。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至7月底,國銀購置住宅貸款餘額增至9兆5,662億元、年增率4.7%,已連續二個月上升,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分析,應有三原因,即民俗月提前交屋潮、整批分戶房貸交屋潮、公教房貸穩定增加。

  • 《金融》國銀對中小企放款 5月金額登今年高

    金管會公布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最新狀況,截至2023年5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為9兆3079億元,月增達568.72億元、創今年新高,使前5月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累計新增814.61億元,較全年新增3800億元目標達成率21.44%,較前4月6.47%跳升。

  • 房市冷 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續低於27%

     遞延交屋潮效應,5月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雖小幅上升到26.42%,占比為今年前五個月最高,但其實從去年8月跌破27%後,至今仍未回升到27%之上,顯示房市交易仍冷颼颼,近期僅靠遞延的交屋潮撐盤。

  • 國銀不動產授信集中度 探4年新低

     房市急凍,受升息、打炒房、經濟衰退疑慮、建材價格上漲四大利空影響,4月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降到26.22%,創下2019年6月以來新低;且從去年8月起至今,沒有任何一家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逾29%,至4月落在28%~29%者僅剩一家。

  • 四大利空衝擊 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創近四年新低

    房市交易冰凍,受升息、打炒房、經濟衰退疑慮、建材價格上漲四大利空影響,四月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降到26.22%,創下2019年6月以來新低,從去年8月起至今,沒有任何一家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逾29%,落在28~29%者到4月僅剩一家。

  • 五大銀行Q1新承做房貸 年減22.75%

    五大銀行Q1新承做房貸 年減22.75%

     連續升息加平均地權條例修正通過,使房市明顯量跌,政策據央行統計數字,第一季五大銀行新承做房屋貸款放款金額比去年衰退22.75%,台銀、合庫銀也表示,今年前四個月新承作房貸金額增加幅度,都比去年同期縮小。

  • 超額投機放款是否能提升銀行績效

    超額投機放款是否能提升銀行績效

     信用風險評等指標(TCRI™是台灣大部分金融機構信用評等建構主要參考,歷年TCRI™的型二誤差比率明顯高於型一誤差比率,顯示有部分信用好的公司被誤評等為非投資等級。超額投機放款為當年度投機放款率超越當年度型二誤差之比例。若銀行能藉由本身的徵信能力,藉由超額投機放款,提升獲利率,但因信用曝險提高,導致資本適足率下降,進而提高資金成本。本文的主要目的為探討超額投機放款的銀行的特質,以及超額投機放款是否有助於提升財務績效?

  • 房貸、建融年增率雙降創低

     經濟前景不明加上央行升息民眾買屋態度趨保守,9月國銀房貸年增率創22個月新低、僅8.08%;另外,打炒房政策奏效,建商推案減少,9月建築貸款年增率10.68%,也創36個月新低。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分析,房貸、建融年增率雙降主要受到經濟預測調降、央行升息等因素造成民眾購屋保守、建商推案量也減少。

  • 金管會擴大外銀放款、投資量能

    金管會擴大外銀放款、投資量能

     為增加31家外銀、陸銀在台分行的授信及投資量能,金管會大鬆綁。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27日預告修正「外國銀行分行及代表人辦事處設立及管理辦法」第18條規定,將放寬外銀在台分行授信與投資的計算分母,若以今年第一季的資料來看,修法後外銀的中期放款額度增加4,251億元、投資有價證券額度則增加1,062億元。

  • 銀行發次順位金融債 創4年來新高

     央行用升息緊縮資金,債券價格也受影響、導致持債量大的銀行淨值縮減,加上純網銀加入競爭加劇等多重不利因素,「用錢賺錢」的銀行可用資金銳減,於是「自立自強」發行次順位金融債券向市場籌措資金,統計上半年共已發行17檔,創2018年同期以來新高,7月還有新光銀行、中國信託及華南銀行發行,預估這股熱潮將持續至下半年!

  • 國銀建融增貸金額 38個月新低

    國銀建融增貸金額 38個月新低

     金管會26日公布,4月國銀建築融資餘額為3兆2,546億元,單月增貸115億元,為2019年3月以來,即38個月來單月增貸金額新低。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分析四大原因,一是各部會祭出健全房市措施的效果,二是3月央行升息,三是4月疫情升溫,看房人潮減少,四是原物料價格上漲,建商缺工缺料,貸款速度即放緩。

  • 國銀對陸曝險陡降

    國銀對陸曝險陡降

     國銀布局大陸轉趨保守。據金管會最新統計,國銀對大陸授信、投資及拆存總額,到今年3月底降到新台幣1兆2,960億元,已連續四季下降,金額僅高於2013年9月首次公布此統計時的1兆2,031億元,為歷年次低,占國銀上季決算淨值32.3%,則是統計以來最低比率。

  • 上月房貸續增千億 衝新高

     依銀行法72-2條的指標,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加計金融債券發售額總和的30%,金管會銀行局表示,2021年12月這個限額是26.82%,已從2021年6月首度突破27%的新高降下來,且12月沒有任何一家銀行超過29%,介於28~29%的銀行有七家,已是近四個月新低家數。

  • 國銀中小企業放款逾額 衝8.57兆

     國銀續拚中小企業放款,達標率破表。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12日表示,截至2021年11月底止,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達新台幣8兆5,708億元,較前一月增加525.19億元,較2020年12月底更增加7,584.38億元,達到目標3,000億元的252.81%。

  • 土建融被「暗示」恐升息 建商周轉要小心

    土建融被「暗示」恐升息 建商周轉要小心

    2020年以來,央行與金管會陸續針對國銀不動產放款進行專案金檢,國銀不動產放款無論利率與成數漸趨嚴格,以往常見的利率「破盤價」,或者是放款成數「模糊空間」幾乎已全消失。安信建經提醒,不管個人或企業行號申請「土地融資貸款」(簡稱土融)與「營建融資貸款」(簡稱建融),目前利率、成數、融資用途與動工期等相關規範多有變化,申辦前後都需要特別留意。

  • 土建融2022年可能升息 安信建經:地產活化應加速腳步

    2020年以來,央行與金管會陸續針對國銀不動產放款進行專案金檢,國銀不動產放款無論利率與成數漸趨嚴格,以往常見的利率「破盤價」,或者是放款成數「模糊空間」幾乎已全消失。安信建經提醒,不管個人或企業行號申請「土地融資貸款」(簡稱土融)與「營建融資貸款」(簡稱建融),目前利率、成數、融資用途與動工期等相關規範多有變化,申辦前後都需要特別留意。

  • 8月不動產授信 五指標轉佳

    8月不動產授信 五指標轉佳

     避免央行、金管會再祭新管制措施,銀行8月房貸及建築融資等五項指標明顯好轉。據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8月國銀房貸加建築融資單月增加583億元,占當月國銀放款增加金額的23.9%,是19個月低點,同時,國銀房貸逾放比維持0.11%低點,建築融資逾放比0.08%亦創近年新低,依銀行法72-2條的標準,占比降到26.73%的今年新低,超過28%的銀行僅剩五家,亦是近年新低數字。

  • 金控海外曝險 韓國首超日本

    金控海外曝險 韓國首超日本

     新冠肺炎衝擊全球,讓金控曝險策略亦有轉變。據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顯示,美國依舊是金控海外投資主要市場,持續蟬聯金控曝險金額第一大,到今年6月底近新台幣6.85兆元,其次是大陸市場曝險2.54兆元,值得注意是金控對南韓市場曝險額第二季增加近634億元,主要是投資增加564億元,對南韓總曝險金額近7,010億元,首次超越日本,成為金控第七大曝險市場。

  • 不動產授信月增900億 仍是放款主力

     政府打炒房,但不動產相關授信依舊是銀行放款主力。金管會2日公布,7月銀行放款僅淨增加180億元,其中,不動產相關授信就增加近900億元,房貸加計建築融資依舊月月成長,前七月新增6,077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8%以上,到7月底房貸加建融餘額已近11.42兆元,續創歷史新高。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