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放款的搜尋結果,共2,164筆
景氣谷底已過,中小企業放款重現動能。金管會28日公布,8月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增加476億元,已連續六個月增加,前八月新增放款2,492億元。金管會分析,年初中小企業放款不增反減,但近六個月轉為成長,顯示近期景氣回穩,不好的情況已過去。
為了抵抗通貨膨脹,台灣中央銀行去年起,跟隨全球主要國家採取升息措施,中小企業與小微企業放款利率水準也上升,目前一般貸款平均利率約落在3.1%~3.5%。
公股銀行積極調整放款結構,在考量風險及利潤下,鎖定二大方向,一是中小企業放款,二是工業區貸款,公股銀評估,預估整體中小企業放款成長目標將是4%以上。
國票金控28日舉行法說會,法人關注旗下純網銀樂天銀行營運狀況。國票金表示,樂天銀前八月稅前虧損為4.39億元,是三家純網銀中累計虧損最少,且尚未觸及增資警戒,「不急著在明、後年就增資」,目前將以降低固定費用跟成本為首要任務,若有增資需求,國票身為母公司,承諾一定全力以赴。
為在疫後助企業振興一把,經濟部4月推出「疫後振興專案貸款」,給予1.595%利息補貼,匡列放款金額6000億,沒想到僅半年就快被搶光,讓經濟部很驚訝。昨急宣布10月起暫停利息補貼,不過高成數保證、2%低利仍會維持到2025年10月前都有。
鬼月前部分地區湧現交屋潮、財政部青安貸款政策發酵,8月國銀房貸餘額月增金額643億元,不管是月增率與金額,皆創15個月新高,8月底國銀房貸餘額來到9兆6,305億元。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也小幅上升到26.47%,終止連兩降,其中星展銀行因併購花旗,導致不動產放款比率超過29%,是睽違12個月後首度再有銀行超過29%紅線。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近尾聲,國銀預估下半年外幣放款及存款動能將趨緩。據中央銀行統計,去年3月Fed暴力升息至今年7月,已讓國銀外幣放款大縮水,從等值台幣1兆1,651億元降至5,931億元,減少5,720億元,減幅近5成。外幣存款今年大增至近14兆元,年增逾7%,但國銀普遍預期第四季外幣存、放款成長恐雙雙趨緩。
台美積極推動反雙重課稅相關法案,除了高科技產業可望成為主要受惠族群,會計師表示,金融業放款利息收入也有機會降低稅負,從現行30%降至10%。
國泰金(2882)旗下國泰世華銀行是我國銀行業首家自願遵循聯合國「責任銀行原則」的銀行,以金融核心職能於國內外推動綠色金融,截至今年3月止,國泰世華綠色存放款餘額已達新台幣516億元,其中永續連結貸款(SLL)餘額已逾200億元。
近幾年以來,國內傳出多起「建築融資超貸」等消息,銀行輕則蒙受金額損失、或被裁罰,重則遭檢調介入調查、多多少少賠掉商譽。每當類似事件發生時,屢屢提醒著我們該認真正視如何建立更完備的融資放款管理制度,使銀行債權獲得更有效的保障。事實上,我個人認為銀行大可與建經公司攜手合作,由建經公司提供公正第三方查核,為建築融資加一層保險,共同建立完備的放款管理機制;若能成功推動,將是我國金融監理上重要的里程碑。
企業因持續升息及國際景氣不明朗影響其向銀行借款意願,上半年銀行對民營企業放款動能降低。公股銀行指出,近期部份產業庫存調整已屆尾聲,加上經濟部提供疫後振興專案貸款、低碳化智慧化轉型發展專案貸款,給予優惠利率及利息補貼,提升企業申貸意願,企業資金需求動能逐漸浮現。
金管會公布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最新狀況,截至2023年7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為9兆4849億元,月增達536億元、為今年第三高,累計前7月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新增2015.61億元,較全年新增3800億元目標達成率53.04%。
中小企業放款趕進度。據金管會公布,7月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增加536億元,連續五個月成長,前七月新增放款2,016億元,但仍較去年前七月新增放款金額衰退46%,距離金管會今年目標達標率約53%,金管會將力拚最後五個月內達標。
《2023卓越銀行評比》成果揭曉,合庫榮獲「最佳ESG永續獎」及「最佳中小企業服務獎」兩項殊榮。合庫積極關注永續發展議題,致力落實永續相關作為,除自身加入國際倡議組織,更積極協助客戶面對碳焦慮與碳關稅挑戰,尋覓機會邁向低碳轉型,亦長期支持多項公益活動,扶持體育發展;此外,合庫在小型及新創企業融資放款、辦理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金融知識宣導及提升服務品質之各項業務辦理成效均良好。
金管會上半年例行金檢,發現本國銀行有16大缺失,其中不動產貸款有關的缺失就有3大態樣受到外界關注。包含個人購屋貸款等消費性貸款,沒有提供限制清償時間、無限制清償時間兩種方案給借款人選擇,不利消費者的權益保護。
中國大陸官媒證券時報6日在頭版發表評論文章稱,房地產市場限購、限貸、限售等限制性政策已「不合時宜」。受到消息激勵,在香港上市的大陸房地產股全面飆漲,中國恆大收盤暴漲82%。前立委蔡正元6日在《頭條開講》節目強調,他一直鼓吹大陸採取降息、鬆綁,大陸經濟雖不差,但自備款卻太高。雖然近期陸方下調貸款利息,但他自己還覺得不夠,認為大陸處理經濟像中醫,用調理太慢了,但即使這樣股票仍大漲。
遠東銀行獲利報喜,8月稅後純益5.09億元,前八月達30.69億元,為歷史次高。遠銀發言人暨執行副總經理林建忠、財務副總經理周心華8日在法說會中強調,今年獲利動能良好,去年現金增資後,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仍成長,對今年獲利「審慎樂觀」,並力拚歷史新高。
金管會公布國銀最新資產品質概況,受惠2大因素帶動,2023年7月放款餘額月增達4253億元、創近18個月新高,又以企業周轉金月增達3369億元、占約79.21%最高。累計前7月放款增加9212億元,亦以企業周轉金增加4955億元、占約53.79%最高。
企業接到急單,積極籌資備料。據銀行局7日公布,國銀企業週轉金放款7月大增3,369億元,為去年2月以來單月新高,帶動國銀7月放款單月大增4,253億元,單月增額也創去年2月以來的18個月新高。
出口不振,國內企業資金需求動能罕見趨緩。據金管會統計,今年6月底,國銀對民營企業放款餘額為14.34兆元,較去年底的14.39兆元,上半年減少約564億元,近年國銀對民營企業放款幾乎每年都呈現增加,上半年罕見出現減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