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政治上的搜尋結果,共350

  • 以懾逼談 鋌而走險

    以懾逼談 鋌而走險

     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表示,最近敵情出現異常。這不是突如其來,而是長期研析比較的結果。9月是共軍聯合演習的高峰期,尤其去年起出現以「封控」台海為主軸、以「拒止」美日為策應的對台演訓特點,藉以滾動完善對台作戰方案計畫,逐次塑造犯台有利態勢,至少持續到2027年或更長時間。

  • 奔騰思潮》以懾逼談、鋌而走險(亓樂義)

    奔騰思潮》以懾逼談、鋌而走險(亓樂義)

    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表示,最近敵情出現異常。這不是突如其來,而是長期研析比較的結果。9月是共軍聯合演習的高峰期,尤其去年起出現以「封控」台海為主軸、以「拒止」美日為策應的對台演訓特點,藉以滾動完善對台作戰方案計畫,逐次塑造犯台有利態勢,至少持續到2027年或更長時間。

  • 工商社論》郭台銘欺世盜名還想盜權

    工商社論》郭台銘欺世盜名還想盜權

     郭台銘縱橫商場近半個世紀,精明強悍,成為「代工大王」,各項捐助手筆很大,頗獲受益者肯定。三年前新冠病毒肆虐之際,疫苗被視為免疫良方,但民進黨政府無意也無能採購外國疫苗,郭台銘挺身而出,獲准協同台積電與慈濟購進疫苗,解決國人燃眉之急。

  • 兩岸關係考驗上位者智慧

     2024年總統大選後,兩岸關係將走向何方?對企業界而言,在總統當選人沒有出爐前,都會是個「懸念」。

  • 高虹安案與在野的分合

    高虹安案與在野的分合

     吾人無意為高虹安涉犯案情深究探討,惟是現今執政濫權之甚,人民多有司法淪為當權行政附庸之感。當執政者實質握有操控相關司法議程的生殺大權時,高案就不僅僅是單純的法律問題,而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問題」。

  • 柯文哲宣誓 一定以民眾黨總統候選人身分選到底

    柯文哲宣誓 一定以民眾黨總統候選人身分選到底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昨首度表態,「柯文哲一定會以台灣民眾黨總統候選人的身分參選到底」,稱這是一個政治上的宣示,柯甚至強調2次,表達堅定態度。雖然柯陣營日前已否認「郭柯配」選項,但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期動作頻頻,是否與柯文哲聯手,外界仍關注。柯文哲宣示,形同「郭柯配」正式破局。

  • 駁「台獨金孫」賴清德:台灣只有政治金童  街訪年輕人突爆粗口

    駁「台獨金孫」賴清德:台灣只有政治金童 街訪年輕人突爆粗口

    民進黨2024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否認是台獨金孫,更認為台灣的政治上只有政治金童,不可能有台獨金孫。不過此說法卻沒辦法讓網友接受,中天「辮子妹」實際前往街頭採訪時,甚至有年輕人對賴火氣很大,接受訪問時從頭酸到尾,讓辮子妹忍不住直接笑出來。

  • 賴清德討厭當「台獨金孫」?媒體人爆內幕:他曾這樣酸蔡

    賴清德討厭當「台獨金孫」?媒體人爆內幕:他曾這樣酸蔡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7日接受媒體人鄭弘儀專訪時表示,他不接受所謂「台獨金孫」的標籤,他認為台灣政治上只有「政治金童」,不可能有「台獨金孫」。名嘴黃揚明8日在《大新聞大爆卦》節目指出,政治金童是四年前媒體人周玉蔻訪問他時說出的,他就內化在心裡了。至於台獨金孫則是同年初選時被蔡英文網軍攻擊的,他很不喜歡這稱呼。所以賴清德還曾說他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就是在反酸總統蔡英文家境好。

  • 時論廣場》美中AI對話的契機(周天瑋)

    時論廣場》美中AI對話的契機(周天瑋)

    看《奧本海默》這部電影,可以回想起人類文明過去80年的僥倖,並且思考著未來的國際政治,因為AI(人工智能)粉墨登場了,而AI是下一個毀滅性武器。

  • 民眾黨盼理念價值合作 不是政治算計

    民眾黨盼理念價值合作 不是政治算計

     前總統馬英九友人、律師陳長文建議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應發起「政黨輪替大聯盟」,舉辦侯、柯、郭的「在野大決選」。侯辦回應,絕無柯侯配的可能,但是否侯柯配並未說死;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昨說,還是希望理念、價值合作,而不是單方面的喊話,或在政治上算計,給人民非常負面的形象。

  • 普丁任性侵犯中國利益 德媒:莫斯科要留意北京耐心有限

    普丁任性侵犯中國利益 德媒:莫斯科要留意北京耐心有限

    近期俄羅斯擊沉運糧前往中國的烏克蘭貨船,普丁也宣布退出黑海糧食協議,接著烏克蘭經濟部長訪問北京,普丁的一些做法似乎推進了中烏關係的正面發展。德媒對此評論稱,中國雖然支持普丁,一旦莫斯科損及北京的利益,兩國間「上不封頂」的友誼很快就出現裂痕,如果繼續下去,北京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 民調還能相信嗎

    民調還能相信嗎

     2024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自徵召後在民調呈現「腰斬現象」,對比曾是黨內最強諸侯,如今卻淪朝三暮四稱號,走向提名撤換以及人設攻擊的「議題操作」,造成支持者部分「恭默守靜」。從「議題設定」到「沉默螺旋」也讓民調成為超越選舉主軸的宣傳技巧。

  • 憂政治鬥爭過火傷國際獨特性 港建制派向北京反映

    憂政治鬥爭過火傷國際獨特性 港建制派向北京反映

     香港《明報》23日刊登一篇文章指出,立場傾向北京的建制派最近對香港未來政治走向給出建言。文中引述資深建制派人士說,不少成員私下認為,過去一年香港的「政治鬥爭已過了火位」,繼續下去會損害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獨特性,也會導致人才持續外流、損害香港競爭力,甚至淪為大陸的「二流城市」。

  • 韓國街頭布條之戰

    韓國街頭布條之戰

     新聞提要■在首爾街頭上,經常會看到懸掛著政治標語的、抗議企業的布條,愈來愈多的布條,讓首爾人感到很礙眼,卻無能為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中國特使訪烏勸和 烏克蘭:不接受失去任何領土

     中國終於對俄烏戰爭勸和做出具體行動,派出歐亞事務特使李輝於16日至17日出訪烏克蘭,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會談之後烏方表示,不會接受任何涉及失去領土的提議,鼓勵中國參與烏方和平方案。外媒指出,中國此行未顯示調停出現突破跡象。

  • 馬克宏:俄在地緣政治戰敗 淪為中國附庸

    馬克宏:俄在地緣政治戰敗 淪為中國附庸

     法國總統馬克宏當地時間14日稍早時對媒體表示,俄羅斯已經「在地緣政治上輸了」俄烏戰爭,並且淪為一種形式上的中國附庸。

  • 台海容得下兩岸一起生存發展?

    台海容得下兩岸一起生存發展?

     目前在法律上是中華民國副總統、民進黨主席的「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4月23日公開指出,太平洋很大,可容納美國與中國競爭,台海也很寬,可容納台灣和中國一起生存發展。

  • 中評論壇》國際大變局下的台灣出路

    中評論壇》國際大變局下的台灣出路

    中評智庫基金會日前與台灣國際戰略學會邀請專家學者,共同在台北舉辦論壇,深入評論、分析國際政經環境的變化對台灣的深刻影響,包括當前中美博弈和國際金融能源危機(風險)等對台灣的影響,以及台灣應有的立場與選擇。

  • 協商不等於政治談判 二軌交流促信任

    協商不等於政治談判 二軌交流促信任

     辜汪會談30周年之際,如何重啟兩岸停滯許久的協商談判?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表示,智庫及學界的二軌交流是促進雙方社會及政府理解與信任的必經之路,之後才能有序推動各級政府官員的相互交流;當前可從增加航點航班的溝通,鼓勵產業、宗教社團及學生交流互訪,及相互開放觀光旅遊團等具操作性的議題進行協商。

  • 退役上將許歷農105歲生日 力挺侯友宜選總統

    退役上將許歷農105歲生日 力挺侯友宜選總統

    甫結束四天三夜的新加坡出訪,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早就到永和替105歲退役上將、前退輔會主委許歷農祝壽,獻上生日蛋糕祝福「許老爹」平安健康,許歷農希望侯友宜年年都能來為他祝壽,並稱讚侯友宜做事務實,力挺他參選2024總統。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