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治決定論的搜尋結果,共11筆
郭台銘4月4日在美國演講斷言,以科技掛帥,以經濟做為主軸,台灣一定有未來。此話一出,一定有許多人按讚,其實完全暴露了郭台銘是政治大外行,不可能有正確的治國方略。
郭台銘4月4日在美國演講斷言,以科技掛帥,以經濟做為主軸,台灣一定有未來。此話一出,一定有許多人按讚,其實完全曝露了郭台銘是政治大外行,不可能有正確的治國方略。
法國總統大選周日(24日)舉行第二輪投票。根據最新民調顯示,現任總統馬克宏以近六成支持率領先對手雷朋(Marine Le Pen)的逾四成。不過華爾街認為,由於這次選舉正值法國內部與整個歐洲,都面臨新的經濟與政治壓力,選舉結果不到最後一刻,依然無法確定。經濟學家普遍同意,最終結果將對法國政治帶來決定性的轉折點。ING經濟學家表示,無論是誰當選,都將帶領法國走向截然不同的政治、經濟、歐洲與地緣政治軌道。
全球至少60個國家或地區,相當全球61%人口,已開始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但台灣至今仍然掛零,部立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事件,更凸顯醫護人員缺乏疫苗保護的人道危機。日前媒體傳出「晶片換疫苗」的說法,雖屬一廂情願,卻迎合了綠營主導的台灣「自豪感」,大陸則高調報導大陸台胞施打疫苗的消息,陸媒更把蔡政府是否接受大陸疫苗,視為兩岸關係能否改善的觀察點。
很遺憾川普的任期最後是以暴民衝入國會,警民雙方共5人死亡的結局收場。遺憾的不只是民主政治受到威脅與傷害,更遺憾的是在一片撻伐與封鎖之下,我們會不會失去對川普對現代民主政治甚至政治科學所帶來的衝擊進一步反思的機會。
很遺憾川普的任期最後是以暴民衝入國會,警民雙方共5人死亡的結局收場。遺憾的不只是民主政治受到威脅與傷害,更遺憾的是在一片撻伐與封鎖之下,我們會不會失去對川普對現代民主政治甚至政治科學所帶來的衝擊進一步反思的機會。
大陸電影局宣布,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金馬影展。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直言,這和台灣政治生態有關。
曾經是當年眾人皆知的第一公主、更代母職協助擔任第一夫人的朴槿惠(Park Geun-hye ),在彈劾案高票通過後,恐將面臨她奮鬥18年的政治生涯終點。根據韓國法律規定,彈劾案通過後,國家職權將交由總理代行,而朴槿惠的去留則將交由憲法法庭決定。無論她是否主動辭職下台,韓國媒體普遍認為她已經耗盡所有的政治資產,即將走向終點的時刻。
北京國際關係學院昨日舉辦「中國崩潰論到底錯在哪兒」講座,旅美學者方紹偉認為,現今網絡上流行的中國崩潰論只是單純表達政治立場,人民高喊不反腐就崩潰,其實是表達反腐的決心。政權是否會因腐敗而崩潰,則取決於領導者的統治能力。
大陸經濟的高速增長在近年已趨緩,於是許多人議論大陸是否落入和拉美國家一樣的「中等收入陷阱」,甚至有改革的聲音稱,大陸經濟成敗的關鍵在政治。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於12日閉幕,備受矚目的全面改革綱領《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透過官方公布的會議公報已基本可看到全貌。從已披露的內容可以看出,大陸在未來的改革中,「市場決定論」會起到更大的作用,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二次全面改革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