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治理念的搜尋結果,共71筆
2024連江縣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黨現任立委陳雪生力拚4連霸,民進黨由連江縣黨部主委李問2度挑戰,民眾黨亦提名連江縣黨部主委曹爾凱角逐,另公民黨則推出李克焜參選,雖是4人參選,但外界多認為仍是「三腳督」局勢。連江縣4鄉5島,選舉人數約1萬人,長期由藍營執政,綠、白2黨此次均主張政黨輪替及世代交替,能否打動選民,值得持續觀察。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遭爆料,其萬里老家是違建,過去每遇到選舉,民進黨經常挖出對手住家違建做文章,最近更炮轟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老家違建一事,批柯對違建講的話很雙標,狠酸柯政治理念禁不起考驗,沒想到,迴力鏢這麼快就射向「賴神」,民進黨反而辯稱是錯誤訊息,再次印證「雙標黨」的封號。
民進黨操控所有可以奪取政權與保住政權的工具,所有民主政治理念苟有利於我者,遵循擴張;凡不利於我者,則逾越之。司法獨立當年是攻擊維權統治的武器,從黨外到民進黨為執政前喊得震天價響;全面執政後,則指揮檢調辦案,起訴與否下指導棋,司法判決與憲法法院釋憲則施加影響。
國民黨全代會23日提名侯友宜參選2024總統,侯友宜也在全代會上與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擁抱,顯示兩人芥蒂已除;全代會並再現禿子(韓國瑜)、燕子(台中市長盧秀燕)、漢子(侯友宜)合體,令藍營、乃至於所謂的非綠陣營士氣大振。
2024年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的選舉,將於明年1月13日與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同步舉行,同時該屆選舉也為中華民國第8次正、副總統公民直選,此次也不例外的,將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來面對2024年總統大選。
在1947年爆發的二二八事件,是台灣政治發展的重要分水嶺。異於清朝時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民變,儘管老百姓要求的是政治改革,因為蔣介石派兵鎮壓及清鄉,加上隨之而來的戒嚴與白色恐怖,除了造成省籍之間的嚴重隔閡,一般相信這是台獨運動的濫觴。換句話說,所謂的「台灣人要出頭天」的訴求,已不是單純的改朝換代,而是訴諸民族自決的國際潮流,要推翻異族所強加的外來政權,打算建立「台灣人的台灣」。
白俄羅斯外交部長馬克伊(Vladimir Makei)去(2022)年11月下旬參加中亞六國集體安全公約組織會議、與俄國官員會晤,4天後突然身亡,當時外界揣測他死於心臟病發或遭到下毒,不過白俄媒體近日稱,他其實是自縊身亡,作為白俄的自由派,他對於自己打造的體系愈來愈不受控感到悲憤與痛苦,也明白自己即將大位不保。
九合一大選落幕,民進黨慘敗,僅拿下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等5縣市長。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政治評論員陳淞山28日發表評論指出,這是民進黨執政傲慢種下的警訊。若不能迅速檢討反省,恐怕就連2024的總統與立委大選都將慘敗收場,「八年魔咒」再度上演,只能換黨執政。
雲林縣長選舉,除了國民黨張麗善、民進黨劉建國2名主要政黨參選人,還有無黨籍參選人林佳瑜。林為牙醫師,目前在斗南鎮開設牙科診所,此次是第3次參選,他認為自己是平常人,但以不同的思維參與此次選舉,希望讓選民有更多的選擇,他的參選,也有可能因此產生「蝴蝶效應」,引發更多的影響。
選舉競爭激烈,各項公職席次稀少,但全台有不少縣市出現父子、兄弟等政治家族總動員參加年底大選,有的地方是兄弟輪流競選不同職務,有的則是父子政治理念不同,分道揚鑣代表不同政黨參選,直言「父子登山,各自努力」。
一樁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和祕書長蔡練生之間的家務事,竟扯上303全台大停電案,也透露出裡頭暗藏了一些不為人知的貓膩。
美、中、英、法、俄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罕見地發布《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強調使用核武的後果不堪設想,會以阻止核戰爆發作為首要責任,各國應建立互信,減低戰略風險,並致力維護世界和平。這份聲明有助全球和平穩定,卻顯露當前人類離世界大戰只有一步之遙。而台灣海峽一直是東亞「火藥桶」,近年更被評為「地球最危險之地」,兩岸執政者如何遠離戰爭災難、開創永久和平,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問:對美麗島軍法大審的辯護律師團,你有何總體評價?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備詢台,脫序怒罵國民黨籍立委鄭麗文一句「袂見笑」,粗口引發爭議。蘇揆在盛怒之下,宛如恐怖情人般,加碼翻舊帳,把自己過去曾替鄭麗文站台一事也拿出來說嘴。蘇院長此舉無非是要暗批鄭麗文是政治變色龍,但情緒性語言也同樣傷及許多綠營政要,令同黨同志尷尬不已。
筆者在同學推薦下,參加了幾次國民黨的營隊和工作坊,因緣際會與江啟臣主席有數面之雅,江有些舉動,會讓筆者覺得,還真不像在面對一個政治人物,反而比普通人更像普通人,江主席十分平易近人,套句庶民的語言就是接地氣。
台北市前黨代表趙介佑被爆涉及毒品,沒想到只是冰山一角,趙氏父子、國策顧問,牽扯出更多不堪聞問的黨內派系黑道共生圖。蔡總統眼見事態擴大出面致歉,但僅輕描淡寫將問題導向沒有落實黨內排黑條款,一副事不關己模樣。殊不知民進黨黑化不僅始於她在黨主席任內,其中的關鍵更是因蔡總統為了蓄積個人黨內實力,制衡其他派系,開門引進黑道力量所致。
港星杜汶澤最近跟隨黃秋生腳步來台發展,上月他抵台籌備新節目《尋找他媽的故事》,分享來台生活的香港人生活。早年他和「周董」周杰倫曾在《頭文字D》合作,昨(15日)他在臉書分享周董近照,大虧周杰倫發福,笑說:「這個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秋名山肥仔車神』?」
資深媒體人彭文正昨應邀至國民黨中常會專題演講,彭以《政經看民視》節目被關掉的經驗,痛批通傳會(NCC)不該以私刑關掉中天新聞台。對於中天假處分被駁,彭文正說,從蔡英文論文門案,即可看出司法人員和很多媒體從業人員一樣,甘為政治的犬馬。
網紅「館長」陳之漢中槍住院,國內政治人物輪流至醫院去探視,館長彷若台灣偉人。問題是,在槍擊案真相未明之前,首長與民代競相前往探視,這樣做妥當嗎?政治網紅化是網路世代的政治特色,政治人物講究網路聲量,刻意蹭網紅,已經讓政治專業被拋諸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