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政治邏輯的搜尋結果,共88

  • 名家觀點》趙隆:「大三角」舊稜鏡無法折射大國關係新現實

    名家觀點》趙隆:「大三角」舊稜鏡無法折射大國關係新現實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趙隆9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大國是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重要變數,其互動方式也是決定時代主題和國際秩序的關鍵因素。但一段時間以來,少數國家單純以「競爭」定義大國間關係,嘗試對曾經的「威懾與遏制」戰略再包裝,為維繫霸權理論背書,其中也包括把中美蘇「戰略三角」或「大三角」的分析架構套用在中美俄關係上。這類「大三角」舊稜鏡,無法折射大國關係新現實。

  • 占卜結果「凶」慘爆了?蔡上機揭密易經 暗戀同學秒獲解答

    占卜結果「凶」慘爆了?蔡上機揭密易經 暗戀同學秒獲解答

    談起易經,多數人都會覺得艱深奧妙難懂!易經命理老師蔡上機,應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前校長莊淇銘教授邀請,在其創意思考「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課程中,以「車禍」的時間與空間差,甚至提及宇宙星球的影響,深入淺出談《易經》的哲學邏輯,深獲研究生熱烈的好評與回響。

  • 海外看世界》日韓接近,國內政治和岸田外交的邏輯(張望)

    海外看世界》日韓接近,國內政治和岸田外交的邏輯(張望)

    日韓交惡,自2018年起持續將近5年。 兩國先是在慰安婦協定上對立,然後就二戰日本強征韓國勞工賠償問題爭執。 韓方認為:前政府和日本簽訂的慰安婦協定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日本並沒有承認強徵慰安婦的存在,而且韓國勞工的個人索賠權並沒有被放棄。 日方則認為:戰後日韓已經簽了不少相關賠償協定,且在2015年的協定中兩國當時都同意賠償問題已經解決且具不可逆轉性,但是,文政權上臺後撕毀條約拋棄共識,日方難以再與言而無信的韓方對話。

  •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台灣應成連結點 非破裂點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台灣應成連結點 非破裂點

     面對全球化走向不明、氣候風險、地緣政治、全球供應鏈斷鏈等嚴峻考驗與挑戰,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接受本報專訪直言,台灣需要有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繼續發展經濟,而且,台灣應善用自身的特殊位置,要成為全球的「連結點」、而非「破裂點」。

  • 美國會審議「新冠病毒起源法」 大陸外交部指政治操弄

    美國會審議「新冠病毒起源法」 大陸外交部指政治操弄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9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美國參議院全會日前通過「2023年新冠病毒起源法案」,認為新冠疫情可能起源於中國大陸。對此,毛寧強調,中方在新冠病毒溯源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始終支持和參與全球科學溯源,同時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政治操弄。

  • 行政體系崩壞的後果

    行政體系崩壞的後果

     藍綠惡鬥多年,台灣政治環境變得愈來愈對立。

  • 習用人將紅高於專 對外政策或更強硬

     中共新一屆領導班子日前出爐,學者指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打破「七上八下」的年齡界限,對高層領導幹部的「能上能下」建立政治標準,可能導致菁英甄補更強調「紅」高於「專」。同時,權力集中使黨內不同意見遭壓制,可預期國家對社會的控管將進一步加強,對外政策的型態也將走向更強硬的風格。

  • 中信投信:2023偏好債券、多重資產

    中信投信:2023偏好債券、多重資產

     資本市場在2022年受到全球政經環境的影響,出現股債雙跌,展望2023年,中國信託投信投資長楊定國表示,從政經環境來看,地緣政治風險將會大於經濟風險,債券市場殖利率進入甜蜜點,相對看好債券表現,應布局多重資產型基金及債券ETF,有望在不確定性高環境中,成資金避風港。

  • 荒謬的台式責任政治

    荒謬的台式責任政治

     九合一選舉落幕,民進黨雪崩潰敗,寫下創黨36年來最慘紀錄。蔡英文宣布辭去黨主席,為敗選負責,但她以國內外情勢險峻需要穩定內閣為由,慰留蘇貞昌。同時,民進黨內部檢討敗選責任,聚焦「林智堅一人毀兩都,黨放任側翼出征」,重砲轟擊英系要角。

  • 國安局:中共人事布局 首重政治忠誠

     國安局副局長陳進廣24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中共20大常委名單,是貫徹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意志,以政治忠誠度為主要判斷,未來將會密切觀察中共對台戰略發展。

  • 股市變化有邏輯嗎?

    股市變化有邏輯嗎?

     2020年元月底道瓊指數還達28,859點,在疫情蔓延下,恐慌加劇,2月27日美股大跌1,190點,3月9日重挫2,013點,道瓊啟動熔斷機制,3月12日再跌2,352點,經連日劇降,3月23日道瓊降至18,591點,當晚美聯準會宣布無限QE,次日美股大漲2,112點。

  • 神邏輯!翁達瑞:中華職棒「為政治鬥爭」大張旗鼓停賽

    神邏輯!翁達瑞:中華職棒「為政治鬥爭」大張旗鼓停賽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近日為了新竹棒球場事件二度道歉,但一名自稱旅美教授的「翁達瑞」分析,中華職棒3名球員受傷,「都是運動常見的皮肉之痛」,認為是中華職棒為此停賽小題大作,「而且背後有不良的政治動機」。文章一出引發各界罵聲連連,資深球評許維智則認為,危機就是轉機。

  • 新聞透視》為救林智堅 蔡政府替大學自治送終

    新聞透視》為救林智堅 蔡政府替大學自治送終

     林智堅深陷論文門和球場門的雙重政治風暴,民進黨連日來為了幫忙解套,政治動作不斷,甚至公然要求台灣最高學府的台灣大學,要用政治顏色來決定論文的審查委員,為了救林智堅1人,不惜替大學自治送終!

  • 社評/從台灣看習近平香港講話

    社評/從台灣看習近平香港講話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坐高鐵赴香港參加回歸25周年紀念儀式並發表講話,他雖未提及統一台灣或兩岸關係,符合中共政治慣例,但這篇講話代表大陸領導人對香港前景的判斷與規畫,對台灣摸索兩岸關係的未來應有參照的價值。

  • 前官員禁危害國安談話?挨批妨礙言論自由

    前官員禁危害國安談話?挨批妨礙言論自由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指出,俄烏開戰後,不少前官員及退將發表不利我方言論,之前還稱共機有權巡邏我空域,因此他提案修法,限制曾負責國安的相關人員,不得散播危害國家安全或主權言論。但國民黨立委李德維痛批,這是妨礙言論自由。

  • 社評/大陸反腐與政改十年之後

    社評/大陸反腐與政改十年之後

     觀察和討論大陸政治,「反腐」與「政改」是繞不開的兩大問題,也是中共執政以來的兩個難關。習近平執政的第二個五年即將屆滿,台灣由於夾在中西方意識形態交鋒最前沿,很難以平常心客觀看待十年來大陸體制和治理的現況。事實上,今天的中共和十年前已大不相同,習近平一手整頓官箴嚴厲反貪,一手運用科技力量建構扁平化數位政務平台,一次性解決了兩大難題。

  • 黃介正:慎防兩岸經貿脫勾、政治脫中

    黃介正:慎防兩岸經貿脫勾、政治脫中

     面對《上海公報》50周年後兩岸關係可能發展,民眾黨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委趙麟提出,維持現狀反而會被大陸視為走向台獨。追求「統一」讓大陸放心,反而能達到「維持現狀」的目的。追求「急獨」則加速統一。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則觀察到美國一中政策有「異化」現象,華盛頓有批人正醞釀要把一中解釋成「台灣脫中」。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