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政策監管的搜尋結果,共699

  • 理專與客戶異常資金往來 銀行挨罰

     金管會8日公布,台新銀行前蘇姓理專與客戶間有異常資金往來,11年間所涉金額1,617萬元,客戶反映給銀行才爆發,但金管會考量理專未將錢放入自己口袋,而是「求好心切」,台新銀行事後也有積極處理,因此金管會考量後開罰800萬元。

  • 釐清信貸、房市 陸展開調查

     在外部市場前景難料下,大陸解封後的經濟反彈不如外界預期,內需消費疲軟,房市依然陷於泥淖。為了解經濟真實情況,大陸多地金融監管部門近期針對當前經濟信貸需求、房地產市場、金融風險變化等情況展開調研。

  • 工商社論》數位化亂流衝擊 跨部會監理勢在必行

    工商社論》數位化亂流衝擊 跨部會監理勢在必行

     數位化時代,除了國界日益模糊,產業界定也比過去更加複雜,從延燒已久的虛擬貨幣之亂、近期的台灣網路借貸媒合平台imB吸金風波,到當紅的蘋果(Apple)聯手高盛推年利率4.15%儲蓄帳戶,都凸顯金融監理的難度高於過往,且相關主管機關面臨的挑戰將來自全球而非僅於國內。台灣政府應積極正視數位監理議題,及早因應。

  • 華爾街資本要求 美擬強制升20%

     今年3月金融業掀起矽谷銀行(SVB)等中型銀行接連倒閉的風暴後,據傳美國監管機關為強化金融系統的韌性,準備強制華爾街大型銀行將資本要求提高20%。

  • 紐時:中國科技巨頭業績緩慢回暖 經濟復蘇面臨艱難轉型

    紐時:中國科技巨頭業績緩慢回暖 經濟復蘇面臨艱難轉型

    在疫情期間幾家中國最大的網路公司的前途呈現一片黯淡,除了官方的清零政策壓制了產品銷售,對科技業者加強監管措施也讓網路科技業巨頭們的股價跌至多年來最低水平。但隨著經濟重新開放,中國科技巨頭最新發布的財報已開始出現復蘇的跡象,但是步伐並不均衡,顯示這些科技業者可能會面臨艱難的轉型期。

  • 產經解析-總體經濟走勢波動 陸復甦仍具潛力

     2023年已過接近一半,未來周期的主題變化或會為市場帶來一定影響,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變動。另一方面,下一個金融周期,即未來五至十年,有許多關鍵主題變化,包括中國崛起、氣候變遷、人口結構和債務,預計資源和資本密集度將大幅增加。這些結構性變化,帶來不少總體經濟和市場影響,包括通膨將更高且更波動、利率周期波動性增加、資產相關性提高、股票倍數受壓、市場迎來新領導者,以及中美之間的周期差異擴大。

  • 陸政策利多一波波 A股不看淡

     大陸第一季經濟形勢穩中向好,近期國常會及國務院釋放的訊息,可看出政策維持積極,一方面延續減稅降費政策緩解企業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擴大消費及投資政策,刺激整體內需回溫,投資人可長線布局陸股。

  • 台美貿易倡議第二階段 四議題優先

    台美貿易倡議第二階段 四議題優先

     行政院政委、經貿辦總談判代表鄧振中率團赴美國參加「Select USA」投資峰會,並於7日返台。他受訪時表示,該次有三成果,除了讓我國企業界跟美國企業接觸,更重要是在台美避免雙重課稅議題更往前一步,並就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有做進度交換,雙方除了有共識要盡速簽署第一階段成果的BTA(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也會盡速啟動第二階段談判。

  • AI崛起 G7列五監管原則

    AI崛起 G7列五監管原則

     七大工業國(G7)上周末(4月29日)在日本結束為期兩天的部長級會議,特別針對近來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AI)產業商討監管政策,並同意提倡「負責的AI應用」,即在鼓勵AI研發的同時加強各項風險控管。外界則將之視為G7打算先行制定有關AI生態的國際標準。

  • AI產業監管政策G7有共識 點出五大原則

    七大工業國(G7)上周末在日本結束為期兩天的部長級會議,特別針對近來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AI)產業商討監管政策,並同意提倡「負責的AI應用」,在鼓勵AI研發的同時加強各項風險控管。

  • 矽谷銀行倒閉 Fed歸咎川普放鬆監管

    矽谷銀行倒閉 Fed歸咎川普放鬆監管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28日公布了對上個月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倒閉事件的第一份正式官方評估結果報告。報告在承認聯準會自身疏失、將進一步加強銀行業監管的同時,也批評前總統川普任內聯準會監管不力,是矽谷銀行倒閉的主要原因之一。

  • 陸港觀盤-疫情結束+政策放鬆 陸股低接時機到

     揮別過去兩年疫情及監管陰影,加上寬鬆的政策支撐,讓大陸股市今年再現一絲曙光。但過去每逢政府推出支持政策時,市場都會一片叫好,今年卻意外的冷清,主要是因為經濟還未全面復甦,大家信心度不足,民眾還在觀察官員做了什麼,而不只是說了什麼。只要看清政府做了什麼,經濟穩定下來、民眾和市場信心恢復,大陸股市仍有很好的表現空間。

  • 三力驅動 減碳產業長線佳

    三力驅動 減碳產業長線佳

     近期全球股市轉趨震盪整理,但減碳與淨零排放為最重要的發展趨勢。投信法人指出,減碳在幾大驅動因子為政策監管、科技及消費者行為改變的帶動下,長線成長前景良好,隨減碳淨零已成為全球政府、企業與投資者共識,建議可趁近期股市拉回時進場布局。

  • 美國商會:政府對企業獲利威脅升高

     根據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最新研究,稅制改革、監管執法及政府政策轉向等因素,帶給企業獲利的威脅,與10年前相比明顯升高。

  • 防肥貓 藍營提盈餘替員工加薪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0日將審查《證交稅條例》,將權證避險證交稅率從千分之3降至千分1外;也將審查國民黨團所提《證交法》修正案,重點為鼓勵獲利與員工分享,上市櫃公司盈餘提撥一定比率作為員工加薪;及在年報當中揭露董監事個別酬金,供外界監督。

  • 永續投資成顯學 減碳產業靚

    永續投資成顯學 減碳產業靚

     近期全球股市轉趨震盪整理,但減碳與淨零排放持續推進,成為最重要的發展趨勢。投信法人指出,減碳題材有三大驅動因子,包括政策監管、科技及消費者行為改變的帶動下,長線成長前景良好,永續投資已成顯學,建議可趁近期股市拉回時進場布局。

  • 工商社論》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牛步化如何解?

    工商社論》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牛步化如何解?

     臺灣金融科技監理沙盒創新實驗專法:「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於2018年4月30日開始施行,並受理監理沙盒申請案。統計至2022年底,金融監理沙盒實驗申請案共計16件,核准九件且都已出沙盒,四件則已經落地,否准二件,自行撤回申請共四件,另外尚有一件正在審核中。值得關注的是,近兩年沙盒陷入掛蛋的窘境,可見臺灣金融科技發展不但牛步化,且創新動能成效極待改善。

  • 通膨新數據 估美續熱、歐降溫

    通膨新數據 估美續熱、歐降溫

     通膨戲碼本周將再度登場,歐美周五(31日)都將公布最新通膨數據,其中美國持續火熱、歐洲則略為降溫,儘管如此由於兩者預料都將大幅高出目標,使得歐美貨幣政策繼續在抗通膨與維持金融穩定間進退兩難。

  • 中財辦:陸成國際金融避風港

    中財辦:陸成國際金融避風港

     對於通膨威脅會否影響以「穩經濟」作為首要目標的中國,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25日向外商喊話強調,當前中國是國際金融安全的避風港,沒有明顯通膨或通縮的壓力,貨幣政策具有較大的迴旋餘地,今年經濟成長保持5%左右有把握做到,歡迎各國企業來中國投資。

  • 完善制度 防範風險 北京推動金融監管接軌國際

    完善制度 防範風險 北京推動金融監管接軌國際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3年會18日開幕,中國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出席表示,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快速升息可能導致新一輪危機,並外溢到新興市場。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夏先德也說,全球高利率環境還將持續,各國需防範金融風險水落石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曹宇稱,推動監管規則與國際接軌,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將在氣候變化、綠色金融、數位經濟等領域探索嘗試。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