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經的搜尋結果,共754筆
2023年,「罷工」似乎將成為歐洲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1月迄今,歐洲多國人民苦於去年下半年的能源通膨,街頭抗爭活動一波波;法國勞工在近日發動第二波反年金改革大罷工,殃及供電與大眾運輸;英國各地教師與火車司機為了爭取加薪,也發起新的罷工行動,規模創2011年來之最。罷工導致政經風暴山雨欲來,變成各國領導人的政治難題。
隨著俄烏戰局的膠著,它的蝴蝶效應也在持續擴大中,而其也直接地牽動全球的地緣政治及經濟,大戰是否會爆發,是2023年的通關密語。
內政部昨日公布2022年全台建物買賣移轉量計31.8萬棟,年減8.6%,較2021年減少約3萬棟,相當蒸發台北巿一年量能,不但寫下3年來新低量,更為近6年首度衰退的一年,顯示在政經干擾下,房市買氣已明顯轉趨保守。
根據實價租賃資料顯示,2022年辦公室租賃最高單價是國泰置地廣場每坪4780元,商務住宅最高價則是新光信義傑仕堡,實價最高價每坪3977元,至於2022年雖然疫情衝擊與消費疲弱,但北市仍有3筆實價租金單坪超過一萬元,分別位於中山商圈、東區與信義市府商圈。
台電預測過年用電量減少,電壓升高,因此呼籲民眾年假出門前,最好先拔掉家中電源插座。另外,風光在春節期間發電量占比也會創紀錄。電力專家表示,電壓升高超過一成已經明確違法了,台電不能只叫民眾自救,而自己繼續違法。
前副總統呂秀蓮今接受媒體主人黃光芹專訪時,提到各政黨2024總統人選認為,放眼藍綠,賴清德從政經驗最完善;呂還說,「我也欽佩他」,起碼在很多人選擇去台大念EMBA時,賴從政時,選擇寒暑假跑去念哈佛大學拿學位。
政府稅收超徵,從還稅於民開始引起各種議論,蘇貞昌昨說超徵是因為經濟成長率超乎預期,但卻被學者批評是財政部預測模式過於粗糙,蘇貞昌回應,對照整個發展,馬英九執政8年負債1.7兆元,而蔡英文總統執政至今債務僅增加3千億,當中還包含防疫紓困的8千4百億元,就可以知道有多麼不簡單。
彭文正提出確認蔡英文總統的英國倫敦大學政經學院(LSE)博士論文不存在之訴,台北地方法院23日宣判,宣判前旁聽民眾在法官內手舉標語,並有人穿博士服來聆判;法官張詠惠制止法庭內舉標語的行為後,隨即宣示駁回訴訟的主文,彭的律師張靜憤怒地叫喊,給判決理由說明。
蔡英文總統的英國倫敦大學政經學院(LSE)博士論文不存在之訴,台北地院日前開庭時,蔡的律師拿出1983年蔡的論文「原稿」供調查;法官張詠惠判決後也表明經勘驗難認是蔡英文提給校方的審核的正式合格論文,但是原稿。
中共20大後等全球政經局勢萬變,讓台灣赴美國置產及移⺠又成為熱門話題。科技房產新創公司「FUNWOO」觀察到,近日有台中客戶,要求賣掉台灣一半房產,轉而將標的物放眼海外市場,以該公司為例,近期美國成交房產標的約占8成,當中有9成為投資用途。
本屆世足賽在波灣地區的卡達舉行,儘管國家不大,卻展現十足富裕和先進,去年10月世界博覽會也在這區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舉行,凸顯因產油而富裕的波灣地區,正努力擺脫僅依賴石油的經濟體質和國際觀感,以舉辦大型賽事、國際活動和政經峰會,躋身國際舞台並提升其知名度,激勵波灣富裕債也踢出績效第一。
高雄市長陳其邁在首任屆滿前夕率市府行政暨國際處、海洋局團隊出訪日本,參訪豐洲市場作為前鎮漁港多功能水產品運銷中心新建規畫參考。而他也確定25日就職日不另辦就職典禮,簡單宣誓後開市政會議直接上工。
資本市場在2022年受到全球政經環境的影響,出現股債雙跌的罕見情形,展望2023年,法人表示,從政經環境來看,地緣政治風險將會大於經濟風險,債券市場殖利率進入甜蜜點,相對看好債券的表現,應布局多重資產型基金及債券ETF,有望在不確定性高的環境當中,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資本市場在2022年受到全球政經環境的影響,出現股債雙跌,展望2023年,中國信託投信投資長楊定國表示,從政經環境來看,地緣政治風險將會大於經濟風險,債券市場殖利率進入甜蜜點,相對看好債券表現,應布局多重資產型基金及債券ETF,有望在不確定性高環境中,成資金避風港。
資深媒體人彭文正提出確認蔡英文總統的英國倫敦大學政經學院(LSE)博士論文不存在之訴,爭訟3年,台北地方法院30日要勘驗蔡的博士論文正本,並讓彭及蔡的律師各自表達意見,不過,彭文正29日已透過視訊表達,法官應該傳喚蔡英文總統到庭,說明論文在哪?
資深媒體人彭文正提出確認蔡英文總統的博士論文不存在之訴,蔡的律師30日拿出1983年蔡的博士論文原稿,供法院進行證據調查,而這「原稿」就是2019年總統府記者會提出版本,但彭的律師認為,這只是草稿不是取得博士的論文。
過去2年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面臨更多挑戰,政經秩序正在劇烈變動中,在此情勢下投資人該如何調整資產配置?台北富邦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吳傳文於「2023富邦財經趨勢論壇」表示,投資人可以留意5大趨勢:人口老化、工業革命4.0、地球永續、民主vs.極權、揮別低利,並從中發現投資機會,如長照、醫療、工業機器人、再生能源、航太國防、優質債券等,此外,需注意可能出現的風險,如中國地產泡沫的爆破、能源危機威脅下歐洲面臨的經濟衰退、地緣政治緊張造成的供給斷鏈以及因債務上限危機影響美股短期的投資信心。外匯市場方面,美國實質利率維持高檔,美元具利差優勢;日本央行超級寬鬆政策有望轉向,日圓下檔將獲得支撐。
全球新冠疫情趨緩,各國邊境鬆綁,實體商務活動逐漸恢復之際,國際政經情勢卻動盪不安。俄烏衝突未歇,國際油價攀升,嚴重影響能源價格與供應商進口成本,引發通膨與消費緊縮;加上美中科技戰升溫,打造韌性供應鏈成一大課題。為協助中小企業明辨最新經貿情勢,克服地緣政治與經濟變化風險,貿協周四邀請財經趨勢專家、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進行專題演講,藉由觀測2023全球經貿情勢與地緣政經熱點議題,提出3大經濟趨勢心得分享,提供企業未來商機布局的參考依據,吸引逾200人報名參加。
財政部部長蘇建榮3日赴立法院財委會專題報告,重點在於說明政府穩定股市政策措施與效益。財政部報告顯示,台股今年以來跌幅28.44%,相較於美股費城半導體、那斯達克,跌幅較輕,顯示國安基金護盤初步發揮了穩盤效果。
中美角力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後越演越烈。《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執政十年來,加強中國的軍事力量、重構經濟,並以意識形態更加堅定的中共領導為核心重塑社會,這一系列行動目的是為確保中國自1979年以來首次準備好在必要時進行戰鬥,確保中國在與西方的對抗中獲勝,或至少能夠經受住這種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