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教學革新的搜尋結果,共47筆
太醫(4126)與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合作簽署醫材應用開發暨人才培育交流計畫,雙方將持續推展產學界專家協同教學實務訓練計畫,產學界跨域合作以發揮技術研發應用,擴展質量兼具的教育及商業智財價值。
遠見雜誌「企業最愛大學生」大調查結果出爐,南臺科技大學在私立科大一舉拿下「工程學群」及「資訊學群」雙冠王,「商管學群」榮獲私立科大第二,顯見該校多年來教學革新成果發酵,預期未來將會有更突出的表現。
美國常春藤等名校因COVID-19疫情錄取率創史上新低,然而東海大學建築系學生2022年錄取哈佛、麻省理工、哥倫比亞大學及康乃爾大學等常春藤名校,絲毫不受疫情影響屢創佳績。同時,工工系、物理系、外文系、國際學院學生亦屢獲柏克萊、喬治亞、紐約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等名校入學許可。
遠見雜誌「企業最愛大學生」大調查日前結果出爐,南臺科技大學在私立科大一舉拿下「工程學群」及「資訊學群」雙冠王,「商管學群」榮獲私立科大第二,顯見該校多年來教學革新成果發酵,預期未來將會有更突出的表現。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HE)28日公布世界「2022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成功大學、台灣大學,分別擠進全球百大為國內一、二名,東海大學、陽明交大及台北醫學大學,並列國內第三名,為全球101~200名。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HE)於28日凌晨公布世界「2022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國內成功大學、台灣大學分別擠進全球百大為國內一、二名,東海大學、陽明交大、臺北醫學大學並列國內第三名,其中東海大學為非醫藥類大學第一名,全球101-200名。為了實踐大學的永續責任,東海大學成立永續發展辦公室,今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共同簽署「大學永續發展倡議書」,並宣布啟動「智慧淨零服務聯盟」和「企業永續影響力聯盟」,產學研社攜手解決當前SDGs與ESG關鍵議題。
嘉義市政府引進國家教育研究院資源,市長黃敏惠與國教院長林崇熙於9日簽訂落實108課綱「基地縣市」合作備忘錄及揭牌,並授予民族國小、南興國中兩校「基地學校」牌匾,嘉義市成為全國第一個基地縣市。
教師節前後,網路上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教師節祝福,有來自學生或家長的,也有來自學校或政府的,當然也少不了企業商家,想搭著感恩回饋的心來振興一下經濟的!一直銘記著幾位老師在求學過程中給予的指導,投身教育事業、為人父母後,更深刻感受教育現場老師的辛苦,也真心感謝所有努力付出的老師!
《遠見雜誌》日前公布「2021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南臺科大連續四年蟬聯「文法商大學類」全國科技大學第一。此外,南臺科大於「技職大學30強」中,排名第11,超越許多國立科大,顯見該校在董事長張信雄與校長盧燈茂的領導以及教育部近年來推動一系列教學卓越計畫、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高教深耕計畫及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補助挹注下,辦學績效已經獲得豐碩成果廣為各界肯定。
遠見雜誌「2021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南臺科大連續四年蟬聯「文法商大學類」全國科技大學第一。此外,南臺科大於「技職大學30強」中,排名第11,超越許多國立科大,凸顯該校紮實的辦學實力。
群益金鼎證券4月28日舉辦「群益愛閱讀」啟動儀式,前進新北市有木國小捐助閱讀教育經費,宣示2021年的捐贈範圍將由去年的九所小學擴及至全台灣北中南東共十五所小學,由各地分公司認養擔任志工,鼓勵學童閱讀,希望能拋磚引玉,引起社會共鳴,共同來關心偏鄉教育。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21)日舉行「新世代的機會在哪裡」座談會,董事長黃昆輝在致詞時提到,科技發展與產經結構變化快速,「人工智慧」(AI)與「資訊與通訊技術」(ICTs)也改變產業工作型態與用人需求,新世代不但心理不確定感增加,還要迎接許多新的挑戰。
南臺科大於10月7日舉行2020國際設計競賽成果發表記者會,由南臺科大校長盧燈茂博士,率領該校數位設計學院葉禾田院長,與相關指導獲獎教師們一同出席,並邀請參與同學們列席共同見證榮耀。
國立台灣大學近日頻傳捷報,先是6月QS世界大學排名衝出第66名,2日晚間又獲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全球大學排名第97,都是史上最佳成績。台大校長管中閔表示,這次主要是教學研究成績帶動,前校長李嗣涔則期許台大創校百年即2028年進入全球前50名,管中閔笑稱這正是他心中訂下的目標,「我跟李前校長沒有套招喔。」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首創「創旗山」夏日聯合課程,18名專長為管理、文史哲、社會學等不同學術領域的教師,暑假期間帶領44名學生到高雄旗山踏查訪談在地人事物,挖掘地方人文底蘊,設計思考梳理地方文化特色,共創行銷旗山的地方誌。
南臺科大以工科起家,一直以回歸技職教育本色,強化學生實作能力之培養為教學主軸。多年來校方以學生畢業專題的方式,提供充裕之專題製作材料費,鼓勵學生參與國內外各類專題製作競賽,如獲得第19屆「旺宏金矽獎—半導體設計與應用大賽」評審團鑽石大賞殊榮的作品「基於波束成型技術之人工智慧人聲分離系統」,前科技部長陳良基更在臉書上表示,這是將近20年以來,第一次看到科技大學學生擊敗頂尖大學團隊,參賽的同學因而獲得教育部「技職達人」之榮譽,顯然南臺科大已經為學生鋪設好一條進軍科技產業的康莊大道。
新光投信與東方線上合作,今(6/30)公布宅經濟趨勢大解析,根據東方線上調查資料顯示,疫情期間,家是唯一安心的場所,帶動民眾宅居行為,新光投信研究發現,疫情下消費活動,除宅經濟爆發外,疫後全球將出現4大新常態,將有更多宅經濟受惠股票「疫」軍突起,股價「疫」鳴驚人,新光投信看好宅經濟初露鋒芒,將募集國內第一檔「新光全球宅經濟基金」,7月6日正式開賣。
新冠疫情為今年的投資市場投下震撼彈,國際貨幣基金(IMF)在端午連假期間,再下修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從4月的-3%下修至-4.9%。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認為,因應疫情對經濟濟的衝擊,全球政府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上都繼續支撐經濟成長,因此,下半年全球資本市場仍將是高姿態整理,第二次疫情對市場的影響用4個字來形容為「有驚無險」。投資人此時要留意的是轉換投資標的。以新光投信而言,持續看好「宅經濟」的長線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