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教育部官員的搜尋結果,共167筆
隨著傳統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包括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等不同階層的學校,都陸續進入寒假。而在這例行年假屆臨的同時,今年在大學教育領域,卻有一個異於往昔的特殊訊息,引發台灣高教界的高度關注,並值得即將沉浸於新年節慶團圓喜樂氛圍的各界人士的正視與省思。
台灣大學8月9日認定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在該校國發所的碩士論文抄襲,並撤銷他的碩士學位,但林智堅表示不服,在近1個月後提出訴願。教育部證實,已在9月5日收到林智堅的訴願書,後續將依訴願法、行政院及各級行政機關訴願審議委員會審議規則規定辦理審議事項。
少子化導致近來不斷傳出私校退場或合併,在立法院三讀通過〈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後,教育部近日也在網站公告,將再擬定6部子法,其中的〈教育部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草案也進入預告階段,將研擬審議會設置15至25名委員,由當中1人擔任召集人,由教育部指派。
台灣首府大學宣布停辦,引發師生反彈,台首大校長張淑中23日表示,未來台首大如果奉教育部核定停辦,會向教育部極力建議,讓同學們能在「原校上課、他校畢業」。對此,學生自救會回應「不接受」,認為尚未看到校方提停辦計畫書佐證前,一切都是空口說白話。
台灣首府大學日前告訴學生要停辦,學生自救會赴立法院並和教育部官員會談,育部承諾,台首大若提出停辦計畫,教育部會以保障師生的權益為第一優先,同時只要外籍生學籍還在,就不會被遣返回國。
數年前「拔管」與「挺管」兩派人士相爭,使得當時台大校長遴選廣受社會關注,最後以教育部長葉俊榮去職,避免政治黑手介入告終。隨著管中閔校長無意續任,台大今年又啟動了遴選程序。無獨有偶,政大也正進行校長遴選作業。兩所首屈一指的國立大學相繼在今年要選出新校長,不僅因為它們每年由政府編列和補助超過百億預算,更因為它們會培育出影響台灣未來30年的人才,值得社會了解與關心。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審查《國民教育法》修正草案,不過審到第6條時,教育部官員卻說可否等行政院版來時一起討論。此舉惹惱教文會召委、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她痛批教育部有自己版本卻不拿出來,要讓大家白忙一場,「是在把我當細漢仔」,一定要讓教育部付出代價。教育部次長蔡清華則頻頻道歉,但仍難以化解林奕華的憤怒。
網紅「雪乳戰神」郭鬼鬼前(15)日才在臉書秀出大學聘書,從cosplay的廟會「阿鬼師」升格成為高苑科技大學「金融科技與創新管理中心」的業界講師,同時也難得曝露了鬼鬼的本名叫「郭家吟」;她開心地要粉絲叫她「鬼老師」,隨文並搭配爆青筋G級UU與聘書的合照,畫面太美讓粉絲噴鼻血。然而,今(17)日中午她因為收到「某某部」來函關切,無奈將照片下架,但仍留言怒嗆教育部長「封建時代嗎?」
就在教育部於上(12)月28日公布110學年度「大專新生註冊率」,各學制合計共有高達106班註冊率「掛零」之「壞消息」的同時,教育部官員接力緩頰表示:「註冊率不是判斷學校好壞的唯一指標」,建議學生和家長選擇學校時,可搭配「財務」、教學品質等指標一同評估。
在大陸「雙減」政策要求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猶如遭逢大滅絕,數量急速縮減。大陸教育部官員21日表示,大陸在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上取得明顯進展,目前線上線下的校外培訓機構,均被大幅壓減達八成以上。
高教工會昨指控,過去25年來,有34位從教育部退休的高官轉任私校當「門神」,不但影響大學學術探討,原本應該寧靜的校園也因此產生「過動」現象。教育部表示,軍公教退休人員到私校任職,4年來減少45%。
高教工會今指控,過去25年來,有34位從教育部退休的高官轉任私校當「門神」,影響大學學術探討,學校為達到績效而不斷動員師生去做一些事情,造成校園「過動」現象。教育部對此表示,已積極研議並落實相關措施,減少退休人員離職後再任私校情形。
2.5萬件高中學習歷程檔案遺失,包含立委與家長團體質疑,教育部勞師動眾要求師生重新上傳,資料可修改也可補充,公平性在哪裡?教育部表示,資料重新上傳不影響公平性,若各大學不以此取才,將評估調減申請入學招生名額;招聯會則表示,明年申請入學規則不變,不受此次事件影響。
境外生苦盼回台多時,教育部昨晚指出,指揮中心已批核境外生與華語獎學金學生來台,但不包含交換交流生與華語生,教育部依指揮中心意見,修正境外生申請回台相關防疫作業,預計將在23日統一發文部公文給各大專校院,請各校重啟境外生入境,並通知境外生準備返校。
國中會考今、明兩天舉行,教育部官員表示,今年國中會考全國逾20萬名考生分別在18個考區、225個考場應試,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升級,並出現多起本土感染事件,配合中央防疫,不開放陪考,考生如於考試期間確診,導致連補考都無法參加,將採專案處理,以確保學生就學權益。
為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教育部官員昨日表示,自民國110年起,擴增外籍英語教學人力,並補助各地方政府所轄國民中小學校,引進300名外籍英語教學人員。
台灣半導體產業閃耀全球,但多家半導體龍頭都曾反映「人才荒」。為培育專業人才,教育部提出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而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18日邀集相關部會,與台積電、聯發科、聯電、力積電等半導體公司高層研商成立「半導體學院」來解決人才問題。
立法委員周春米9日會勘屏東縣高樹國小等學校的操場跑道,發現許多操場破洞、龜裂情形嚴重,連陪同小孩到學校活動的家長們都嚇一跳,驚呼「是要培養小朋友參加越野障礙比賽嗎?」她將要求教育部盡快通過「操場整建專案」。
疫情再起、新台幣匯率升值、原物料及運費飆漲,不少工具機業者經營陷入苦戰。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帶隊與教育部會商達成共識,教育部釋出工具機實習設備採購案剩餘近20億元,交由學校自行採購國產的工具機及追加採購配備及零件,2021年四月底前完成,也幫助工具機業度過難關。
因應半導體產業人才不足,教育部官員表示,將採漸進擴增大專院校半導體領域招生名額方式解決問題,109學年度擴充資通訊領域系所招生名額10%至15%,共擴充3,129名,110學年度擴充領域由資通訊擴大為半導體、AI及機械領域,後續視整體人才培育情形再調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