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整體供應量的搜尋結果,共128筆
烏俄戰起,國際政經情勢快速轉變,台灣角色日益受國際重視;而讓國際肯認台灣重要性的原因,最關鍵的還是因為台積電,或者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的地位。近幾年來,也有台灣須造出更多護國神山的倡議,但有識者都知道,這幾乎不可能!不過,讓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先進製程技術持續領先,持續提升應用晶片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同時延伸連結友台國家共同產業發展,卻有其可行性。
新聞提要■在德國終結核能時代之際,芬蘭正式啟用歐洲最大核反應爐,希望確保自身能源的安全穩定。
英利-KY(2239)公布2022年財報,全年營收227.8億元,年增12.3%,稅後歸屬母公司淨利1.38億元,年減79.2%,每股盈餘1.17元。公司指出,去年疫情造成的影響已逐漸減少,英利-KY過去幾年積極拓展電動車新客戶,在2022年也在新客戶及電動車零件的交付上取得不錯的提升,電動車營收占比已經達20%以上,2023年也會有更多的車型零件項目進入量產,公司在保有整車車身結構零件配套優勢下,將逐步擴展電動車客戶供貨規模。
在南非、俄羅斯兩大鉑金生產國產量受限,且電動車需求快速成長的情況下,全球鉑金市場供不應求日漸嚴重,將使今年鉑金價格飆高。
美國最大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與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周四宣布達成一項長期獨家供應協議,由格羅方德為通用各電子產品供應商生產半導體,且這些電子零件將在格羅方德位於美國紐約州北部的工廠生產。
大陸房企調研機構中指研究院6日最新報告顯示,大陸1月房市受到春節假期影響,成交量和上月及上年同期相比顯著下跌。不僅二、三線城市整體成交量大幅下滑,就連一線城市的深圳也同樣冷清,和上年同期相比更驟降6成。
中美對立之下,為了防止供應鏈中斷的風險擴大至液化天然氣(LNG),且能在數十年內穩定採購以作發電燃料等用途,中國各能源企業正在增加液化天然氣的長期採購合約。截至2022年底的2年裡,中國企業簽署的採購合約量達到每年近5000萬噸,佔世界整體的4成,供應商從美國和俄羅斯擴大至中東。日媒指出,作為大宗買家,中國的影響力正在提高。
半導體產業面臨供過於求、客戶砍單危機,其中規模達1600億美元(約新台幣4.8兆)的記憶體晶片淪為重災區,根據外媒預估,記憶體業者包括三星在內,今年整體營業虧損將達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20億)新高。集邦科技分析師示警,記憶體晶片這波價格跌勢還沒有看到盡頭,去年崩跌40%後,今年首季恐再跌23%。
康舒(6282)車用電子及新能源領域佈局成果開始顯現,康舒董事長許介立表示,今年美國汽車客戶對我們需求提升,且日本客戶將於農曆年後開始量產,希望3年後車電佔公司營收比重達8%到10%,新能源事業今年也會有較大的轉型,我們將轉為輕資產管理,希望能在電源服務與電網管理上提供客戶很好的解決方案。
隨著傳統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包括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等不同階層的學校,都陸續進入寒假。而在這例行年假屆臨的同時,今年在大學教育領域,卻有一個異於往昔的特殊訊息,引發台灣高教界的高度關注,並值得即將沉浸於新年節慶團圓喜樂氛圍的各界人士的正視與省思。
台灣廚衛電領導品牌-櫻花(9911)因應逐年成長的整體廚房市場需求,以及未來幾年的交屋潮,將砸下六億元重金打造台中霧峰新廠,預計農曆春節過後動工興建,最快2024年投產,年產能可望提高到五萬套,年產值上看30億元以上,助攻集團未來的營收表現。
全球汽車生產2022年逐步復甦,卻因晶片缺貨,產量不如預期。法人指出,隨著晶片供應逐漸回到正軌,2023年整體汽車出貨量有望持續攀升,其中電動車在各國政府及車廠大力推動下,將出現明顯成長,可用電動車ETF搶先布局。
據TrendForce研究,2022年受到全球政經局勢動盪影響,監視器(Monitor)面板出貨量逐季衰退,全年僅約1.58億片,年減8.8%,惟2023年衰退幅度可望收斂至5.8%。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預測,明年底前印度5G手機出貨量將超越4G手機,主因是5G網路快速普及且低價品牌5G手機熱賣。該機構表示今年受到上游供應鏈及經濟不景氣影響,印度整體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下滑,但5G網路將帶動明年手機需求。在單價低於2萬盧比(約242美元)的低價手機當中,5G手機占比可望在明年達到30%,高於去年的4%。
TrendForce估計指出,2022年受到全球政經局勢動盪影響,監視器面板出貨量逐季衰退,全年僅約1.58億片,年減8.8%。2023年第1季預估將會是出貨量谷底,後續有望逐季爬升,預估2023年全年出貨量約1.49億片,年減幅收斂至5.8%。
2023年1月即將舉行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傳出Sony將與Honda聯手舉辦發表會,攜手亮相電動車新產品,為此一上年度快速成長的市場拋下震撼彈,引起台灣電動車相關業者矚目,尤其是半導體供應鏈,可望全面迎接電動車新商機,整體產值持續看增。
市調單位指出,10月筆電面板出貨量1,350萬片,月減16.1%、年減45.0%,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出貨同期新低。而今年第四季受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以及整體供應鏈高庫存影響,筆電面板出貨將持續低迷,預估出貨量約4,170萬片,季減10.8%、年減45.9%。
台灣綜合研究院22日公布10月電力景氣指數EPI,10月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減少約5.17%,製造業、服務業用電量也連續第二個月同步衰減,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呈現下行低迷的黃藍燈,為8月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亮出黃藍燈。
台股延續補漲行情,多方買盤布局方向已放眼2023年展望,鎖定目前股價基期相對不高,但產業長線成長趨勢正向的電動車族群,相關概念股立凱-KY(5227)、AES-KY(6781)、順德(2351)等2日同步上攻,扮演領漲指標。
近期全球半導體業不但需面臨科技產業景氣反轉,國際大廠乃至於台積電都開始感受到客戶砍單、庫存調整的情況,等同半導體業短期將告別先前的超級景氣循環週期而進入修正階段;更重要的是,全球半導體競合關係因美中對峙全面升級更趨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