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數位素養的搜尋結果,共39

  • 唐鳳見證 台立雙方簽署數位韌性合作意向書

    唐鳳見證 台立雙方簽署數位韌性合作意向書

    數位部指出,部長唐鳳上任後首度出訪立陶宛,於當地時間11日在駐立陶宛大使黃鈞耀的陪同下,拜會國會議長希米利特(Viktorija Čmilytė-Nielsen)、國會外交委員會與經濟創新部長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並見證台立雙方簽署合作意向書,雙邊將共同促進民主社會的數位韌性。

  • 送愛鹽水國小 玉山成立數位愛的書庫

    送愛鹽水國小 玉山成立數位愛的書庫

    為協助學校發展數位化互動教學,培育學童具備數位應用知能,玉山文教基金會與臺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攜手合作,在臺南市鹽水國小成立數位愛的書庫,於12月3日舉辦揭牌典禮,由考試院院長黃榮村、臺灣閱讀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一誠及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志成共同出席,該校為臺南市的第2座,也是全臺第40座數位愛的書庫。

  • 桃園市市長當選人張善政 數位五策 打造新矽谷

    桃園市市長當選人張善政 數位五策 打造新矽谷

     國民黨提名桃園市長候選人張善政,以前閣揆、科技人之姿,擊敗對手鄭運鵬,為藍營收復八年失土,當選第三屆桃園市市長。張善政提出「桃園新矽谷、亞洲智慧新都」願景,以數位五策,發揮桃園的產業潛力與空運優勢,打造桃園為台灣的新創門戶。

  • 專案培養現場工程師 2025年要達20萬人

    專案培養現場工程師 2025年要達20萬人

     大陸教育部、工信部等5部門日前下發通知,決定聯合開展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畫,計畫到2025年,累計不少於500所職業院校、1000家企業參加該項目,並培養不少於20萬名現場工程師。此外,大陸數位經濟快速推進,官方日前也發布意見提出,將建立一批數位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以提升全民數位素養與技能。

  • 人才培育止步不前 教團籲:教育舊瓶不能裝新酒

    人才培育止步不前 教團籲:教育舊瓶不能裝新酒

    社會快速變遷,但人才培育速度與方式似乎止步不前。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22)日舉辦焦點座談會,多名學者認為,新世代關鍵素養包括數位素養、民主素養、全球素養等3項,未來需要的人才與當前制度明顯存在著差異,教育制度應改變調整,如果只是舊瓶裝新酒,必存在著標示不符等問題。

  • 張善政推賦能、減壓、更智慧構想

    張善政推賦能、減壓、更智慧構想

     928教師節,桃園市長參選人都提出教育政見。民進黨鄭運鵬表示要增加2歲幼兒專班、調整公幼設置,無黨籍鄭寶清競辦公布10項教育政策,將因地制宜發揮教育體制應有效能。國民黨張善政則提出「重師資」,要幫助老師「賦能、減壓、更智慧」。

  • 專家傳真-數位部四要務 打通軟體產業任督二脈

    專家傳真-數位部四要務 打通軟體產業任督二脈

     數位發展部成立是台灣資訊軟體與服務業期盼已久的事,猶記得,早在2003年由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所出版的 〈資訊軟體產業發展策略建言書〉中,業者針對產業發展困境整理出19項建議,第一項建議就是「成立統一事權的資訊通訊部」。這20年來,全球各產業面貌及資訊軟體、服務業變化可說是天翻地覆,但台灣資訊軟體、服務產業環境困境依然未解,非常高興看到期盼20年的「數位發展部」掛牌運作,身為軟體業老兵有四點期盼,期盼該部未來能啟動各行各業與政府的數位爆發力 。

  • 數位部預算用在哪

    數位部預算用在哪

     行政院25日通過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8月27日掛牌成立的數位發展部編列了超過200億元的預算。1個5成員額都採非正職公務員約聘制、至今業務內容和政策規畫都還說不清楚的新成立部會,一下子就編了這麼大一筆預算,實在令人咋舌。

  • 時論廣場》數位部預算用在哪(王麗莎)

    時論廣場》數位部預算用在哪(王麗莎)

     行政院25日通過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8月27日掛牌成立的數位發展部編列了超過200億元的預算。一個5成員額都採非正職公務員約聘制、至今業務內容和政策規畫都還說不清楚的新成立部會,一下子就編了這麼大一筆預算,實在令人咋舌。

  • 在職教師數位教學能力培訓 教育部:113年完成100%

    在職教師數位教學能力培訓 教育部:113年完成100%

    教育部預計9月開始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生生用平板政策),但老師是否具有數位教學能力,是政策成敗的關鍵。教育部今天表示,已規畫完整數位教學培訓機制,在職教師迄今已培訓30%,今年預計達成46%,113年完成100%。

  • 台灣微軟攜104推「旭日計畫」 培育數位人才國家隊

    台灣微軟攜104推「旭日計畫」 培育數位人才國家隊

    台灣微軟聯手國內最大求職網站一零四資訊科技(3130),6日宣布合作推出「旭日計畫」,一站整合職、能、才三大面向,提供人工智慧、雲端等八大領域線上專業培訓免費課程、證照考試,並媒合54家企業夥伴提供職缺,希望助力台灣養成未來數位人才國家隊。

  • 專家傳真-捍衛「開放網路」 數位經濟將遍地開花

     網際網路深刻改變了我們工作、互動及娛樂的方式,而隨著近年監管壓力增加,科技公司、政府及公民團體在主動保護開放網路(Open Internet)的益處的同時,也將大眾對於大型科技公司、政府部門領導者的不信任體現在自身的訴求中。

  • NCC推數位通傳法 自我定位為監理機構 網路新聞也管?學者憂恐毀言論自由

    NCC推數位通傳法 自我定位為監理機構 網路新聞也管?學者憂恐毀言論自由

     NCC通過首部網路監理法令《數位通訊傳播法》架構,將網路服務區分為五大類,且包含社群網路、影音與網拍等平台在內,都納入管轄。傳播學者認為,NCC該做的是輔導本土網路影音產業發展,而非自我限縮為監理機構,動不動就去管業者,此法後續發展值得觀察,管理層面如涉及各大網路新聞,恐將言論自由毀於一旦。

  • 人文素養才是數位轉型的關鍵

    人文素養才是數位轉型的關鍵

     拜川普政府掀起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造成產業斷鏈之賜,近來業界最常聊的議題幾乎都與數位轉型有關,到處都開著類似的論壇,因緣我也被邀請參與一論壇。只見主持人介紹詳盡,但與會者的提問經常是風馬牛不相及,這讓我很有感觸,因為它反映出一般上班族的數位素養程度。無論企業如何搖旗吶喊數位轉型,如果其員工對數位世界存在許多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那效果一定是事倍功半。

  • 時論廣場》人文素養才是數位轉型的關鍵(李學文)

    時論廣場》人文素養才是數位轉型的關鍵(李學文)

     拜川普政府掀起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造成產業斷鏈之賜,近來業界最常聊的議題幾乎都與數位轉型有關,到處都開著類似的論壇,因緣我也被邀請參與一論壇。只見主持人介紹詳盡,但與會者的提問經常是風馬牛不相及,這讓我很有感觸,因為它反映出一般上班族的數位素養程度。無論企業如何搖旗吶喊數位轉型,如果其員工對數位世界存在許多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那效果一定是事倍功半。

  • Google解密》YouTube善盡平台責任 Q1下架近千萬支違規影片

    Google解密》YouTube善盡平台責任 Q1下架近千萬支違規影片

    Google台灣於23日舉行「Google解密」系列第七場活動,聚焦YouTube 平台責任,並邀請知名創作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頻道創作者張志祺現身說法,以創作者角度出發分享觀點與建議。如果你好奇YouTube平台在運作上的主軸,可進一步了解。

  • Facebook宣布Made by Taiwan 2020計畫 助中小企業接軌國際

    Facebook宣布Made by Taiwan 2020計畫 助中小企業接軌國際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全面改變全球經濟,也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全球即將邁入疫苗施打期,如何做好準備迎接後疫情時代的新商機,肯定是企業主正在思考的議題。Facebook今(3)日宣布展開Made by Taiwan 2020共創新數位台灣計畫,期待透過創造社群經濟、運用互動科技,以及人才培力等三個層面,助力台灣(中小)企業與品牌能接軌Facebook平台上的全球市場,擁抱跨境商機。

  • Google解密》資訊科技如何解決課堂教學三大挑戰

    Google解密》資訊科技如何解決課堂教學三大挑戰

    Google第五場Google解密線上活動在今日舉行,聚焦資訊科技如何協助老師提升教育品質、轉化教育現場的議題。到底老師如何實際運用資訊科技來迎上108課綱的需求,提升學生參與感與教學品質?對於遠距教學或是運用線上教學工具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來了解。

  • 數位監控VS應用 跨世代交鋒

    數位監控VS應用 跨世代交鋒

    常言道,人生七十才開始挑戰不斷,在新時代的到來,基金會應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是可以量能建構的場域和典範,把七十歲、五十歲、三十歲、放在同一個平台上,一起討論台灣未來重大議題,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期待三十歲能將七十歲與五十歲的經驗傳承。

  • Google擴大智慧台灣計畫 推動電腦科學研究發展與中小企業數位轉型

    Google擴大智慧台灣計畫 推動電腦科學研究發展與中小企業數位轉型

    Google 今(28)日宣佈「Google 智慧台灣計劃」推出更多內容,持續聚焦「振興」與「轉型」。延續今年 5 月推展來台的「Google 大學交流計劃」, Google 將擴大計劃範疇,提供更多資源推動台灣電腦科學領域發展,包括鼓勵包容性發展的社會創新研究、降低人才培育門檻。Google 也透過舉辦年度「Grow with Google 」巡迴研習營,於今年 10 月與 11 月份在台灣提供影音創作、機器學習及數位行銷三大領域的免費課程,透過線上直播與實體教學的方式,輔導中小企業、行銷人員提升數位技能,讓對機器學習領域和經營 YouTube 頻道感興趣的人們都能受惠。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