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文化南向的搜尋結果,共70筆
台中「富宇上和苑」臨靠30米南平路上,三面臨路,周遭可串聯科博館、國美館與國圖館,是個名副其實的藝文殿堂。近年鐵路高架化,且火車站紅線可直通未來各大百貨商圈,交通便捷、生活機能良好;更受惠於13期重劃區土地上漲,使南區價值水漲船高。「富宇上和苑」規劃區域稀有2-4房,深深吸引重視文化薰陶者趨之若鶩爭相置產。
台中「富宇上和苑」臨靠30米南平路上,三面臨路,周遭可串聯科博館、國美館與國圖館,是個名副其實的藝文殿堂。近年鐵路高架化,且火車站紅線可直通未來各大百貨商圈,交通便捷、生活機能良好;更受惠於13期重劃區土地上漲,使南區價值水漲船高。「富宇上和苑」規劃區域稀有2-4房,深深吸引重視文化薰陶者趨之若鶩爭相置產。
台南市環保局於全市建置1314個奉茶站,市長黃偉哲16日主持「奉茶地圖」啟動儀式,他表示,奉茶是傳統人情味,奉茶地圖讓出門在外的大衆方便取用飲用水。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指出,台南市是全台率先響應環保署奉茶行動的縣市,台南是文化古都,推動奉茶與文化連結,大眾會更有感。
新冠疫情籠罩下,2020年對新南向國家的出口、投資,乃至於國銀對之授信皆有縮減,邁入2021,正值各方期盼儘速擺脫疫情陰霾之際,緬甸又爆發軍方政變。全球外商無不擔憂經濟制裁是否再啟,讓這號稱東南亞最後一塊未琢磨的寶玉,再度陷入鎖國時代,導致近十年的開放成果化為烏有。其實包含緬甸在內的部分東協國家,政治環境原就不甚穩定,新冠疫情、白宮易主等外在因素使情勢更顯詭譎,也為新南向增添新挑戰。
經濟部與全國工業總會共同舉辦「亞太產業鏈結成果論壇暨新書發表會」,期望透過專家與布局新南向國家的企業先進交流分享,協助臺灣產業掌握新南向產業合作商機經濟部工業局與全國工業總會11月26日於臺北國際會議中心共同舉辦《2020亞太產業鏈結成果暨心南向 新成長-系列四:建構疫後新南向韌性供應鏈新書發表會》,由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局長及全國工業總會林明儒副理事長出席致詞,財訊雙周刊社長謝金河為論壇引言,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張超群副所長進行新書導讀,並邀請7家業者現身分享南向成功經驗,近400位產官學研代表熱烈參與。
新住民大秀歌藝,「2020異國風華、”新光"閃耀新住民歌唱比賽」1日在高雄市社教館舉辦,全台各地6國新住民參賽入圍者事前特地參加培訓課程及活動試唱,決賽當天也以特色服飾登台,現場熱鬧程度宛如歌唱海選大賽。
台灣新南向企業眾多,生產水類運動衣著的薛長興工業可謂最亮眼企業之一。在1990年代台灣提出南向政策之前,薛長興已赴泰國設廠,迄今在東南亞三國設有七廠。在董事長薛敏誠帶領下,薛長興以行業龍頭之姿,在東南亞展開新的環保、防疫行動。
教育部去年補助中央、中興、台師大及政大等4校開設「東南亞多元族群文化」、「新南向政策國家多語翻譯人才」、「東南亞、南亞人文社會」及「東南亞、南亞移民社會工作」等試辦課程,並帶入青年博士後研究人才,進一步將南向相關規畫內容落實於高教教學場域。
前副總統呂秀蓮今在臉書直播節目《台灣4.0》以「膨風政見&政策性買票」為題指出,蔡政府執政引以為傲的經濟政績多來自膨風;與會前立委彭百顯更指,親美不是不好,親中現在變成抗中,更被解讀成支持統一,這樣的一個政治上的一種謬誤,造成國人一直分不清楚。台灣目前兩岸政策上,都不應該去跟這兩個世界霸權對立。
文化界回應新南向,繼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太陽雨》以美學脈絡看東南亞當代藝術,台北故宮、北投文物館也透過合作與策展,定位台灣的地理文化座標。
泰鼎-KY(4927)以生產印刷電路板(PCB)的中低階硬板為主,不僅產品單價不高,也不爭搶高階板材市場,同時還要面對陸、日、韓與其他台商的競爭,強敵環伺之下,泰鼎依然在泰國闖出一片天。董事長王樹木說,秉持能獲利就是好產品的理念,培養堅實的公司文化,帶動產品品質穩定,是泰鼎獲利穩定成長的根基。以下是記者與王樹木的訪談紀要。
泰國公共電視24日來台與公視簽訂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於公視舉行,公廣集團董事長陳郁秀、公視總經理曹文傑,及泰國公共電視總裁維菈西妮博士 (Dr. Wilasinee Phiphitkul)、副總裁蘇達拉(Sudarat Disayawattana Chantrawatanakul)等皆出席,雙方基於過去合作基礎,將以節目交換與共同製作等方式,建立更多影視文化的合作契機與擴大交流。
藝術文化交流!為展現政府推動文化新南向政策成果,文化部今14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辦理「多元新南向,文化心視野」分享會,展示107年獲文化部支持的23項補助計畫。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表示,和亞洲地區各國的文化交流係台灣邁向國際舞台的起點,透過藝文團隊間的交流,所創造出台灣與亞洲各國的相互主體性,打開了國人放眼世界的嶄新視角;而經由探索不同文化質地所獲得的啟發,則讓人與人的情感記憶交流產生豐富層次和可能性。
配合新南向政策,藝文界也出力!推動藝文交流,台灣抽象畫大師鄧志浩與新加坡陶藝大師陳德興、新加坡油畫大師黃意會共同攜手,將=以古籍《易經》意涵為主題,即日起於台中天目城舉辦「天地人高峰滙」聯展,盼賦予天、地、人新的定義。
文化交流更進一步!新南向有突破!我國國立台灣博物館25日與泰國國立暹羅博物館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針對展覽共製、國際巡展、人員交流等層面發展中長期夥伴關係,為文化新南向實績推展再添重大成果。
文化交融與切磋,讓世界看到不一樣的台灣!文化部支持日本漢學研究重鎮愛知大學辦理「台灣文化光點計畫」邁入了第5年,今年的計畫活動結合關西大學、金城女子學院大學,自當代台灣影像藝術與文學作品切入,舉行以「新南向文化詮釋」為題的研討會及電影系列活動,藉由日本學術界的觀點,探究台灣看待東南亞的視角與彼此的關係。
一場宗教文化研討會讓相距3000公里,卻同樣奉祀朱府千歲的2間廟宇結緣,19日起一連6天,台南佳里金唐殿蕭壟香中的王府行儀祭典,將首度搬到馬來西亞馬六甲清華宮重現,金唐殿共派出32位人員前往指導並傳承,協助找回當地失落已久的儀式,也成為一次的宗教文化新南向,展現台灣軟實力。
以作家交流拓文化!台灣出版大躍進!為持續耕耘海外華文出版市場,今年文化部持續組團以台灣館參與「2018新加坡書展」及「第13屆馬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活動,並規劃台灣館在書展現場展出各類文化圖書,兩場國際書展分別於今(107)年5月25日至5月31日在新加坡首都綜合項目與贊美廣場、及6月9日至6月17日在吉隆坡城中城會議中心盛大舉行。
藉由交流,用文學拉近台灣與東南亞距離!由文化部首度主辦的「赤道二三五・東南亞文學論壇」,於今日正式展開!在開幕致詞中,文化部丁曉菁次長表示,台灣的讀者可能很熟悉日本、美國和歐洲的文學作品,但是相對於鄰近的東南亞國家,台灣讀者鮮少有機會看見來自這些國家的出版品。為此,文化部特策劃舉辦本次論壇活動,希望由文學出發,將文化與區域交流匯聚在一起。
內政部移民署近年來推展新住民新二代培力計劃,著眼於新住民二代的母語及文化優勢,加以適當的培訓及引導,使其將來順利接軌國際,成為南向新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