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文化藝術協會的搜尋結果,共83筆
李明儒於2023年10月21日上任中華TJ臺日文化經濟交流協會理事長,TJ臺日交流協會為非營利組織,宗旨在協助會員與政府相關單位共同合作與發展,並致力推廣台日雙方經貿文化交流。擁有藝術與健康醫療背景的李明儒,結合自身經驗與強項提出六大方向規劃:經貿、教育、文化藝術、醫養農學、國際觀光交流、創新創業,其中文化藝術、醫養農學、創新創業列為主力重點,期盼任期三年時間內將自己擅長領域做出最大化貢獻。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代表作《薪傳》裡的〈耕種與豐收〉段落,展現和土地連結的原生力量,今年3月有素人跳的版本,10月又出現池上小朋友跳的版本,特別的是,由林懷民親自教學,小朋友以十堂課學會這段舞蹈演出,成為「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的彩蛋,令觀眾驚喜。
2023年「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邁入15週年,適逢雲門舞集50周年,台灣好基金會與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邀請雲門舞集重返池上,藝術總監鄭宗龍特別創作《池上專屬版──天光.霞》,與池上風景相互輝映,特別的是還有彩蛋,由池上國中與福原國小、萬安國小的學生上台獻上一段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經典作品《薪傳》裡的〈耕種與豐收〉。
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今(21)日登場,4秒鐘搶票完售,再創紀錄。今年邁入15週年,恰逢雲門舞集50週年,雲門藝術總監鄭宗龍帶來池上專屬版「天光.霞」,以池上的天光稻浪為背景,日本音樂家清水靖晃演奏薩克斯風版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呈現雲霞變幻的魅力。
202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將於10月登場。創投教父、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31日表示,適逢雲門舞集50週年,藝術總監鄭宗龍將打造池上專屬版《天光.霞》,以山嵐稻浪為舞台,把劇場裡用數位影像創造的霞,回歸到池上的自然天地裡。
14年前,池上只是台灣數百個鄉鎮之一:以池上便當著稱、人口外流的米鄉;14年後,池上成了一種生命態度、一種生活方式的範例,透過「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以下簡稱「池上秋收」)等四季文化活動的策辦,具體而微地展現藝術節如何源自地方、在地生根並醞釀出今日獨一無二的池上面貌,而這段地方創生的歷程,也成了吸引青年移居至此的隱形力量。
知名的草莓之鄉苗栗縣大湖鄉,是保存完整的客家文化區域,元宵節更是客家族群重要民俗節日之一,也是一年中具備多樣藝文饗宴的節日。大湖鄉公所為慶元宵舉辦迎春活動,將在元月4、5兩天舉辦社區競賽、表演、藝文晚會及音樂會,大湖鄉長黃惠琴歡迎民眾同來體驗客庄元宵風情。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投資台灣當代藝術20年,就有這樣的成果,完全超乎預期!」台新金控集團董事長吳東亮,1月15日在慶功晚宴上,感性地說。「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於 去(2022)年10月29 日在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展出,昨天是最後一天,優人神鼓等團隊,作最後的壓軸演出,人潮洶湧,欲罷不能。
客家委員會自今年起將12月28日「還我母語運動日」訂定為全國客家日。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28日在台灣客家文化館舉辦全國客家日,特別邀請民眾前來共襄盛舉。
為落實保障藝文工作者勞動權益,文化部委託專業協會組織,研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化資產」、「影視製作技術」、「影視編劇」及「流行音樂」等6類48種契約範本,並公告於文化部官網「便民服務-文化藝術工作者契約範本專區」,供各界查詢使用。
十年一大祭、兩年一小祭的賽夏族矮靈祭「巴斯達隘祭典」,將在新竹縣五峰鄉朱家莊、苗栗縣南庄鄉向天湖矮靈祭場舉行。南北賽夏族群朱姓耆老在10月1日決定舉辦日期後,全體族人近1個月來慎重釀酒、練唱祭歌、整理傳統祭服、清掃祭場周邊環境,迎接兩年一次的小祭到來。
秋季最熱鬧的小鎮慶典「秋收稻穗藝術節」今、明兩天(29、30日)在池上如期開唱,是918花東強震後首個大型活動,人潮再度回籠,即使面對颱風來襲也是零退票,包括創投教父柯文昌、台達電董座海英俊都是29日座上賓,30日預計還有富邦集團董座蔡明忠等企業大咖參與。
面對國際方興未艾的新冠疫情發展,曾任國際盆栽賞石協會(簡稱BCI)前任理事長的蘇家莊園董事長蘇義吉仍排除萬難,將在9/30於大溪占地萬坪的蘇家莊園舉辦BCI六十周年國際盆栽賞石大展。
為落實保障藝文工作者勞動權益及職業安全,文化部今(21)日發布《文化藝術事業應遵守勞動法規指引》及《文化藝術工作者承攬暨委任之契約指導原則》。
由中華民國復能協會主辦,台東縣長青老人會及台東縣有機農業發展協會協辦的「銀髮i動贏健康大會師」,將於明天在「國際地標」盛大登場,有近700位銀髮族共襄盛舉,希望能藉此提醒長輩「預防重於治療」,政府更可大幅降低長照支出。
苗栗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設校至今已邁入第17年,今年開設34門基本型課程,盼透過學習課程,傳承原住民文化與精神,縣府14日舉行學習成果展示,縣長徐耀昌等人到場共襄盛舉。
米塔集團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用愛回饋社會,旗下品牌「泰舍」嘉義家樂福店於6日攜手嘉義市政府社會處共同舉辦公益餐會,邀請嘉義市興仁社區發展協會孩童一起用餐,讓孩童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在地人情味與榮譽感,撐出今天台東池上的遠近馳名與近悅遠來。
把穀倉變藝術館,台東縣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打造米倉生活館,未來可舉辦講座、音樂會、戲劇表演、電影放映等活動,12月起為試營運,明年1月正式開張。
甫接任頭份東方扶輪社長的縣議員張淑芬,傳承扶輪社邁入第14年的「把愛傳千里白米捐贈活動」,張淑芬同為頭份市永貞宮主委,每年普渡過後物資都會捐助弱勢團體,今年擴大結合33方物資,捐助華山基金會等15個慈善團體,另外,扶輪社特地準備現金及物資要送給卓蘭巴達思文化藝術舞蹈協會,鼓勵協會救助弱勢兒童的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