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文化資產會議的搜尋結果,共331筆
桃園市新屋區海邊有著300多年歷史的石滬群,是先民為捕撈漁獲使用鵝卵石堆砌出弧形石堤,再利用漲退潮將魚群困於滬內,進而抓捕漁獲為生。時代進步變化,石滬逐漸式微,市府與石滬協會耗費多年共同修復,新屋蚵間石滬群共9座於去年全部修復。文化局指出,僅剩剛修復完成的7、8、9號石滬未登錄為文化景觀,6月將舉行公聽會,並送文資審議會審議。
桃園市新屋區海邊有著300多年歷史的石滬群,是先民為捕撈漁獲使用鵝卵石堆砌出弧形石堤,再利用漲退潮將魚群困於滬內,進而抓捕漁獲維生,時代進步變化,石滬逐漸式微,市府與石滬協會耗費多年共同修復,新屋蚵間石滬群共9座於去年全部修復。文化局指出,僅剩剛修復完成的7、8、9號石滬未登錄為文化景觀,6月將舉行公聽會,並送文資審議會審議。
新竹市第一公墓內「皇清太學生承志翁林公之墓」形制完整,有優美石雕裝飾,興建年代更早於國定古蹟鄭用錫墓,是新竹地區代表性的墓葬,新竹市政府上周五舉行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經文資委員現勘及開會討論後,決議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築。
新竹市第一公墓內「皇清太學生承志翁林公之墓」形制完整,有優美石雕裝飾,興建年代更早於國定古蹟鄭用錫墓,是新竹地區代表性的墓葬。新竹市政府上周五舉行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審議會,經文資委員現勘及開會討論後,決議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築。
台東市百年老廟順天宮有1頂逾70年歷史的神轎,為當年信徒集資打造,歷經多年,神轎多處遭蟲蛀,部分脫落損壞。為避免搬運過程再度損壞,台東縣政府文化處委託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復中心團隊現地修復,台東縣長饒慶鈴、議長吳秀華都前往關心。
擁有百年歷史、位於淡水渡船頭旁的「淡水渡船頭燈杆」,新北市政府今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依法可遷移保存。
台北市中正區93號華南銀行城內分行,其實是日本時代重要商會「近藤商會」在台據點,而被民間團體提報盼被指定為古蹟,由於華南銀行有2建物被登錄為歷史建築正在訴願,文資會昨同意城內分行登錄為歷史建築,但登陸理由必須補上其法條依據,避免華南銀行提起行政救濟衍生程序及法律問題。
擁有百年歷史的暫定古蹟「淡水渡船頭燈塔」,因與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二期規畫行經路線重疊,地方憂心恐遭工程破壞,提報指定為古蹟,新北市文化局17日召開文資審議會,審議其文資價值,將待市府簽核同意後再公告為古蹟還是歷史建築。如決議出爐非列為古蹟,地方表示將會繼續力爭。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日下午前往大溪區,偕同文化局、地政局、都發局、大溪區公所代表與「祭祀公業法人桃園縣李金興公」主任管理人李訓塗及家族成員代表一同現勘「李金興公家族墓園」。市府相關單位也提出可能性的保存方案,回應文史團體與李金興公家族主張的墓園保存呼籲。
彰化縣文化局召開文資審議會,爭議多年的古蹟北斗遠東戲院復活有望,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審查案通過審查,朝向文化展覽和商業空間使用,文化局將向文化資產局規畫經費。北斗鎮公所宿舍經會勘,因建物多處損壞、增、改建,決議不指定古蹟、不登錄歷史建築。
花蓮市美崙溪畔旁的日式宿舍群建築「將軍府」,已列入縣級古蹟及歷史建築,不過年久失修,花蓮縣文化局獲文化部補助,修繕7棟建物和1棟古蹟,歷經3年細心施工,8月可完工,文化局徵求經營夥伴、委外管理,盼提升歷史建物的價值,讓文化資產重新活化。
台南市定古蹟原英商德記洋行純白色的階梯、迴廊,讓許多遊客留下深刻印象,但因將近30年未曾清洗,難免留下歲月汙損的痕跡。市府文化局為迎接明年的「台南400」,經爭取中央經費補助後,近期將展開外牆整理及清洗作業,希望重現德記洋行充滿歐風的浪漫空間。
擁有百年歷史的「淡水渡船頭燈塔」見證淡水港口歷史發展,但因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二期規畫行經金色水岸,地方憂心燈桿恐遭工程破壞,提報指定為古蹟,新北市文化局3日舉辦「淡水渡船頭燈塔指定古蹟或登錄歷史建築」審議案會議,預計4月17日完成審議程序,最後結果為古蹟依法不得遷移,若是歷史建築則得以遷移保存。
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二期規畫行經金色水岸,地方憂心有百年歷史的「淡水渡船頭燈塔」恐遭工程破壞,淡水文化基金會爭取指定為古蹟並原地保留,新北市文化局今舉辦「淡水渡船頭燈塔指定古蹟或登錄歷史建築」審議案會議,預計4月17日完成審議程序,最後結果為古蹟依法不得遷移,若是歷史建築則得以遷移保存。
嘉義市定古蹟黃文醫生故居(津本食堂喫茶部)14日動工修復,市政府文化局官員與屋主王伯智醫師家人祭祀祈求修復工程順利,預計工期400天,於2024年中完工,市長黃敏惠期許修復後為嘉義市再添地方創生新亮點。
嘉義市定古蹟黃文醫生故居(津本喫茶部食堂)今天開工修復,市府文化局與屋主王伯智醫師家人祭祀祈求修復工程順利,修復後將作為健康醫療促進及餐飲營運空間,工期初估約需400天,預計2024年中可完工。
桃園八德霄裡地區有多座浣衣池,坐落在廟宇及稻田旁,浣衣池文化已流傳百年,成為當地特色,文化局為保留重要文史在2015年將其列冊追蹤文化景觀,但因浣衣池空間大部分都屬於私有地,才遲遲未能被列為文化景觀。為了在私有地主權益與保護文化景觀之間找到平衡點,市府將在今天召開變更範圍會勘案。
桃園八德霄裡地區有多座浣衣池,座落在廟宇及稻田旁,浣衣池文化已流傳百年,成為當地特色,文化局為保留重要文史在2015年將其列冊追蹤文化景觀,但因浣衣池空間大部分都屬於私有地,才遲遲未能被列為文化景觀, 為了在私有地主權益與保護文化景觀之間找到平衡點,市府將於明天召開變更範圍會勘案。
織布是布農族傳統文化,展現生活智慧,並具有民族族群特徵,透過圖紋可識別布農族5大社群,追溯文化脈絡;南投縣政府公告登錄「布農族傳統織布工藝」為傳統工藝,並認定工藝首位保存者,為信義鄉谷秀紅藝師。
有82年歷史的「八德餘慶堂」,過去是邱氏家族祠堂,二戰期間曾被日軍徵用,當特攻隊的醫務室,而餘慶堂雖出自台灣師傅之手,但從屋瓦到門窗都充滿日式風格,2019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上月更通過文資審議,將修復再利用,未來設立故事館,讓市民認識相關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