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文化金融體系的搜尋結果,共30

  • 黃天牧四不原則 落實普惠金融

    黃天牧四不原則 落實普惠金融

     金會管昨舉行新卸任主委交接,轉任國安會祕書長的顧立雄離別依依表示,希望在2年8個月的歷練後,能從當年被稱的「路人甲」,蛻變成外界肯定的「金融人」。至於新任主委黃天牧則提出大公報總編輯張季鸞辦報信念,「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四不精神當座右銘,透過3策略,達成4大金融監理目標。

  • 黃天牧追隨大公報「四不」原則 以「當仁不讓」迎接挑戰

    黃天牧追隨大公報「四不」原則 以「當仁不讓」迎接挑戰

    金管會今下午舉辦卸、新任交接典禮;新接任的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致詞時表示,金管會應扮演超然獨立、公平、公正角色,以大公報總編輯張季鸞辦報信念,即「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四不精神當座右銘,並追隨美國甘迺迪總統「當仁不讓」(Profiles in Courage)一書,所展現的勇氣及無私無畏的精神,帶領同仁迎接未來的挑戰。

  •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提四目標三作法 當仁不讓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提四目標三作法 當仁不讓

    延續前主委顧立雄政策,要求金融業繼續配合政府紓困與振興政策,新上任的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0日提出四大金融目標,即強化金融韌性、推動金融創新、發展永續金融、落實普惠金融,強調金融業的營運資金來自社會大眾,應誠信經營,善盡公益及社會關懷,並充分支持產業發展。 為了落實四目標,黃天牧亦提出三大作法,一是金融監理政策的規劃與執行,應有短期作法及長期規劃,金融業經營亦是如此;二是金融業的監理規範應接軌國際,考慮市場現況循序漸進;三金融監理應符合比例原則。

  • 文創法修正草案共31條 今起預告60天

    文創法修正草案共31條 今起預告60天

    文化部今(12)日正式預告《文創法》修法草案,將從環境面、產製面、資金面及通路面等「四大面向」優化文化產業生態系發展環境。草案今起預告60日,預告期滿後文化部將再依各界意見研修後,將修法草案送行政院審議。

  • 陸促文化+金融 影視投資新熱潮

    陸促文化+金融 影視投資新熱潮

     大陸文化和旅遊部2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文化產業促進法(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草稿》),對外公開徵求意見,預計2020年實施。業界關注的是《草稿》明訂官方促文化資源與金融資本有效對接,文化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預期法案正式公布後,將出現另一波影視產業投資潮。

  • 北京推文化產業 對初創、微小企業將予房租補貼

    2019中國文化金融峰會13日以「文化金融深度融合—金融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題在北京召開,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紹堅會上指出,「投貸獎」聯動政策的實施,降低了文化企業的融資成本,未來將為初創、微型企業提供房租補貼,助企業發展。

  • 文策院月底成立 五年讓台灣文化成亞洲潮流

     文化部長鄭麗君6日表示,文化內容策進院6月底成立,最重要的任務是建立投融資的文化金融體系,國發基金將投入新台幣100億元,委由文策院執行投資,點燃民間投融資動能;並以國家隊概念振興市場,五年內形塑台灣文化品牌,讓台灣文化成為亞洲新興文化潮流。

  • 文策院6月底成立 以國家隊概念振興市場

    行政院院會上午聽取「建構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推動成果與未來重點計畫報告,其中指出文策院6月底成立後,將扮演催生市場長期動能的點火角色,以「國家隊」概念振興市場。

  • 丁曉菁 任文策院首位董座

     文化部27日發布,由文化部政務次長丁曉菁轉任為文策院第一屆董事長。文策院第一屆董監事會將於28日組成,任期3年,首次董事會會議近期召開。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文化部與文策院將合力打造臺灣國家文化品牌。

  • 丁曉菁轉任文策院首屆董事長

    丁曉菁轉任文策院首屆董事長

    文化部27日發布,由文化部政務次長丁曉菁轉任為文策院第一屆董事長。文策院第一屆董監事會將於28日組成,任期3年,首次董事會會議近期召開。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文化部與文策院將合力打造臺灣國家文化品牌。

  • 丁曉菁轉任文策院首屆董事長

    文化部27日發布,由文化部政務次長丁曉菁轉任為文策院第一屆董事長。文策院第一屆董監事會將於28日組成,任期3年,首次董事會會議近期召開。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文化部與文策院將合力打造臺灣國家文化品牌。

  • 加速產業發展 文策院設置條例三讀通過

    立法院今(25)日三讀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第五條、第七條、第三十條修正草案」、「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草案」,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法案三讀後,預計明(108)年上半年可成立行政法人「文化內容策進院」(下稱文策院),以國家隊概念振興市場,支持影視、流行音樂、圖文出版、數位出版、遊戲、時尚設計、藝術支援及文化科技應用等文化內容產業的產製、傳播及國際化發展。文策院重點工作將包括臺灣原生文化內容開發與科技應用、完善文化金融體系、國內外市場及通路拓展、國家文化品牌之國際布局等。

  • 文策院三讀通過 推動台灣文創產業

    立法院院會今三讀通過《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及《文創產業發展法》部分條文修正。將成立由文化部監督的行政法人「文化內容策進院」(簡稱文策院),目標將推動台灣文創產業,將提供文創產業投資及多元資近挹注服務,拓展海內外文創產業市場。

  • 因應兩岸輸出入失衡 文化部4策略 加強影視產業

     兩岸影視劇輸出入嚴重失衡,據文化部統計,過去5年中國電影在台灣上映53片,比台灣電影在中國上映26片多1倍,同期中國輸台電視劇高達1萬集,台灣輸往中國僅79集。如今中國再祭出31項惠台措施,外界擔心會加深失衡現象。

  • 國家隊概念 衝刺文化內容產業

     文化部以國家隊概念整合資源平台,提出「文化內容策進院(簡稱文策院)設置條例」草案昨(8)日經行政院會通過,將函請立法院審議。文化部表示,文策院與國藝會、台創中心等5大中介組織,將依不同專業進行多元合作,逐步健全產業生態系,全面扶植文化內容產業發展。

  • 文化部整軍 帶國家隊打文創市場

    行政院院會今(8)通過文化部提出的「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草案,定調成立行政法人文化內容策進院,作為連結政府與民間的專業中介組織,協力提升國內文化內容的應用及產業化,形塑臺灣文化品牌,以國家隊概念進軍國際。

  • 行政院通過「文策院設置條例」草案 以國家隊概念進軍國際

    行政院院會今(8)日通過文化部提出的「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積極推動成立行政法人「文化內容策進院」(簡稱文策院),作為連結政府與民間的專業中介組織,協力提升國內文化內容的應用及產業化,形塑臺灣文化品牌,以國家隊概念進軍國際。

  • 國發基金祭百億 投資文創再升級

     國發基金投資文創再升級,匡列百億資金,擴大吸引民間多元資金投入!文化部昨(23)日宣布啟動「文化內容投資計畫」,已獲國發基金管理會原則同意匡列60億額度,將鼓勵金控、創投、平台商、通路商、發行商等投資文化內容產業;原文創投資一、二期計畫額度為40億,持續以國發基金與創投公司共同投資模式,扶植整體文創15+1產業。

  • 文化部雙管齊下 衝刺數位匯流

     文化部長鄭麗君昨(24)日強調,在數位匯流時代,台灣不能再錯過通路平台,這是讓台灣文化軟實力被看到,在國際取得話語權的關鍵!文化部將從兩方面布建,一是透過公廣集團搭建國際平台,經初步評估,公視在東北亞、東南亞、美西等地有落地的可能;二是支持與協助國內OTT等非線性平台業者投資布局,將服務範圍擴及國際。

  • 文化科技平台 正式啟動

    文化科技平台 正式啟動

     文化科技平台正式啟動,文化部長鄭麗君與科技部長陳良基昨(24)日宣布,兩部將共同訂定「文化科技政策綱領」,提出數位時代下經濟、文化內容、傳播政策、文化金融等整體性政策,進而打造文化科技永續發展的創新生態系,助台灣原生內容打進國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