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文學紀念館的搜尋結果,共94

  • 朝陽科大論文被引用數 連霸私校11年

    朝陽科大論文被引用數 連霸私校11年

     國家圖書館近日公布最新學術影響力評比,朝陽科技大學榮獲學位論文開放貢獻獎(全文授權數)、學位論文開放貢獻獎(全文授權率)、學位論文取用貢獻獎(全文下載數)及學位論文開放取用傑出貢獻獎,且根據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收錄的近135萬筆數據進行分析,朝陽科大學位論文被引用數,已連續11年蟬聯私立科大第一,展現豐沛的學術影響力。

  • 台南落實轉型正義 湯德章大道3號掛牌

    台南落實轉型正義 湯德章大道3號掛牌

     台南市政府將3月13日定為「台南市正義與勇氣紀念日」,紀念二二八事件遭槍決殉難的人權律師湯德章。市長黃偉哲繼去年首掛「湯德章大道1號」於台灣文學館後,今年接續於原台南州會即今日的中西區圖書館暨二二八紀念館掛上「湯德章大道3號」;他說,未來會以衝擊最小的方式,逐步將中正路推廣為湯德章大道。

  • 三鶯8校跨域展 紀念李梅樹120誕辰

    三鶯8校跨域展 紀念李梅樹120誕辰

     今年是已故藝術家李梅樹誕辰120年,李梅樹紀念館18日結合三峽、鶯歌8所學校,辦理「李梅樹120創藝教育展」,透過舞蹈、導覽、藍晒等跨域表現,演繹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三峽茶等地的記憶,希望李梅樹精神能深植於在地。

  • 李梅樹誕辰120周年 三鶯8校跨域展三峽藝術

    李梅樹誕辰120周年 三鶯8校跨域展三峽藝術

    今年適逢已故藝術家李梅樹誕辰120年,李梅樹紀念館特地結合三峽、鶯歌8所學校,辦理「李梅樹120創藝教育展」,透過舞蹈、導覽、藍晒等跨域表現,演繹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三峽茶等地的記憶,從幼苗扎根藝術,讓李梅樹精神能夠深植於在地。

  • 首屆從缺 葉石濤短篇小說文學獎第一位首獎得主出爐

    首屆從缺 葉石濤短篇小說文學獎第一位首獎得主出爐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為紀念文學巨擘葉石濤對台灣文壇的貢獻,從去年起開辦「葉石濤短篇小說文學獎」,並提供30萬元的首獎獎金。歷經首屆首獎從缺後,今年葉石濤短篇小說文學獎再度徵選後,由吳佳駿以《爺爺和我說》奪下首獎,成為開辦後首名首獎得主,頒獎典禮將於11月19日上午10點與葉石濤文學紀念館館慶同步舉行。

  • 楊逵文學館17周年館慶 展覽排到後年超搶手

    楊逵文學館17周年館慶 展覽排到後年超搶手

    邁入17年的楊逵文學紀念館,歷年來館慶舉辦千人路跑深受歡迎,但因為疫情關係,已連2年停辦,改推出結合在地小農的「藝文推廣季」,15日下午將在大目降廣場熱鬧登場。楊逵文學館長年扮演新化文化發展核心樞紐,使用率相當高,也開放外界辦展,檔期甚至已排至後年。

  • 用文學認識北埔 龍瑛宗文學館小旅行報名開跑

    用文學認識北埔 龍瑛宗文學館小旅行報名開跑

    文化局以歷史建築北埔公學校日式宿舍作為龍瑛宗文學館,用以紀念日治時期客籍文學家龍瑛宗先生,為慶祝開館2周年,特別舉辦慢活小旅行活動,以龍瑛宗的文學視角,讓遊客體驗不一樣的北埔漫遊生活。小旅行特別邀請龍瑛宗的孫子與孫女親自導覽,文學館也依老照片復刻出龍瑛宗書房一隅,庭院區栽種木瓜樹,呼應成名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 深化與連結 安身與立命──為文學在臺北找個家3-3

    深化與連結 安身與立命──為文學在臺北找個家3-3

     編按:各界期盼的「臺北文學館」在多方促成下,將從《文訊》「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現有規模出發,成立「臺北文學館籌備處」。《文訊》邀集百位文化人發聲,人間副刊特摘錄名家發言分三天刊登,期能共繪一個臺北文學藍圖。

  • 經典名著の文學館:綺麗文學的備忘錄2

    經典名著の文學館:綺麗文學的備忘錄2

     旅歷日本40年餘,走訪無數以作家、名著、地方為名,別樣風情的文學地景、文學館;無論舊舍、新館、城市、偏鄉,散步其間,遇見文豪經典之作、手稿、影像、書齋、周邊商品;光影下,一垂兩垂竹捲簾,都承載大和文化幽玄似雪,絢麗如花,充滿極致美的耀眼光澤。

  • 經典名著の文學館:綺麗文學的備忘錄1

    經典名著の文學館:綺麗文學的備忘錄1

     日本的文學家紀念館已然成為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是保存典籍、文學、漫畫、繪本作品的重鎮,更是觀光產業力求繽紛發展的旅遊勝地。

  • 李昂財產信託贈中興大學 供文藏館營運

    李昂財產信託贈中興大學 供文藏館營運

    中興大學2019年設置「李昂文藏館」打造以個別作家為中心的紀念館,其作家李昂29日簽訂不動產信託契約,未來身後財產將專款捐贈,供文藏館營運使用;館內展示李昂珍貴手稿、歷年出版書籍、創作入籤的姑娘廟愛情靈籤、李昂父親打造的八腳紅眠床,及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等文物。

  • 朝陽科大 展現豐沛學術影響力

    朝陽科大 展現豐沛學術影響力

     後疫情時代來臨,更凸顯線上學術資源的重要性。國家圖書館公布台灣各大學學術資源能量風貌最新調查結果,根據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收錄的近130萬筆數據,分析大專校院學位論文資源貢獻,從學位論文的下載、授權等項目進行評比,其中,朝陽科技大學學位論文「論文被引用數」及「全文下載次數」,連續十年蟬聯私立科大第一。

  • 保險員中年學畫 黃亞梅享受人生

    保險員中年學畫 黃亞梅享受人生

     從事保險工作的黃亞梅,38歲才開始學國畫,3年前更因為想了解學校怎麼教繪畫,毅然報考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重返校園當學生後,讓她看到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繪畫風格也從寫實轉變為抽象。如今,對她來說,繪畫就是「自我療癒、享受人生」的精采歷程。

  • 台南設湯德章大道 台文館先掛牌

    台南設湯德章大道 台文館先掛牌

     3月13日是台南市「正義與勇氣紀念日」,紀念228事件遭槍決殉難的湯德章律師,台南市長黃偉哲昨天出席湯德章追思活動表示,從台灣文學館為起點到忠義路這段中正路,將更名為「湯德章大道」,後續將徵詢民眾意願,台灣文學館為「湯德章大道1號」,最快4月掛牌。

  • 評審難抉擇 葉石濤文學獎從缺

    評審難抉擇 葉石濤文學獎從缺

     台南市中西區葉石濤文學紀念館慶祝9周年館慶,今年首度舉辦葉石濤短篇小說文學獎,共吸引151件作品投稿參賽,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創作,但因找不到評審公認的最佳作品,最後只得從缺,將首屆文學獎的獎座留在館內當展示品,27日館慶頒獎典禮也改為獎座造型公布。

  • 文學獎比賽151件投稿卻從缺 葉石濤9周年館慶不頒獎只秀獎座外型

    文學獎比賽151件投稿卻從缺 葉石濤9周年館慶不頒獎只秀獎座外型

    台南市中西區葉石濤文學紀念館慶祝9周年館慶,今年首辦葉石濤短篇小說文學獎,吸引151件知名作家投稿,卻沒有一致公認的最佳作品,評審決議得主從缺,將首屆獎座留在館內展示,27日館慶的頒獎改為公布得獎品的獎座外型。

  • 張亞中現身國父紀念館參加國慶升旗典禮 支持者熱情大喊這一句

    張亞中現身國父紀念館參加國慶升旗典禮 支持者熱情大喊這一句

    在國民黨主席選戰中颳起旋風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今參加國父紀念館的國慶升旗典禮,他一現身,受到在場支持者的歡迎,更有熱情民眾大喊,「張校長萬歲」。

  • 龍瑛宗文學館開館周年 展出葉裁攝影展

    龍瑛宗文學館開館周年 展出葉裁攝影展

    龍瑛宗文學館去年8月25日開幕,今年於成立周年前夕舉辦「北埔印象」葉裁攝影展,21日開幕式,主辦單位準備木瓜文創蛋糕,呼應龍瑛宗名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龍瑛宗的孫女劉抒苑也現場朗讀「美麗的田園」劇本第一幕,氣氛溫馨。

  • 慢遊台南博物館 台南推6大博物館主題路線

    慢遊台南博物館 台南推6大博物館主題路線

    隨著國內疫情趨漸穩定,防疫降為二級警戒,各藝文場館重新開放,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整合市內24處公、私立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推出「南博ONE-臺南市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慢遊手札」,規畫6大主題路線,邀民眾安心慢遊台南,集章兌換限量好禮,活動期間自即日起至11月28日。

  • 線上聽Podcast 耳朵逛博物館抽限量文創商品

    線上聽Podcast 耳朵逛博物館抽限量文創商品

    疫情改變生活樣態,各地紀念博物館應疫情,均暫停開放,為了民眾宅在家不會悶得發慌,台南市文化局特邀台語文學作家陳正雄介紹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與王育德紀念館,上述Podcast節目上線不到1個月,好評不斷,粉專也正進行「用耳朵逛博物館」贈獎活動,收聽Podcast還有機會獲得2館獨家限量文創商品!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