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文教交流的搜尋結果,共104筆
在7日舉行的2023台商峰會上,由海南省台辦、海南省發改委等10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積極支持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若干措施》,希望以此進一步吸引台胞台商參與到海南自貿港建設,分享自貿港發展機遇。
中華文化推廣協會於2009年成立,以推廣中華文化為宗旨,加強世界華人之宗教、學術、藝文、媒體等領域之交流活動。協會於27日召開會員大會,原理事長趙怡卸任,理事孫慶餘當選第四屆理事長,新任理監事如台南美術館董事長黃光男、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主任委員雷倩、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龍祥電影公司董事長王應祥、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漢諾威馬術俱樂部許安進理事長、台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等教育、文化、企業界人士。孫慶餘表示,未來將攜手協會全體理監事與會員,持續透過公益論壇、新聞營、產學合作、兩岸參訪等不同型式活動,促進各地華人的文教交流,為中華文化保存盡一份心力。
台海緊張情勢依舊,但兩岸交流進入「小高潮」。台北市長蔣萬安率市府團隊及跨黨派市議員登陸,疫後首次雙城論壇圓滿成功,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祕書長黃健庭先後赴大陸參加兩岸交流活動、關懷台商。國民黨登陸讓綠營產生危機感,懷疑背後有中共介選的意圖,警告社會應認清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
雙城論壇圓滿落幕,蔣萬安首次以台北市長身分登陸,不僅在上海颳起旋風,台灣社會也多正面看待,民進黨亦未過多批判。正如蔣萬安所言,雙城好、兩岸好,各方為2024選舉焦躁不安的當下,雙城論壇對兩岸和平的重大意義,值得闡揚光大。
近5年來台留學的歐盟國家學生人數達2萬5230人,赴歐盟國家留學的台灣學生也達到3萬0930人,為強化雙邊關係,教育部在疫情之後,於今年重啟邀請歐洲執行委員會及會員國共18名官員來台進行台灣研究及華語文化研習相關活動。
首屆汕頭·台灣周以「深化汕台交流合作 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6月19日在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開幕。同期並舉辦2023南澳論壇,台灣媒體汕頭行、台胞台商看汕頭,汕台農業合作交流會,汕台農產品展銷活動等系列活動,進一步鞏固兩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大陸國台辦與海協會28日舉辦紀念「辜汪會談」30周年座談會,曾親身參與的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也描述當年雙邊互動,高層反覆對話協商,還有辜振甫、汪道涵歷史性的「隔桌握手」讓兩岸取得重要成果。同年5月6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也表示,「會談是成功的,是有成果的」,是標誌兩岸關係發展歷史性的重要關鍵大事。
2020年4月9日大陸宣布暫停陸生來台,我大學已連4年不能招境外陸生,112學年也就是今年6月,將面臨「學士班陸生清零」。但矛盾的是,大陸最近5個月放了280個短期研修生(含交換生)來台。專家解析,陸生來台處於「春暖花不開」情況,兩岸教育只能低度、少量但又不斷線的交流。
全球疫情解封,文教交流也紛紛重新啟動,台灣師範大學21日起連續兩日舉辦高等教育國際化論壇,邀請來自美、歐、亞洲5所頂尖大學的國際長、學術行政主管及駐台外國機構代表等300多人齊聚校園,共商高教國際化策略。各國大學主管均認為,疫情雖導致國際新生人數銳減,但這項數字已從谷底爬升,回流速度超乎預期,相信近兩年內就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招生數量。
今年大陸召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王昱建議,文教交流是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有2000多位台灣學者在大陸的高校任教,但是他們在工作和生活的過程中卻面臨了不少難題,包括論文發表、職稱評價、施展個性化教學等均不同於大陸的同儕教師;而在參與社區治理、公益活動、申請研究計畫與經費上,以及加強生活紐帶等層面,台師不同於台商,並無財力、人脈與經濟的奧援,也缺乏加入社會團體的管道,很難融入主流社會。
今年大陸召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王昱建議,文教交流是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有2000多位台灣學者在大陸高校任教,但是他們在工作和生活的過程中卻面臨了不少難題,包括論文發表、職稱評價、施展個性化教學等均不同於大陸的同儕教師;而在參與社區治理、公益活動、申請研究計畫與經費上,以及加強生活紐帶等層面,台師不同於台商,並無財力、人脈與經濟的奧援,也缺乏加入社會團體的管道,很難融入主流社會。
日本立憲民主黨副幹事長青山大人及參、眾議員等一行人,17日拜會新竹市長高虹安,雙方就經貿、文教、科技產業等議題交流,高虹安表示,台灣與日本交流相當頻繁,不管是公部門、企業、民間團體都有許多來往,國民外交相當成功,兩國間的情誼也越加深厚。
最後一批在台灣念書的大陸學士學位生約有885人,現在正在念大四,今年暑假畢業之後即「清零」,台灣將沒有大陸學士學位生,只剩研究所陸生。在後疫情時代,大陸是否願開放陸生來台?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問題關鍵在於,台獨濁浪瀰漫台灣校園,使大陸家長和學生望而卻步。
台大今(28)日舉行新任校長當選人陳文章媒體見面會,會中論及諸多議題,其中包含兩岸關係已陷危局,兩岸文教交流幾乎全斷,陸生來台就學已終止。對此他回應,兩岸僵局無法單靠台大「就能做適度的處理」,未來招生與交流將會放在全球,致力建立全球移動學習網絡。
印尼為我國境外生第二大來源國,為持續推動台印人才培育交流,印尼文教科研部於111學年度選送71名「技職版國際移動力獎學金計畫」受獎生來台,將分別至台灣師範大學等10所大專校院展開為期半年的交換研習。
中共二十大後,大陸疫情防控可望放鬆,兩岸民間交流活動將逐步升溫。但兩岸隔絕將近3年,台海政治情勢、兩岸民意氛圍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面對「回不到過去」的兩岸關係,兩岸官方做好重啟民間交流的準備了嗎?
中共二十大後,大陸疫情防控可望放鬆,兩岸民間交流活動將逐步升溫。但兩岸隔絕將近3年,台海政治情勢、兩岸民意氛圍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面對「回不到過去」的兩岸關係,兩岸官方做好重啟民間交流的準備了嗎?
第一屆2022登峰造極青年排球邀請賽18日起在台北體育館開打,中華民國排球協會秘書長章金榮表示,這個邀請賽受到球員、學校的正面迴響,甚至U18、U19集訓的國手也銷假參賽,共同努力、積極參與,讓這個賽事更加精彩。
溫明正校長經營東莞台商子弟學校小學部,有特色且獲得認同,該校獲頒廣東第一所、中國第二所綠色建築學校標章。並依台灣教材,將中華文化、國畫、書法等納入教育計畫。從1987年解嚴起,溫校長陸續投入兩岸交流教學研討、兩岸青少年長期多元交流、炎黃尋根和諧共祭活動、閩台書院交流、公益扶貧助學等活動,對促進兩岸文教交流貢獻卓著,同時溫校長運用數位化工具與企畫能力,在兩岸交流創造一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