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文物館的搜尋結果,共314

  • 屏東霧台文物館修繕 原民會補助

    屏東霧台文物館修繕 原民會補助

     全台唯一以魯凱族為展示主題的屏東霧台文物館典藏124件文物,與國立博物館締造許多歷史成就,但該館建築體老舊,有結構安全、友善設施、耐震補強需求,經費高達2000萬,對此,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17日承諾協助。

  • 山坡挖出神祕廢鐵 7天後露真面目 竟是「中華第一玉龍」

    山坡挖出神祕廢鐵 7天後露真面目 竟是「中華第一玉龍」

    大陸內蒙古自治區一名村民在挖樹根時,意外發現一塊「廢鐵」,帶回家後被7歲的弟弟當作玩具拖在地上玩,未料表層的鏽跡因此脫落,露出原本的「龍形真面目」,於是隨即將其送往當地文物館,經過專家研究分析,發現這其實是一件來自新石器時期的「玉龍」,又有「中華第一玉龍」之稱。

  • 「源·創」綻放南京 博物館IP論壇探索文創新視野

    「源·創」綻放南京 博物館IP論壇探索文創新視野

    日前,8月29日第五屆兩岸博物館IP授權交流論壇在南京成功舉辦。活動以「源·創」為主題,凝聚了兩岸博物館、文創專家、學者和相關從業者共同探討「數實融合,博物煥新」的議題,進行深度交流並探索文博寶藏「出圈」契機。

  • 太巴塱文物館展出阿美族傳說

    太巴塱文物館展出阿美族傳說

     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太巴塱部落是阿美族最大的部落之一,太巴塱文物館於112年落成,此次由花蓮縣政府指導,花蓮縣文化局主辦,由沿岸製作執行策展「TAFALONG 太巴塱」,於8月18日假太巴塱文物館(O kakimadan no to’as no Tafalong)首檔展出。

  • 杜蘇芮攪局 台東《眾聲象》特展開展延期

    杜蘇芮攪局 台東《眾聲象》特展開展延期

    由台東縣政府、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與駐地藝術家蔡坤霖偕手共創,首場《眾聲象》成功藝術駐地共創特展,原訂7月28日開展,受杜蘇芮颱風影響,將延後至8月3日上午10點在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熱烈開展。

  • 普濟殿文物館典藏文物今開箱 潘麗水門神吸睛

    普濟殿文物館典藏文物今開箱 潘麗水門神吸睛

    台灣十大燈會之一「普濟殿燈會」,不只燈會聞名,普濟殿更是全國最早王爺廟,創建於1668年,廟方典藏無數珍貴文物,透過成立普濟殿文物館,開箱文物開放外界參觀,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六扇門潘麗水門神,一打開文物館就能欣賞,相當吸睛,且為呵護文物,更採24小時全天候吹冷氣,悉心「伺候」。

  • 集結北台10原民文物館 「qmlsay交織」特展秀31件典藏

    集結北台10原民文物館 「qmlsay交織」特展秀31件典藏

    新北市原民局規畫「qmlsay交織」特展,邀集北台八縣市10間原民文物館,在新北市政府一樓大廳展出共31件來自各館的典藏展物,展期至7月20日。

  • 竹市黑蝙蝠中隊文物館揭祕辛

    竹市黑蝙蝠中隊文物館揭祕辛

     冷戰時期,被稱為「黑蝙蝠中隊」的空軍第34中隊常要深入大陸領空低空飛行偵察,是項常有去無回的死亡任務,當年位於新竹市東大路2段的營區,現已成為「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目前展出黑蝙蝠中隊完整文史紀錄,民眾可前往了解特種部隊的祕辛。

  • 「黑蝙蝠中隊」文物館 揭特種部隊祕辛

    「黑蝙蝠中隊」文物館 揭特種部隊祕辛

    冷戰時期,被稱為「黑蝙蝠中隊」的空軍第34中隊常要深入大陸領空低空飛行偵察,是項無法保證能有去有回的任務,如今物換星移,當年位於新竹市東大路2段的營區,現已成為「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目前展出黑蝙蝠中隊完整文史紀錄,民眾可前往了解特種部隊的祕辛。

  • 響應518國際博物館日 竹市推「館館散步集章趣」

    響應518國際博物館日 竹市推「館館散步集章趣」

    為響應518國際博物館日,新竹市政府將推出「館館散步集章趣」活動,18日起至8月31日止,民眾可於新竹市美術館服務台領取集章卡,至全市12處博物館所及文化空間服務台集章,集滿5個不同的章,並下載「新竹.城市博物館」App,即可兌換特色紀念品1份。

  • 苗栗 泰雅文物館設備翻新 再添1座煮蛋池

    苗栗 泰雅文物館設備翻新 再添1座煮蛋池

     苗栗縣泰安鄉觀光風景區以溫泉美人湯聞名,境內泰雅文物館是當地知名觀光景點,每逢假日遊客如織,其中溫泉煮蛋池、泡腳池設施廣受歡迎,常是一位難求。苗栗縣政府今年特別爭取中央補助經費,近期將興建第2座煮蛋池,希望讓遊客玩得盡興,也能吃到美味溫泉蛋。

  • 苗縣泰雅文物館煮蛋池一位難求 縣府爭取經費再蓋第2座

    苗縣泰雅文物館煮蛋池一位難求 縣府爭取經費再蓋第2座

    苗栗縣泰安鄉觀光風景區以溫泉美人湯聞名,境內泰雅文物館是當地知名觀光景點,每逢假日遊客如織,其中溫泉煮蛋池、泡腳池設施廣受歡迎、一位難求。苗栗縣政府今年特別爭取中央補助經費,近期興建第2座煮蛋池,希望讓遊客玩得盡興,也能吃到美味溫泉蛋。

  • 博物館日台中「藝點通」 各文化館舍串聯藝文盛會

    博物館日台中「藝點通」 各文化館舍串聯藝文盛會

    台中市文化局今年博物館日自5月18日起至6月18日推出「藝點通文化好當家」計畫,串聯多所特色地方文化館舍,形成山海屯城文化生活圈。文化局副局長施純福12日表示,文化局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以「美好生活」為主題,邀請市民朋友走出戶外參與館舍活動。

  • 想了解新竹歷史?清大文物館推竹塹故事展

    想了解新竹歷史?清大文物館推竹塹故事展

    為了讓民眾更了解新竹在地故事,清華大學文物館近期推出《竹塹故事──設治三百年、文治兩百年》特展,「開台進士」鄭用錫的親筆楹聯也展覽中首度亮相。

  • 慈裕宮擁5古文物 苗栗縣之最

    慈裕宮擁5古文物 苗栗縣之最

     苗栗縣目前有11件古文物由縣府指定登錄為一般古物,其中保存最多的是最古老媽祖廟竹南鎮中港慈裕宮,共多達5件古文物,包括3座匾額、1座古碑及黑檀香爐,每件古物都有歷史淵源故事,廟方特別建置溫溼度控制文物館來保存這些珍貴文物,全廟到處都可見古文物,是苗栗難得的古文物寶窟。

  • 柏楊77年前大學論文手稿被發現

    柏楊77年前大學論文手稿被發現

     「假身分、真論文」!知名已故作家柏楊,1946年以自創身分「郭衣洞」之名,畢業於大陸東北大學(東大),但隔年旋遭除籍。不過,他的畢業論文《政治鬥爭研究》被母校隨歷屆校友論文複印成冊,其中典藏於吉林省圖書館影本,被大陸資深媒體人楊侖發現,輾轉連繫到柏楊夫人張香華,經友人協助查證比對,近5萬字論文,確認是柏楊一筆一畫毛筆真跡,初露柏楊作品「不為帝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之風。

  • 清大捷英文物館年底落成 學生巧筆繪出「超美圍籬」

    清大捷英文物館年底落成 學生巧筆繪出「超美圍籬」

    清華大學南校區的「捷英文物館」建築工程去年9月開工,預計今年底完工,打造會呼吸的生態建築,落成後預計將展出珍貴東亞文物,工程正如火如荼產開,近日清大藝設系學生運用水墨畫專業,復刻古人的作品,在施工圍籬完成1幅寬3.5公尺、高2公尺的壁畫,創意十足。

  • 洪根深慨借祖厝鼎廬 化身臺南生活美學館藝動基地

    洪根深慨借祖厝鼎廬 化身臺南生活美學館藝動基地

    國內知名藝術家洪根深19日慷慨提供澎湖祖厝鼎廬,成為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在鼎灣社區的藝術轉動社區新基地,命名為「洪根深鼎廬藝動基地」,期許藉此媒合藝術家及社區,共同關注社區的各類議題。

  • 《新竹生活》一窺清華大學文物館建築之美

    《新竹生活》一窺清華大學文物館建築之美

    由新竹市政府推出的《新竹生活》雙月刊2月號即日起推出,此期封面主題「美力新竹:看見溫柔的力量」,呼應即將到來的3月8日婦女節,此外也要帶領讀者看見修復完成的「新竹公會堂」,更能搶先一窺即將於明年開幕的「國立清華大學文物館」建築之美。

  • 嘉縣豐山另類成年禮 手指抓起20公斤石啞鈴

    嘉縣豐山另類成年禮 手指抓起20公斤石啞鈴

     嘉義縣阿里山鄉豐山村早年有不成文傳統,18歲男子要通過手抓20多公斤重「石啞鈴」試煉,才算轉大人成功、可以娶老婆,雖另類成年禮因時代轉變已中斷,逾70年歷史的石啞鈴仍完好保存在阿里山豐山實驗教育學校的文物館,供村民回憶當年,也讓遊客趣味體驗。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