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三不政策的搜尋結果,共08筆
前總統李登輝1999年提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兩國論」,造成美中台三方關係震盪。國史館29日將舉行《李登輝總統僚屬故舊訪談錄》新書發表會,李登輝執政時期的總統府副祕書長林碧炤在訪談中首度證實,現任司法院長許宗力是「特殊國與國關係」一詞的創始人。
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史達偉日前明確指出雷根政府時期對台「六項保證」之內容,而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哈斯近日與該會研究員合著於《外交事務》之文章更主張,美國應以戰略清晰取代戰略模糊政策,重置嚇阻來確保台海及亞太穩定。
兩岸關係還會轉壞嗎?或許是許多兩岸民眾最關心的問題。自前故總統蔣經國時期「三不政策」,再到馬英九前總統力主的「三不政策」,在兩岸錯綜複雜的情勢下,現任蔡英文總統兩岸政策則主張維持現狀。但有經濟學家分析認為,在「美、中、台」三方各取所需下,兩岸僵局已讓「新三不」逐漸成形。
立法院明天重審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藍綠甲級動員到晚間24時,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今晚再推新「二不」以釋善意,即不放棄任何可以溝通機會、不製造短兵相接氣氛。
馬英九近日到中原大學演講,被問到一中各表時稱,「不認為一中各表已過時,堅信這是最好選擇,不知道為何罵我?我所認為的各表,不會是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
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17日接連刊出兩篇評論,細數蔡英文總統上任近三個月來,各種突發重大事件處理失當,諷刺蔡的兩岸論述已成了「不挑釁、不主動、不負責」的新三不政策,也憂心兩岸的「敵意螺旋」不斷上升;兩文不約而同指出,大陸在等待對蔡「收卷」的時機,屆時兩岸關係很可能一翻兩瞪眼,「不是管不了,只是時候未到」。
馬來西亞華僑返台在桃園發跡的寶佳機構董事長林陳海,建築業界好友暱稱「海伯仔」,他創立的寶佳機構迄今至少擁有40家子公司,雖然建築業界都知道他實力雄厚,但他神秘又低調,迄今沒人知道林陳海究竟身價有多少。
宜蘭縣長林聰賢在今天宣布,縣府及所屬機關學校拒用頂新企業集團產品,同時呼籲縣內所有販售通路商與餐飲業者勿販售與使用,縣民不買、不用、不吃頂新企業集團產品。